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石家庄: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

2021-07-05 06:12:0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聚焦关键领域 实施重点突破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

石家庄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努力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增强省会载体功能。6月11日,航拍的石家庄市槐安路。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对照建设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对比国内先进省会城市,努力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保障改善民生福祉、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在两到三年内实现城市面貌彻底改善

6月30日,石家庄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努力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保障改善民生福祉、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以“石家庄在行动”的实际成效,向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全市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6月11日,石家庄市新建成的体育公园二期,一些市民在此踢足球。 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增强省会载体功能

对照建设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对比国内先进省会城市,石家庄市将系统规划、总体考虑、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努力在两到三年内实现城市面貌彻底改善。

全面加强城市规划设计。进一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编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立足人口增长趋势、城市建设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科学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制定城市风貌管控措施,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城市品质。在二环内做“减法”,疏解人口和低端低效产业,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存量土地优先用于教育、养老、绿地、文化、体育、停车场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高端功能,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在二环外做“乘法”,拉开城市框架,实施拥河发展战略,打造滹沱河高水平生态经济带。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将坚持国际视野,引进世界顶尖规划单位和设计大师,对产业布局、城市风貌和景观进行高标准、高水平设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亮丽城市名片。

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突出“生态、洁净、秩序、文明、美丽”,实施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三大改造”和道路、管廊、停车场、城市客厅“四大建设”。其中,采取“连、并、托、合”方式,进一步整合,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等3种改造类型,加快推进剩余1559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加快推进82个城中村的拆迁建设,并全面启动73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在今年打通10条“断头路”的基础上,创新融资方式,采用市场化思路,再启动打通10多条“断头路”,同时超前谋划明年工作,力争明年全部启动打通剩余“断头路”;对新客站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改善、优化,实现渐进式、可持续更新,首先启动解放大街两侧280亩土地征迁建设、核心区域3.6平方公里骨干路网征迁建设、中央绿轴征迁建设等3方面工作,同步启动回迁安置选址和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引进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科技研发等业态,打造网络化、数字化、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园林式城市会客厅。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实施“七抓七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洁净、秩序、文明、美丽”的省会环境。抓主街主路景观提升、小街小巷整治等专项整治,提升城市形象。抓占道经营治理等市容秩序,提升城市容貌。抓环卫提标,深入推进环境卫生治理,全面推行“水洗机扫”,提升城市环境。抓智慧城管,提升智能化水平。抓民生保障,实施20处易积水区域、154公里市政供热老旧管网、217公里市政供水管网提升改造等民生优先工程,提升群众满意度。抓服务提质,推进城管“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城管形象。抓污染防治,实施绿色发展工程,大力开展洒水降尘,加大黄土裸露治理力度,加强民心河生态补水,实施中水再利用行动,提升生态保护能力。

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综合经济实力

坚持“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力促全市产业实现大提升。做优传统产业,用足用好石家庄市多年来产业发展积累的基础,加快钢铁、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向绿色化、智能化迈进。做强主导产业,发挥好产业基础优势,坚持做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向集群化、链条化跨越。做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形成经济新优势。

具体来说,就是打造“两个增长极”、实现“三个新突破”。打造滹沱河经济带增长极,石家庄市将精心编制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三区七板块多支点”的空间格局,谋划推动一批支撑项目和重大工程,把滹沱河经济带建成科技创新策源地、数字新城主轴带、文旅产业核心区,开辟经济发展新战场。打造两大主导产业增长极,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加大奖励资金、产业创新等方面支持力度,集中优质资源,完善产业配套,招来新项目、壮大老项目,力争早日超过千亿级规模。同时,加快发展壮大现代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以及新型冶金材料、洁净能源和绿色新材料、金融等产业,打造“千亿产业后备军”。

项目建设新突破,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达效一批”的思路,建立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调度、指导、推进和考核。环境优化新突破,充分发扬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服务的“店小二”精神,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落实34项具体措施,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造投资洼地、兴业沃土。要素保障新突破,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重点支持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铁腕治污,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坚定不移加快推进“退后十”步伐。紧紧盯住制约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不断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臭氧协同控制,确保各项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

全力推进六项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职责到人”的原则,严格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责任追究联动机制、分局长异地交流机制,完善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定期曝光机制,加强第三方在线环境监测运维监督管理,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第四方专业团队,切实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

形成污染防治强大合力。继续深化服务式、体检式、预防式执法理念,强化环保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密切协作,精准锁定环境违法问题,不断加大对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监测数据造假等环境污染违法问题的打击和曝光力度。同时,不断完善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实施绩效评级,落实好差异化、精准化管控,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高效快捷交通路网

坚持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连接京津冀主要城市及相邻省会城市的“1.5小时交通圈”。

构建对内大循环。今年9月30日前,三环路内省管新元高速、石太高速、石黄高速的裕华路、西兆通、北五女、南新城、石清路和西古城等6个收费站,市管西柏坡高速、张石高速中华北大街支线、南绕城高速公路将实现免费通行;确保102.3公里三环路辅路于9月30日前全线贯通,切实提升三环路的通行品质和服务能力,大大推动石家庄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持续抓好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完善地铁出行路网结合。

畅通对外大通道。积极推动主城区周边国省干线提档升级,积极争取将衡昔高速、石忻高速、清魏高速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同时,推进正定机场改扩建工程,巩固省会区域交通枢纽地位。

打造立体交通网。充分发挥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应,推动公铁、空陆等联运发展,提升运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构建多中心、网络化、区域协调、平衡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实施民生优先工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民生优先工程,用心用情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幼托等问题,多措并举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加快推进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惠民实事的同时,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建设河北省重症肌无力医院,推进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与西安交大二附院合作共建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加快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的能力,争创国家级、省级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生产能力储备基地。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完成与省平台对接和24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远程诊室建设,逐步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网络体系全覆盖。

加快文体产业发展。深化正定古城风貌恢复提升工程,创建国家5A级景区。积极做好西柏坡、古中山国遗址公园建设保护,保留城市记忆、增添人文底蕴,让城市更具魅力,让“文化之美”更加凸显。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大力实施服务提质工程,倾心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坚持以国际国内一流水平为标杆,以最大程度满足市场主体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实施服务提质工程,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从思想意识入手,在全市上下开展“抓住重大机遇、激发内生动力”解放思想大讨论,树牢省会意识、率先意识,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逢一必争、逢旗必扛,结合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好思想观念、为民感情、方式方法、作风效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振党员干部干事业、优环境、谋发展的积极性。

从效能建设入手,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搞好配套、做好服务,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从要素保障入手,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在商事制度、招商引资、项目审批、政务服务、新型监管、法治保障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在土地保障上,对“两新一重”等重点项目,实行全程盯办、专人盯办,进一步优化报批流程,加快报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在资金保障上,着眼省会城市建设发展短板弱项,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将补助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滹沱河生态修复等省会建设发展急需领域和重点项目,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河北日报记者董昌)

责任编辑:张云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