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工美·名家|张立农:在现实主义创作中寻求生活的诗意

2021-09-23 09:41:1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编者按

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河北省唯一的公办工艺美术类高校。学校成立57年来,以“河北美校”的简称享誉海内外。她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在美术界、工艺设计界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今天,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她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工美·名家”栏目将重点聚焦于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展现他们在各自领域的风采。

河北美术馆馆长、河北画院院长张立农。赵荣昊摄

张立农,1962年9月生于石家庄,先后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课程班。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课题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馆馆长、河北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河北省政协常委、民进河北省副主委、文化部优秀专家。河北省省管专家。

张立农的油画,有着鲜明北方特色,其笔下的土地浑厚,山脉苍茫;其画面主体人物,则时而倔强时而狡黠,又时而羞涩甚至木讷,但都畅快地呼吸,顽强地生存着。是艺术家张立农置身自然其间,与山体抑或乡民的脉搏共震颤,才以色块和线条塑造出自然抑或生灵的魂魄,并在其中注入不尽的诗意,看去饶有意味。

张立农所凸显的写实性艺术语汇,秉承着古往今来的燕赵文脉。他俯瞰太行恬淡的秋意,直面塞罕坝怒吼的风暴,仰视朴厚谦和的乡民,才能将情感悉数倾注给河北壮阔的山河,倾注给冀中平原的芸芸众生。当然,艺术家张立农放歌燕赵深情的土地,自然需要艺术语汇的强力支撑。而这种支撑,首先来自其母校“河北工艺美术学校”(今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点点滴滴的浇灌,以及诸多恩师对其基础的渐次加固及夯实。

张立农正在创作中的作品。赵荣昊摄

群星璀璨的“美校”教师团队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艺术家张立农最初的启蒙,源自黑板报和“小人书”。小学阶段,老师鼓励学生在制作黑板报时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张立农随之写写画画中对美术萌生浓厚兴趣。再加上连环画发展正值鼎盛期,张立农遂从黑白线条中找寻到难以言说的兴趣,并从描摹中感受到绘画的崇高和神圣。

中学毕业后,张立农考入河北工艺美术学校装潢设计专业,开启了他的艺术之旅。他说:“当时全国有八大美校,‘河北美校’是其中之一。装潢设计专业十几个同学,不仅享受国家政策吃住全免,因为名师云集,教学质量也达到该校的巅峰。像大家韩羽,曾任河北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唐秀菊等等,都是我们尽职尽责的老师。”

《卓玛》30×4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张立农记忆最深的一堂课,就来自韩羽先生。“韩羽老师刚刚和华君武、方成等漫画家出访日本,回国后马上就给学生做了学术讲座,内容是日本的艺术见闻。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期,文化艺术随之跟进。韩羽先生考察了日本很多学校,因此讲座主要是介绍日本艺术教育。他的观察很细,比如下榻酒店所目睹的现代装饰,环境的整体设计,都逐一娓娓道来,学生则听得津津有味,眼前豁然开朗。那堂课,给我们以很大的震撼。那时国家刚刚改革开放,韩老师的讲座让学生们眼界大开。”

韩羽先生对张立农的影响并不限于绘画。“韩羽先生文学功底深厚,杂文曾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他的授课,学生们就像听到一篇篇带有思辨意味的精彩杂文。”

《家乡依旧》150×15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在现实主义创作中挖掘生活中的诗意

毕业后,张立农分配到石家庄市二轻局从事包装设计工作,随之尽情发挥所学专业的优势。但规范的装潢设计对于痴迷绘画的他,似乎难以给理想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基于此,1990年张立农考入河北师范大学油画系,才算开启油画艺术的探究。2000年,未及不惑的张立农又跻身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开始真正叩开油画艺术的曼妙门扉。也是在此间,才得机缘与诸多才华横溢的同窗一起切磋,也自此静下心思考未来的艺术。

《温情的土地》180×15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2004年,张立农因着多年的积淀,幸运地擢升为河北画院专业画家,诸多力作自此依次面世。与逢五逢十国家庆典休戚相关的全国美展,张立农的代表作连续进入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展览大厅,其中的《难忘十月柿正红》还获得第十一届提名奖。观者纷纷在作品前驻足,深情地回味着逐渐远去的,却仍在国人记忆中泛光的理想和信仰。

艺术语汇的东寻西找,也由此从模糊趋向清晰。唯有在现实生活中无休止地纵向挖掘,才能造成艺术创造的井喷。基于此,张立农绘画题材从概念,转向稔熟于胸的太行山地,转向身旁过从甚密的乡民。无论自然景观抑或熙来攘往的人流,张立农旨在捕捉其中昂然,其中的朴厚,再依次注入独属自己的艺术张力。“我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深深地被原生态的时日所感染。虽然客观外在的形状和表现形式迥异,但都经过了我的艺术提纯,并升华为某种诗意的表达。”张立农再三强调。

《受伤的大鸟》150x18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作为河北地域的艺术家,张立农尤其对太行吟咏情有独钟。他认为太行的淳朴,对自己鲜明画风确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谈到太行山时,张立农向记者介绍了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精品展”精品奖的佳作《受伤的大鸟》。那是2009年冬季,一场罕见大雪覆盖了石家庄。正带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在太行写生的张立农,被困在山区。于是,他决定推迟两个星期再返程。一个清晨,张立农看到几个农民在山坡上扫雪,一只受伤的山鸡卧在雪地,五颜六色的尾巴长长地甩在身后。山民们停下扫帚,围在了山鸡旁。看到此画面,张立农也备受感染。联想到破坏严重的太行植被,这只“受伤的大鸟”可能只是想找个栖息之地。望着几个好奇农民,望着受伤大鸟怪异的表情,张立农顿时想到环境想到人类,想到人类和动物的和谐共存。于是,其创作灵感随之迸发,于是佳作便由此诞生。

《太行社火》100×10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十几年来,我每次前往太行都感到变化非常大。最近一批省内外著名美术家到西柏坡写生,他们都表示太行绿化非常到位走着走着就会看到一只只大鸟从头上飞过,这场面在以前是看不到的。”张立农始终认为,艺术带给人以积极向上的传递,当然也应该对现实提出相应的质疑。但是艺术总的方向,就把生活最美好的感受加以呈现。

张立农还特别强调,油画创作时要保持真切的现场感。虽然写生比较多,但即便是在画室创作,他也希望能有一种鲜活的现场感,而不是与自然隔离。他还希望通过呕心沥血的表达,能够让作品跟观众产生某种共鸣。所以张立农的作品旨在凸显最感人的刹那,而忽略与表达无涉的细枝末节。

张立农《夏日海岸》150x15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秉持“大美术概念”,青年美术家要“加满油”

作为河北美术馆馆长、河北画院院长,张立农自觉地传承并发扬着河北美术的精神风貌。他既受过“河北工艺美校”的装潢设计训练,又受过学院严谨的造型训练。在张立农看来,无论哪种美术教育,都属于“大美术概念”范畴。而对于美育教育,应该时刻秉持“大美术概念”,让美术波及到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个角落。

《热带雨林的丰收季节》100×8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单纯的绘画,只能说是某个人会画画。这不属于美育范畴,只能叫美术家的创造。”张立农表示,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离不开美术,比如艺术家设计的手机,所制作的网页,服装、鞋帽、眼镜的款式,以及发型塑造和修眉,这些都离不开美术。谈及对母校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期望,张立农则希望母校一定要在“大美术概念”上做文章,做出强势学科,让美术更好地去跟社会各行业衔接,让学生们能深刻领悟到生活任何层面,都有美的存在,都需要设计师的想象去精准地填充。

《唱给蓝天的歌》布面油画 180×150cm 2018年

对于青年艺术家,张立农则形象地用车辆来诉说。他表示,要想把自己艺术创造的车开得更远,一定要加满油。包括传统文化的积累、各种艺术门类养分的吸纳,美学素养和文艺理论的积淀,不要被一时一刻的诱惑遮盖双眼。应该始终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加满油,储备好,再多带几桶。你毕生的艺术道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还有就是建立精准的艺术观和人生观,二者缺一不可。”(聂榕桓、赵荣昊)

责任编辑:赵荣昊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