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今日寒露 |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2021-10-08 00:5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综合

扫码阅读手机版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此时节,霜染红叶,杂树萧疏,蝉噤荷残,夜凉如水。

如果说“白露”节气是炎热到凉爽的标志,“寒露”节气则是凉爽到寒冷的转折。“寒露”时节,北方地区已呈深秋景象,天气日渐寒凉,鸿雁队列大举南迁,雀鸟都不见了,各色各样的菊花普遍开放。广大农村则进入秋熟作物收割、越冬作物播种的大忙季节,石榴、山楂、柿子等果子成熟,挂满枝头,累累硕果惹人醉。

寒露有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海边出现很多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这一时节,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习俗知多少

>>赏菊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抬头可望明月思乡怀人,低头可赏花对饮陶醉秋意,别有一番韵味。

>>观红叶

寒露时节,秋风飒飒,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漫步在通幽曲径上望山坡,便会看到一簇簇、一片片红叶。

>>秋钓边

因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寒露吃什么

>>饮寒露茶

“寒露过后觅秋茶。”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寒露茶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吃花糕

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

>>吃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此时的柿子恰好成熟,正是吃柿子的好时候。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两倍,经常食用有利于补虚、止咳、利肠、除热。(提醒:空腹食柿子易患胃柿石症,所以最好饭后食用,尽量少食柿皮。同时也要控制食量,不宜同食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等食物,患有慢性胃炎者、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和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吃螃蟹

有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寒露养生要注意这些

>>饮食宜清淡

在秋天里,“秋燥”很容易伤人,在饮食调理上要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既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又利肠解毒、调整血压、静心安神。

>>穿着别露脚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建议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早睡不熬夜

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因此,睡好觉、避免熬夜要常记心头。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

>>运动别过度

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但如果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在寒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应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看,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


(河北新闻网综合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天津广播微信公众号,编辑郑晓娟)

责任编辑:郑晓娟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