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独腿村民3年坚持义务修补乡间路感动乡亲无数

来源:燕赵晚报  2015-11-12 08:58:22  责任编辑:赵耀光

王文林不仅乐观坚强,还是个大孝子。

王文林不仅乐观坚强,还是个大孝子。

  □文/图 记者林建树 杜倩倩

  空中飘着小雨,乡间小路上,路人行色匆匆。可一位个子不高、衣着朴素的中年人却拿着铁锹,一点点填平路上的坑洼。中年人只有一条腿,他叫王文林,赞皇县北潘村人。三年多来,他义务修补从北潘村到都护村约5公里长的小路,沿路三个村的村民都知道他。有村民说:“他走得没有别人快,但他的无私奉献,却没多少人能追上。”

  修补路面 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

  11月10日15时30分,天空飘着小雨,从北潘村往南有条小路通往南潘村和都护村。

  “我见过那个残疾人,他可真是不错,经常能看到他拿着铁锹平路。只有一条腿,却常做这样的好事,真是了不起!现在又到了他平路的时间了,应该正在前边的路上呢!”一位在地里干活的农妇告诉记者。

  沿路往前走,刚进南潘村,一个只有右腿、左胳膊支着拐杖的身影出现在路边。他的双手握一把铁锹,半弯着腰用锹拍打着刚填在水泥路面坑洼处的土。看上去虽有些吃力,但却十分熟练。这就是让附近村民纷纷称赞的义务护路人——王文林。他旁边的电动三轮车上还有其它工具:铁镐和一个装满土的塑料桶。

  “我就是个农民,填上这些坑,方便别人走,也方便自己,没什么需要赞扬的!”面对记者为他竖起大拇指,王文林憨笑着说。

  临近16时,到了王文林上班的时间,他收拾好工具,驾驶电动三轮车朝都护村方向驶去。

  坚持义务修补路面已3年

  王文林今年53岁,是赞皇县北潘村的村民。1985年,在一家砖厂打工时因意外失去了左腿,躺了近两年后,乐观坚强的王文林动手做了一副拐杖,再次站了起来。随后,兄弟分了家,王文林开始一个人生活。

  七八年前,王文林在都护村找了一份看大门的工作,每天从16点工作到第二天8点。一开始,他总是搭别人的摩托车去上班,几年后才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

  说起修路,王文林说他每天都走这条小路,可因年久失修路面有些坑洼。“从这儿经过的车辆都会发生颠簸,有些不方便。”3年前,王文林开始修补路上的坑洼。

  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每天上班提早出门,下班时晚回家,为的就是把发现的坑洼填平。

  “路平了,大家走路、开车都方便了。我下班在家也没什么事,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不善言辞的王文林说的话并不多,却句句透露着朴实与真诚。

  天天修路 感动路人无数

  “我们住得比较远,往来不多,但我知道他一直在修补这条路。这里两个村的孩子都要去都护村上小学,路平了,大人们也放心了很多。”北潘村村民王女士说。

  南潘村的楚先生在路边开了家小卖部,经常能见到王文林。“我们村很多人都知道他,因为每天都会见到他在这条路上修修补补,已经很长时间了。别说一个残疾人,换做肢体健全的人都很难坚持这么久。”楚先生说。

  附近村里的商先生每天会开车从这里走,看到王文林拄着拐杖修补路面,他很是感动,便停下来和王文林聊天,并留下了联系方式。商先生说,必须要和这样的好人交朋友,这样的正能量也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一个乐观的人 一个孝顺的人

  当天17时许,记者来到王文林工作的地方,正是下班时间,王文林正拄着双拐,在门卫旁的小屋煮饭,王文林说晚上就睡在这儿。

  “老板是我们本村人,看我生活不容易,才给我这个机会。”虽然每个月只有600元的工资,但他说起来满心的感激和知足。工厂的同事谈起王文林,纷纷夸赞起来。“他是个热心肠,几年来义务修补路面,却不让我们向外人说。”工厂厂长张春彦说王文林也是个十分乐观的人,每天脸上都是挂着笑容,他有时候有了烦心事就会去找王文林聊聊。

  同事说,王文林平时很喜欢读书练字、看新闻。王文林的家里十分简陋,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电器,不过却有一个他亲手做的书架,上面放着几十本他喜欢的书,这些书有他自己买的,也有别人送的。王文林说,他平时爱看武侠小说和历史方面的书,有的书被翻破了边儿。他说自己只是小学毕业,深奥的书看不了,白天在家没事的时候就看书打发时间。

  王文林生活节俭,舍不得买衣服,身上穿的也是乡亲们给的,但是他却花钱买工具修补路面。

  父母在世时,王文林很孝顺,伺候父母在村里都很有名。

  同事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着王文林,王文林始终憨笑着,“你们把我说得太好了,我就是个普通人,也没做什么大事。”王文林说修补路面是力所能及的,只要身体允许,还会这么一直干下去。

相关新闻

盐山退休老人孙战旗义务为全县26名抗战老兵拍照

2015-11-06 16:46:03

近日,盐山县70岁的退休干部孙战旗每天骑自行车进出盐山抗战老兵的家,连续跑了20多天,先后为全县26名抗战老兵拍照,并为他们洗好像免费送到家。

河北爱心救援队义务救援机动车2万余次

2015-11-05 10:45:07

在省会石家庄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平日多以网名互称,一旦有需要救援的情况,他们会迅速驾私家车带好装备前往救助。汽车亏电、轮胎爆胎、带路指路、送迷路老人回家……

承德夫妇离家千里义务赡养贫病无依老人20年

2015-11-05 10:07:44

在离家千里之外的新乐市大岳镇青村,一对来自平泉的打工夫妇,与两位无儿无女贫病交加的老人共同生活了20年。

沧州海兴县离休干部孟祥坦义务宣传政策33年

2015-11-05 09:56:27

孟祥坦1944年参加工作,1947年入党,早年曾作为地方抗日联防队的主要成员开展抗日敌后工作。孟祥坦说,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大有小,但是爱心无限,情义无价,只要大家都行动起来,社会会变得更和谐。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