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老总读报(203)|大循环、双循环,“光伏板”上有乾坤

2021-03-12 05:36: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日报副总编辑 王宁

值班老总读报(203)丨两会观察④:大循环、双循环,“光伏板”上有乾坤

循环,绝对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的一个热词。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指导思想,也是战略导向。

这样的战略抉择有何用意?是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一些西方国家打压的权宜之计?回答这些问题,不妨先听听中国光伏产业20年来跌宕起伏的成长故事。

2001年到2008年,欧美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受环境和成本双重约束,他们到发展中国家去布局,这就直接带动了中国第一批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厂商快速扩张。河北两家著名的光伏企业英利和晶龙,就是那个时候崛起的。

这个时期中国光伏产业是“两头在外”——上游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下游应用依赖国际市场,整个产业基本处在“国际循环”状态中。

眼看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做大,欧美国家坐不住了。2011年开始,他们相继启动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2012年,中国光伏厂商几乎全线亏损,光伏产业一夜之间进入寒冬。

2013年以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光伏产业支持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竞价、平价、扶贫等多种项目相继涌现。光伏产业同时开始了“壮士断腕”式的结构调整,进入“技术为王”“成本为王”的新赛道。国产“光伏板”光电转换率从原来的百分之十几,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几,太阳能组件成本则降低了百分之八九十。到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已连续8年全球第一,河北成为全国光伏新增装机第一大省,“国内循环”大势已成。

近年来,不堪成本重负的西方国家,被迫重新转向中国寻求高效而又便宜的光伏产品。2018年,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这让国内国际“双循环”策略成为多数光伏企业的首选。今天的中国企业已成为光伏领域的世界一流选手,成为取消补贴之后依然拥有成本优势的强者。

一块小小的“光伏板”,折射出“大循环”“双循环”的内在逻辑。

其一,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其二,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但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同样至关重要。

一句话,只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总监制:桑献凯、王洪峰

监 制:贾伟、郝彦鹏

策 划:周荣丽

编 导:贾晓煊

文案助理:安人和、李晓宁

摄 像:李东宇、王木者

剪 辑:王木者、李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