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衡水:11个县(市、区)同频共振 铺开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1-06-07 15:23:1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吴志祥)6月2日9时,衡水市乡村振兴局举行挂牌仪式。至此,衡水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正式更名为衡水市乡村振兴局。“组建乡村振兴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根据省委编办批复,衡水市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衡水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衡水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高卫红说。

图为衡水市政府一级巡视员刘玉华(左)出席挂牌仪式并为衡水市乡村振兴局揭牌。

与此同时,饶阳县、武邑县、故城县等县(市、区)乡村振兴机构挂牌仪式也先后在各地进行......

在饶阳县乡村振兴局,一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讨论会正在进行。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后,如何结合当地农业特点做强农业产业,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成为了讨论会的热点话题。说起当前工作,饶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梦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饶阳县拥有设施蔬菜40多万亩,设施葡萄11万亩,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带动脱贫户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接下来,县乡村振兴局将一方面抓好政策研究,增强适应新工作任务的素质能力;另一方面用好县域特色产业优势,继续抓好产业就业、防贫监测和帮扶等各项具体工作,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金银花产业是枣强县近年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目前枣强县已种植10598亩,实现了脱贫人口人均一亩。“我们要发挥好、总结好、利用好已有的成功经验,在实现增收脱贫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好拓展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正在金银花种植基地调研的枣强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徐春杰如是说。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逐步深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各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枣强县乡村振兴局将大兴调研之风,摸清产业就业、防贫监测底数,因人施策,因户制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扎实的工作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图为枣强县金银花种植基地现场采摘场景

作为非贫困县,景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自始至终保持着昂扬奋进的状态,当地扶贫干部的攻坚斗志丝毫不逊于重点县。在景县乡村振兴局挂牌仪式上,景县县委副书记石帅的讲话饱含着对脱贫攻坚的感情:“经过5年奋斗,全县718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产业就业扶贫、精准防贫等工作得到了省市肯定,在全市同类县脱贫攻坚年度考核中,我县排名一直保持先进位次。实践证明,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我们的扶贫队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是一支对党忠诚、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铁军’。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们一定会继续学本领、强基础、再奋斗,努力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作为河北省脱贫攻坚曾经的重要战场之一,8年来,衡水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把“三精准”、强化“三保障”、紧盯“三落实”,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底,衡水市21.2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武邑、饶阳、阜城、枣强、武强、故城等6个贫困县相继摘掉了贫困帽子,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年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000多元增长到2020年的1.27万元,彻底告别了绝对贫困,衡水市也历史性地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

谈起心里的感受,衡水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高卫红难掩激动的心情:“绝对贫困的消除,是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又一个伟大奇迹。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成立乡村振兴局,恰逢其时,十分必要。从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更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新任务。脱贫攻坚锻造了我们这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先锋劲旅,在任何急难险重面前,这支队伍都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昂扬的工作斗志,完成新时代党委政府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

虽然机构刚刚进行了重组,但是工作丝毫没有懈怠。据高卫红介绍,截至6月5日,衡水市11个县(市、区)的乡村振兴机构已全部完成挂牌工作。接下来,市县乡村振兴局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赓续传承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努力在乡村振兴具体工作中走在前、创经验、作表率,涂好乡村振兴事业的衡水色彩。”

责任编辑:汤志芳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