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老总读报(246)|百年风华 燕赵荣光② 精神永恒

2021-06-30 04:36: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日报副总编辑 王宁

据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梳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达90多种,它们是我党不断成长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因密码。在这个光彩夺目的精神谱系里,许多伟大精神在燕赵大地上孕育形成、发扬光大。

有一种精神叫“太行山”——太行精神,挺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八百里太行,五百里在河北。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强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转战太行山区。数以万计的将士在这里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血肉铸成抗日救亡的钢铁长城。平山团、阜平营、灵寿营,老百姓成建制参军打鬼子。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竞相上战场,“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这里唱响,《团结就是力量》在这里诞生。

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儿女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民族解放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有一种精神叫“西柏坡”——西柏坡精神,树立起党的精神建设重要新坐标。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西柏坡精神是具有承上启下重要功能的一环。它产生于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它体现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开拓创新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团结精神。而“两个务必”,即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勉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

有一种精神叫“唐山抗震”——唐山抗震精神,谱写了战天斗地的英雄史诗。

1976年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人类史上最重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广大军民支持帮助下,唐山人民迅速从废墟上爬起来,站起来,强起来。震后第10天,产出第一车煤;震后14天,电网并网发电;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钢。历经10年重建,10年振兴,20多年快速发展,英雄城市实现了涅槃重生。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调研考察时满怀深情地说:“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有一种精神叫“塞罕坝”——塞罕坝精神,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从“六女上坝”的无悔选择,到望火楼夫妻几十年如一日的漫长守望,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塞罕坝构筑的不仅是“美丽高岭”,更是“精神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热情赞誉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总监制:桑献凯、王洪峰

监 制:贾伟、郝彦鹏

策 划:周荣丽

编 导:刘 冉

文案助理:安人和、李晓宁

摄 像:霍艳恩

剪 辑:王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