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石家庄:“156项工程”与石家庄的飞跃

2022-03-10 11:17:5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阅读提示】

提起石家庄,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火车拉来的城市”。

不过,石家庄的崛起和发展,却不仅仅得益于铁路。

如果说1907年正太铁路通车,石家庄成为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的交会点,开启了其作为近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那么“一五”时期,作为当时国家重点项目的“156项工程”的几家企业及部分纺织项目在石家庄的落地,则是石家庄后来发展成为河北重要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另一个契机。

“156项工程”及几个纺织项目在石家庄的落地、建设、发展,深深影响了石家庄的经济结构和城市格局。可以说,它们助推了石家庄的又一次飞跃。

“脱颖而出”的石家庄

2022年1月21日,河北省档案馆。

一份67年前的档案被工作人员取出,摆在了记者面前。

这是一份编号为“省委之855-2-558卷”的档案,纸张微微泛黄,大字标题却依然清晰——《关于省会迁石家庄市的请示》(以下简称《请示》)。

翻开档案,《请示》中这样写道:

“河北省自建省以来,省会就设于保定市,该市虽经几年来的恢复与发展,但由于建设工业的条件缺乏,将来也很少可能成为工业城市。而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有计划建设时期,省的领导重心必须转向城市特别是转向工业城市。省会设于保定,实难适应新的领导任务。”

“我省石家庄市,地处平汉、正太两铁路干线的交点,工业比较发达,也将是全国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且为军事要地,在国家建设发展中,该市势必成为全省经济文化中心。为了便于领导工业推动全省建设工作,特呈请将省会迁往石家庄市……”

这份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向中共中央华北局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提交的《请示》,落款时间是1954年1月8日。

根据目前的公开档案资料,这已经是1952年以来,河北省人民政府第三次向华北局、中央请示,建议将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移到石家庄市。

3个多月后的1954年4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同意河北省省会迁往石家庄市,但同时明确“经费由河北省自筹”。

“虽然后来为集中力量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此次省会搬迁石家庄计划未果。但这个报告足以说明,当时的石家庄已经成为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心中作为省会城市的理想选择。”河北省小城镇规划建设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秉良说。

石家庄在当时的省会城市选择中脱颖而出,并不是偶然。

早在此前1年的1953年,石家庄就已经在共和国“一五”计划的工业蓝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53年1月,原中纺部基本建设局设计公司组织石家庄新厂资料调查组和勘测设计组一起来到石家庄。经过一番搜集资料、选择场地和现场勘测后,他们最终决定,在石家庄市区偏北方向,西临建设大街、南临和平路的一块近似方形的地块上,建设石家庄国营棉纺一厂。

7个月后,就在棉一热火朝天建设之时,承担原国家轻工业部“156项工程”中的抗生素项目选址任务的两位工作人员,来到与后来石家庄一印所在地相毗邻的北宋村西。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后来的华北制药厂离休干部刘太元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望着脚下平坦开阔的土地,他们觉得这个地方“很好很合适”。

选择在石家庄落地的棉纺项目,是当时全国纺织工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抗生素项目,更是在整个“156项工程”中都堪称独一无二。

看到这里,许多人不禁要问,它们为什么都选择石家庄?

“石家庄地处华北粮仓,有悠久的棉花种植历史,轻工业基础不错,地下水资源丰富,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为关键的是,它在候选城市中距首都最近,科技交流和咨询都很方便。”刘太元曾全程参与抗生素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选址,从他的回忆中,我们不难找到原因。

就这样,在诸多候选城市中建城历史最短、最不起眼的石家庄,成为了包括“156项工程”抗生素项目在内的诸多工业项目的选址之地。

“石家庄起初只是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交会处的一个商贸城镇。后来,在日军占领时期成为经济畸形发展的军事重镇。在此之前,石家庄几乎一直没有财富创造能力,伴随着这些大工业项目的落地,石家庄终于有了自我造血能力,并走向高速发展期,短短几年便成为新兴工业城市。”石家庄市史志专家苟志俊说。

苟志俊介绍,整个“一五”期间,国家共计在石家庄投资4.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3亿元,除了兴建华北制药厂抗生素厂、淀粉厂和石家庄热电厂三项“156项工程”,以及大型纺织联合企业(国棉一、二、三、四厂和印染厂)外,又陆续兴建了农药厂、农机具机械厂、汽车修理厂等7个中小型企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医药、纺织、机械、化工四大工业门类。

热电厂的兴建

2022年3月1日,石家庄市长安区,和平路以北,体育大街两侧。这里,是河北华电石家庄热电有限公司(简称石热公司)所在地。

这个始建于“一五”时期的热电企业,至今仍承担着石家庄市调峰时段居民的保电供热任务。

“热电厂选址时,这里还是石家庄市郊农田。其后,不断地有工业企业在这一区域落地,逐渐形成了后来的石家庄市东北工业区——热电厂的东南方向有华北制药厂、石家庄拖拉机厂,东北方向有石家庄化肥厂,西面有华北制药厂玻璃分厂,西南方向有石家庄第一、二、三、四棉纺厂和印染厂。”石热公司政治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当年的用电、用热‘大户’将石家庄热电厂紧紧包围,也说明了热电厂当年肩负的使命。”

和历经多方比较、选择才最终落户石家庄的抗生素项目(即后来的华北制药厂)不同,同属“156项工程”的石家庄热电厂选址几乎没经历什么波折——因为它最初的任务,就是为包括棉纺厂和华药在内的石家庄重要工业项目供电、供热,特别是要满足华药作为全国最大的抗生素厂对蒸汽热力的需要。

资料记载,石家庄热电厂的筹建可以追溯到1953年下半年。当时,棉纺织项目和抗生素项目的选址基本确定。为保证热电厂顺利建成,当年,河北省电力局专门从石家庄发电厂、微水发电厂和凤山发电厂抽调了一批政治、技术素质较好的职工,组成了石家庄热电厂的基本生产队伍。

经过1年多的筹建,1955年4月1日,石家庄热电厂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兴建。该工程由苏联热电设计院莫斯科分院设计,成套设备由苏联供应,并派出专家组指导现场施工。

1955年4月9日出版的河北日报,在2版显要位置刊发了热电厂的动工消息,文中写道:“它是一座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电力和蒸汽热能的工厂……这个热电厂不仅供给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以足够的电用,它还能供应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以大量的热能……”

当年10月21日,本报再次对热电厂的建设进度进行了追踪报道:“石家庄热电厂即将担负起蓬勃发展的石家庄市工业的主要动力和热力的供应。热电厂能否按国家计划如期发电,关系到整个石家庄市的新建、扩建工业的能否按期投入生产和充分发挥其设备能力。”

短短几句话,体现了当时石家庄工业企业和石家庄人民对热电厂的盼望和期待。

不过,和新闻报道的美好愿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实际施工中的艰苦和困难。

“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施工人员均住在临建工棚内。施工机械也很简陋,大件运输吊装主要靠绞磨、滚杠、卷扬机、三脚架等简单机械,基础开挖、材料搬运、木材加工等都靠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很大。但广大建设者不畏艰苦,发扬创业精神,顶烈日、冒严寒,克服重重困难,奋战在工地上。”一些参加过热电厂兴建的工人这样回忆。

经过广大建设者的努力,热电厂一期工程一号机组于1956年4月投产发电。

“一座规模宏大的热电厂于四月二日下午两点十四分正式投入生产,比原计划发电时间提前了近五个月……这个厂第一台汽轮机发出的强大电流,相当于石家庄市现有电源设备能力的百分之六十五;全部建成后所发出的电力和热能,足够四个现在石家庄市一样大小的城市使用……这座热电厂的提前发电,不仅解决了当前石家庄市电源不足的问题,而且还给其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1956年4月3日出版的《河北日报》,在头版刊发了石家庄热电厂投产发电的消息。

文中特意提到,该厂“创造了我国建设热电厂工期最短的纪录”。

1957年3月,热电厂一期工程全部竣工,为河北省电力施工企业的形成提供了基地和经验。

到今天,石热公司历经九期扩建、一厂分三厂、供热网厂分离等发展历程。目前,总装机容量131.02万千瓦,包含中继能源站共承担集中供热负荷约3300万平方米。

被改变的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石家庄第一个城市规划方案编制开始于1950年。根据石家庄市规划志记载,石家庄第一个城市规划方案由毕业于国立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王子兴执笔,市政专员张又新协助。

第一期规划方案编制之初,重点是发展桥西,且工业在城市规划中占比较少。

然而,短短几年时间,随着“156项工程”中的淀粉厂、抗生素厂、热电厂以及作为国家重点轻工业项目的棉纺厂相继落地,石家庄市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定位逐渐明晰,城市规划也发生彻底改变。

几个重要工业项目的落户从空间上改变了石家庄这座城市的布局——它们最终全部选在了桥东,即:四个纺织厂和印染厂沿和平路北自西向东一字排列,华药在最东侧,跨和平路南北,专为其两个项目配套的热电厂则在更北面,石家庄市也开始迅速向东延伸。

“根据这一情况,1954年10月,石家庄市总体规划作出重大变更,把市中心由桥西移到桥东,其理由是城市发展不受铁路限制,减少铁路对城市分割的影响,争取较好的卫生条件和交通条件。”河北省建设厅原副巡视员、高级规划师刘运琦介绍。

1955年2月,该方案经当时的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石家庄城市建设开始进入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时期,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也由此揭开序幕。

1955年4月20日出版的河北日报以《石家庄市将建设成一座新型城市》为标题报道了这一城市规划。

报道中写道:“市内的区域划分,紧凑合理。工人生活区设在工业生产区附近,城市中心区设在两个工业区之间,用南北纵行,东西横行棋盘式的街道紧密联系起来,大大减少了公共设施的投资,提高了公共设备的利用率。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调剂空气的防护林带,全市在服务半径一千公尺以内都分布有小型的文化休息公园,在新市区的东南角设有一百公顷的大型公园。”

直到今天,每当谈及石家庄的城市道路特点,很多外地人会提到一个词——横平竖直。

作为主城建成区面积近500平方公里、主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20万的区域中心城市,石家庄绝大部分街道都是南北、东西正向分布,东西走向的称为路、南北走向的称为街,横平竖直、十分好记。

“如此简洁、笔直的棋盘式路网设计,放眼国内大中城市并不多见。”刘运琦说,这正是当时新闻报道中提到的“南北纵行,东西横行棋盘式的街道”打下的基础。

也正是从那之后,石家庄由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小范围的地区商业中心,一跃而成为新兴工业城市。资料显示:到1957年底,全市工业企业已达277家,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1.6亿元增加到4.2亿元;人口也由1952年底的19万人(含矿区、郊区)增至37万余人,增长了近一倍。

“一五”期间落户的企业对石家庄城市文化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到1958年底,华药职工总数达到5800人,其中大量援建人员来自山东、上海、东北,加上四大棉纺厂带来的大量来自天津、上海等地的产业工人,石家庄的人口结构为之一变。

当年与华药厂房一起兴建的,还有职工宿舍、食堂、医院、俱乐部、幼儿园、托儿所,石家庄城市面貌同样为之一变。到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几万户职工已陆续搬进了“绿树和花圃环绕的新居”。

“进入铁路东边地区,顺着解放路、和平路向东走去,道路越走越新,越新越宽,你的心胸也就越来越开朗。在记者眼前,这里已不是十年前的一片庄稼疏落的半荒地了,而是一排排望不见尽头的新型工厂,一群群数不清幢数的职工宿舍;在那宽阔平坦的林荫大道两旁,是一座座的医院、学校、机关、商店、电影院、剧场、公园。”在1959年9月下旬的一篇相关报道中,当年的本报记者不禁感叹石家庄为“我们理想中的新型城市”。

2008年,华药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按照石家庄市政府的规划设想,华药及棉一厂区的老建筑,将予以保护和再利用。其中棉一办公楼保护改造为纺织博物馆,利用大联产车间、棉库工业遗留建筑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园。华药厂区的玉米仓旧址上将建设一个医药工业博物馆。和平路沿线将形成工业文化特色展示带。

在相伴超过一个甲子之后,这几座工厂将继续以它独特的方式,融入这座城市的历史。(河北日报记者王思达)

责任编辑:曹秦雨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