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踏遍青山,记录平山村庄血脉传承

2022-03-25 04:00:3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关注平山县大型文史地理调查工程“平山村庄考”

踏遍青山,记录平山村庄血脉传承

“为平山写史,给村庄立传”,挖掘整理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村庄记忆,寻找铭刻村庄历史的珍贵文物,书写发生在家乡土地上的巨大变化。平山县大型文史地理调查工程“平山村庄考”,自2017年10月启动以来,3000多名志愿者跋涉在平山县23个乡镇的山山岭岭间,对全县717个村1300多个自然庄的建制沿革、文化遗存、村风民俗、重大历史事件、著名历史人物等进行了全面调查。许多尘封的故事和人物被“寻找”回来,汇聚成一部完整记录平山村庄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平山县村庄考工作人员在抄写古碑碑文。 平山县村庄考办公室供图

三千志愿者的追寻

“听说平山县村庄考办公室(简称村考办)向全社会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公告,我第一时间报了名。”优秀志愿者侯建华介绍,去年4月,村考办自发形成了“寻找刘德林”的团队,他和团队奔赴各地,到国家、省市档案馆查资料,廓清历史真相。最终,抗美援朝期间与美军展开“空中拼刺刀”的空军英雄刘德林的故事得以广泛传播。

平山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斗争历史的大县,作为“两个务必”的诞生地和“进京赶考”的出发地,这里诞生的西柏坡精神,成为党领导中华儿女拼搏进取的宝贵动力源泉。“挖掘研究革命文化是村庄考工作的一大重点。除此之外,各个村庄的来历、文化信息、建筑符号、宗庙祠堂汇聚起来就像一部纪录片,记录着村庄发展的真实瞬间。”河北省文史馆馆员、“平山村庄考”总策划张志平介绍,做这项工作就是把历史和现在、光荣和传奇都忠实地记录下来,复原一份完整的“平山历史线路图”。

寻找线索,核对村庄有异议的事件人物、名称数据……村考工作启动之初,不少人说这项工作不是一两天能搞清楚的,要对困难有足够认识。但认“死理儿”的村庄考志愿者坚信,困难肯定有,但为家乡尽一份力,是光荣使命,他们有责任去“寻找”。也就是在找寻的过程中,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温暖。

“参加村庄考志愿者工作,感到非常光荣。工作激情也很高,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一天走了8个村儿。”来自平山县营里乡杀虎村的罗文军激动地说,近五年来,在村考大家庭中,他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完善了营里乡、杨家桥乡62个村的村考工作,整理了20万字的革命史及乡土文化资料,为家乡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张志平把自己置身于广大志愿者之中,发表村考观点言论上百万字;下三汲村99岁高龄的费明辰写下15页长信,详细介绍了平山县内抗战的有关情况……在村考工作中,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离退休干部、教师、知识分子、乡土人才汇聚成一支考察大军。许多全国各地平山籍的老领导、专家学者、大中专学生,纷纷认领任务、明确分工,并建立起各乡镇、村的微信群和专业工作群,广泛开展村考工作。在这些平山人身上彰显出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志愿者是村庄考的主体队伍,他们来自社会各界,经历各异,年龄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要报酬,不怕辛苦,热爱家乡,倾心投入。”张志平说,他们行走在平山大地上,为一个个小村庄写传,为历史立言,全面展示了平山县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风土人情。

一村一印的镌刻

瘦挺骨感、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中山篆,是中山国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方寸大小的中山篆印章,可寄托情怀。两三个字,就能够体现出历史的厚重和万千风采。

随着平山村庄考工作的推进,3000多名村考志愿者,搜集了大量湮没在村庄的历史资料,整理出一大批平山名人,考证了众多村庄的历史渊源。为把这项浩大工程打造成国家级水准,永恒传承,村考办联合平山县书法家协会开展了“考古村庄,篆刻平山”——平山县“一村一印”志愿活动。活动启动后,许多热心人士以印章的形式为村庄考活动增添文化内涵。

“村庄考不仅是廓清迷雾、记录历史,更重要的是推介平山的美好形象,增强平山的文化自信。”谈及开展“一村一印”志愿活动的初衷,张志平说,利用古老的篆刻艺术,为每一个村庄留下一方印章,等于村庄有了别样的身份证。无论是将村印印制在村名碑上,还是印在商铺店幡或产品上,都有助于让人记住村庄,从而提高其知名度。

“作为志愿者,我认为不论是名家、前辈还是爱好者,能够参与其中,是一件很有意义、非常光荣的事。一个个山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底蕴,大大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也为我提供了厚实的创作基础。”篆刻志愿者左晓峰自活动开展以来,主动参与并篆刻了近百枚印章,更承担着印章征集、管理等工作,为平山村庄考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在左晓峰等篆刻志愿者的努力下,平山县“一村一印”的篆刻印章已经完成,这里每一个村庄都有了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

照片是用现代技术留住历史记忆,是村庄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村考志愿者在定制印章的同时,还用图片记录着原汁原味的现场、人物和事件。官吏、教育家、战斗英雄等人物照,历史遗存、立功证书、奖状、勋章等文物照,著名会议、战斗遗址、领导人旧居照……成百上千张鲜活生动的影像,使村考更具画面感、更有说服力。

缕缕家国情的延续

雄壮有力的旋律,欢快动听的曲调,让《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不仅在革命年代传遍大江南北,就是在今天它也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而说到这首歌,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充满红色记忆的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

“《团结就是力量》就是从北庄村唱响的。村考工作开展后,仅一篇北庄村的村考稿就经历三次大的修改,先后有几十人参加。挖掘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首著名歌曲在北庄首演的史实并写入村考中。”张志平介绍,村庄考系列记录整理活动,回顾革命历史,见证革命前辈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他们的功绩不会消失,爱国主义精神也将继续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留住记忆乡愁。村考过程中,还掀起了村考诗词和书法的创作热潮。张志平等村考志愿者纷纷围绕家乡风韵创作了近千首诗歌;绘制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地图和古建筑复原图,再现了古村落和古建筑的原貌,留住了历史记忆;拍摄《平山记忆》《中山国》《滹沱记忆》三部反映平山历史的纪录片,把平山文化宣传推向新高度;举办“谁有我家乡风韵”诗歌朗诵演唱会,宣讲革命老区平山的故事,传播平山的红色精神……

如今,为打造优秀文化传承产品,村考办结合志愿者们近五年的工作,为老区修著一部考证最细致、记录最详尽、规模最宏大的百科全书《平山县村庄考》。成书后,分上中下三册,约200万字,500多幅照片,800多枚篆刻。内容包括全县717个行政村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人物、风俗民情等。

“编撰《平山县村庄考》,就是把一代代平山儿女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整理好,把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斗争史记录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凝聚起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持。”张志平介绍,接下来,他们要进一步增强团结协作意识,继续拾遗补缺,把《平山县村庄考》打造成精品力作。

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留下宝贵历史数据库。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表示,“平山村庄考”是一次大型的文化普查工程,不仅对已经发现的各种文史资料进行了排查,还新发现、补充、修订了一大批文史资料。“平山村庄考”取得了繁花满枝、硕果累累的成绩,助力乡村振兴,要广泛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其更大作用。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