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纵横谈|让冬奥场馆“活”起来

2022-04-19 01:53:2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4月16日上午,约1千名观众走进保留赛时冰面的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进行体验。“冰立方”由此成为北京冬奥会全部12个竞赛场馆中率先开放公众体验的场馆。(据新华社4月16日报道)

此前,首钢滑雪大跳台部分区域已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后迅速对公众开放参观,让观众近距离回味“工业遗存与大跳台滑雪健儿同框起舞”的风采。一处处开放的场馆,是巩固冬奥成果、传承利用好冬奥遗产的重要方面,也是奥运场馆设施“活”起来的生动注脚。

大型体育赛事赛后场馆的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能否在大赛后顺利转型、综合利用,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已成为衡量赛会是否真正成功的重要标准。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后,提供了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北京方案”。一方面,北京奥运会新建、改建和临时搭建的31个奥运场馆,在赛后都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安排和利用,部分场馆实现了“再就业”,部分临时场馆也在大赛后顺利退役。在众多场馆中,“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的赛后利用率非常高,一年中有80%以上的时间都在举办各种各样的体育和文化活动。一方面,北京冬奥会使用了14个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全部新建场馆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赛后利用,所有竞赛场馆都制定了《场馆遗产计划》,明确赛后用途和规划。正如国际奥委会有关官员所说,这种场馆利用模式为未来的奥运会提供了借鉴,也为场馆长期运营提供了方案。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冰篮转换”,首都体育馆从排球项目转为举办冰上赛事……一次次从夏奥场馆到冰雪逐梦场的华丽转身,一处处从奥运场馆到其他赛事,再到全民健身、文娱活动的“无缝衔接”,成为将体育最大化融入大众生活的有利举措,成为推广普及体育运动,推动全民健身走向纵深的生动实践。这充分表明,奥运场馆能不能“活”起来,直接关系能不能将场馆打造成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更关乎能不能用活用好奥运遗产,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绘就一幅惠及长远的综合效应长卷。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人才遗产,有效提升了河北特别是张家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巩固拓展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成果,着力抓好冬奥场馆和训练基地赛后综合利用,是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的重要途径。

支持张家口常态化举办国际雪联和国际冬季两项联盟世界杯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项赛事,申办承办亚洲冬季运动会等重大综合性赛事,承接全国冬季运动会等国内重大冰雪赛事,打造全民、全季、全时、全域的全亚洲冰雪旅游度假目的地和“体育之城”。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赛后运营,满足群众多样健身需求;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论坛经济……河北一系列前瞻性规划,一定会为“雪如意”“冰玉环”等场馆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场馆也一定会在丰富人民群众文体生活的努力中持续绽放光芒,与无数人一起向未来。 (周丹平)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