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网络中国节·端午】涨知识!这些端午节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2022-06-03 05:1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吃粽子、赛龙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端午习俗。然而,关于这个古老节日的知识点却并非人尽皆知。在端午节之际,一起来涨知识!以下这些关于端午节的冷知识,你都了解吗?

端午节不止五月初五这一天

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纪念屈原说”。湖北秭归是屈原故里,在这里,端午节不只是五月初五一天,而是“一个端午三次过”,农历五月初五过头端午、五月十五过大端午、五月二十五过末端午。

粽子最早并不是用糯米和苇叶做的

粽子并不是一直都叫“粽子”,最初也不是用糯米和苇叶做的。“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这首词中的“角黍”即我们熟知的粽子——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茭白)叶包黏米(黍米)成牛角状,用于祭拜祖先和神灵,称为“角黍”。更早时,粽子名“筒粽”,是用竹筒装黏米,以草木灰汁煮熟的。彼时,粽子只是一种时令食品,并无特殊纪念意义。到了战国,时人伤屈原之死,才有了五月初五这天投“角黍”于江中以护屈原遗体的说法,至此,端午节也被赋予了道德含义。

据记载,粽子正式被定为端午节风味食品是在晋代。到了唐代,人们开始用糯米代替黏米制作粽子,用米色泽白莹如玉,所以唐代诗人元稹将其形容为“香粳白玉团”。宋代时,出现了以果品入粽的“蜜饯粽”。元代以后,包粽子的材料已不限于菰叶,而是改用箬叶和苇叶。明清时期,粽子被赋予了更多祈求吉祥的含义,相传科考士子考前要吃一种细长如毛笔的粽子,“笔粽”谐音“必中”。

“五毒”“五黄”是哪五毒哪五黄?

“五毒”即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避“五毒”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古人视五月为“恶月”,五日为“恶日”,五月初五正值夏春之交,气温上升,湿气充沛,正是“五毒”活动最猖獗的时候,也是传染病易于流行之时。“五毒”的形象自汉代便已出现,人们常将“五毒”的形象绣制在香包或儿童衣物之上。到了宋代以后,“五毒文化”在民间愈加盛行,出现了将端午节避除毒邪的需求与张天师镇妖除祟的法力结合起来的现象。这在瓷器纹饰中也有所反映,明清瓷器中常见五毒纹,例如,明万历斗彩张天师斩五毒纹盘就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健康的心愿。

“五黄”即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为了避虫驱邪,江南民间有端午节吃“五黄”的民俗。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都是端午节的当季时鲜,而雄黄酒则被认为可以解毒避瘟。但是,雄黄酒真的不能随便喝!以现代科学眼光来看,雄黄是一种含砷的有毒矿石,虽然外用得当能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内服得当可治惊痫、疮毒等,但其剂量很难控制,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此外,雄黄遇热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进入人体后会引起神经、肠胃和呼吸系统急性或慢性中毒,并可致癌。所以现在人们已经不再饮用雄黄酒,有些地区,人们用手蘸酒涂抹在小孩面额上,同样有着取平安的寓意。

端午节俗众多,内涵丰富,其背后还有许多有待探索的“知识点”。这些端午节冷知识,你都了解了吗?

(编辑赵少甫,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央视网、科技日报等)

责任编辑:赵少甫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