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微塑料,塑料界的“蚁人”

2022-06-16 11:46:3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人体肺部深处首次发现微塑料

微塑料,塑料界的“蚁人”

近年来,关于微塑料污染的新闻屡见不鲜,但在活人的肺部深处发现微塑料污染还是第一次。近日,英国《卫报》报道了这个发现。这项研究的样本取自13名手术患者的肺部组织,其中11例发现了微塑料。最常见的颗粒是用于塑料包装和吸管的聚丙烯(PP),以及用于制造瓶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表明,微塑料不仅会通过水、食物等侵入人体,现在连呼吸都不能幸免。由于呼吸系统为微塑料提供了一条“捷径”,肺部已成为微塑料堆积的主要部位之一。

微塑料是什么?它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微塑料?

(6月16日12版新知_头条配图1)(10914288)-20220616102605.JPG

据研究,全球深海中约有1400万吨该类污染物,预计是海洋表面塑料污染总量的两倍以上。新华社发

“看不见的”微塑料无处不在

微塑料,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在2004年提出,通常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

“微塑料其实就是高分子材料,这些微小颗粒可以存在于空气中、自来水或瓶装水中,以及海洋或土壤中。人们在家中或活动频繁的户外区域都容易暴露于较高浓度的微塑料环境中。”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贾振华说。

4月7日,英国赫尔大学研究团队发布在人体肺部深处发现微塑料的消息备受世人关注。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活人的体内发现微塑料了。早在今年3月,发表在另一环境科学领域顶刊《世界环境》的研究论文显示,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也在人类志愿者的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

“微塑料普遍采纳的定义是直径小于5毫米,不过,进入人体、进入农作物的微塑料颗粒,往往都是微米级别、纳米级别的。”贾振华科普道,微塑料颗粒与常见塑料的显著不同,在于其体积微小、肉眼难以直接观察,一般要借助显微镜等光电仪器才能“一探究竟”。

贾振华表示,常见的塑料种类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PA)等,这些材料化学性质都非常稳定。

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接触到的微塑料来源很多,有些是由性质较为稳定的大塑料破碎、降解后变成的次生微塑料颗粒。日常的个人护理用品如磨砂膏、牙膏、化妆品等也都可能含有直径小于2毫米微塑料颗粒。此外,矿泉水瓶、家用电器外壳可能涉及PET,而食品包装、外卖餐盒、塑料袋则会涉及PS、PE、PP等,使用这些产品也会接触到微塑料。

“如果把这些物品丢弃到自然环境中,经过长时间的降解破碎,就产生了‘无处不在’的微塑料。”贾振华说。

2019年,美国国家地理探险家、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科学家Imogen Napper在珠穆朗玛峰的雪和水流样本之中,发现了细小的塑料碎片,其中包括聚酯、丙烯酸、尼龙和聚丙烯等。

2017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太平洋深处约11公里的地方有甲壳类动物摄入了微塑料。

“可以想象的是,微塑料已经覆盖全球许多角落了。”专家认为,风有能力将微塑料颗粒传播很远的距离。而且,在人口密集和活动频繁的地区,微塑料浓度更高,因为食品包装、瓶子等微塑料来源随处可见。

除了这些微塑料来源,还有一个来源容易被忽视——衣服。

Imogen Napper曾公开表示,许多微塑料是从合成织物制成的衣服上脱落的。她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洗衣机每洗一次衣服大概能释放70万个微小的塑料纤维,而那些声称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放置3年后仍然完好无损。

微塑料或成人类健康新威胁

大量实验证明,微塑料会对海洋生物带来多种毒性效应。

“微塑料能造成一些虾类和鱼类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升高;还有些鱼类受精卵孵化率明显下降。”专家介绍,有实验表明,微塑料会影响生物机体的基因表达,并产生遗传毒性。它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阻塞消化道,让动物产生饱腹感,摄食量或摄食速率下降,由此影响生长发育。比如,海胆对微塑料的摄入量越多,体形就越小。

此外,有科学家拿喜欢捕食微塑料的鲈鱼仔鱼做实验,发现微塑料让仔鱼的嗅觉灵敏性和活动能力变差,面对外来刺激时其反应变得迟钝。当把捕食者引入到仔鱼生存的环境中时,对照组中仔鱼仍然有近半数存活,而微塑料暴露组中的仔鱼则无一幸存。

微塑料不光自身有毒性,它还能成为多种污染物进入生物组织和器官的载体。

“微塑料进入人体通常有三种途径,人们穿着的合成纤维衣物其实是最主要的摄入渠道。”专家介绍,合成纤维衣服摩擦时会脱落微塑料颗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此外,汽车轮胎在马路上行驶时同样会脱落大量微塑料颗粒,这些颗粒会随着雨水进入江河湖海再到人类的水源中;装修用的化学涂料同样不可忽视,它们会挥发进入人体。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文章中指出,一个轻度活动的男性每日可吸入微塑料颗粒接近300个。在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邻近的肺组织标本中,通过病理检查也可见到纤维素和塑料微纤维。此外,食盐等食物中也含有微塑料。2015年,国内大学的研究人员收集了15个品牌的3种食用盐,发现样品中均含有多种微塑料。

有专家团队常年专注于微塑料对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研究,他们在研究中检测到小麦和生菜能吸收和积累聚苯乙烯微塑料颗粒。大气、肥料、污水、污泥、降解后的地膜和大棚塑料膜中的微塑料颗粒都可导致土壤被微塑料污染,进而可能进入农作物,且被农作物吸收的微塑料颗粒会转移到其可食用的茎部和叶部积累。如果吃蔬菜的鸡鸭、蜗牛等动物体内有微塑料颗粒积累,这些微塑料颗粒也会随着食物链传导、积累到人体内。

“微塑料既可以通过食品和饮用水等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专家提醒大家,微塑料已参与到自然界的各种循环里,吃了含有微塑料颗粒的农作物或动物,碰到空气、水、扬尘等外部环境中的微塑料颗粒,使用塑料制品时接触到散落的微塑料颗粒,都会导致微塑料颗粒进入人体内。因此,更要注意食物链风险的防范。

从在肠道细胞中发现微塑料到从胎盘、血液、肺中发现微塑料,微塑料对人体到底有什么影响?

贾振华认为,许多微塑料颗粒较硬,可能会对肠道产生物理性磨损,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也可能产生聚集造成堵塞。另外,微塑料颗粒可携带其他污染物或微生物病菌等,可能会引发生物毒害和损伤。

“不过,微塑料作为新污染物,对人体的具体危害还有待进一步观测研究和持续关注。”贾振华解释说,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确认微塑料对人体的毒性,但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被掺入各种有毒添加剂来提升性能。微塑料的疏水性和高表面积使其能够吸附积累持久性污染物,形成毒性集合体。

新材料替代塑料或能找到应对“出路”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环境科学家艾伯特·科尔曼斯曾说:“如果某人问及当前微塑料会对人类构成怎样的危害,现在的状况可能并不令人感到恐惧,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将令人担忧。”

刚过去不久的3月,我国生态环境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将微塑料定义为四大新污染物之一。而此前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也提到要强化微塑料污染防治和风险评估研究。

微塑料颗粒“无处不在”,减少塑料垃圾、防范微塑料颗粒污染迫在眉睫。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颁布实施‘禁塑令’,不难看出,微塑料颗粒‘入侵’生活,已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人类头顶。”贾振华说。

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减少塑料盒塑料袋等一次性制品的使用,妥善处理塑料垃圾,做好垃圾分类,不随意丢弃。尽量选择棉质衣物以及购物袋;日常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使用一些含有微珠的日常洗护用品,选择一些含有天然去角质成分的产品。

值得欣喜的是,目前科研工作者也在致力于一些环保材料的开发,寻求可替代某些塑料制品的新型材料,应对微塑料带来的污染。

现在市场上有五类被称为绿色塑料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但生物可降解塑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是以合成纤维制作的衣物为例,如果容易降解,并不能满足人们穿着的需求。还有轮胎和油漆都需具备耐用性,容易降解的材料会使产品使用寿命不足。”贾振华认为,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也要结合耐久性,降解塑料的研发任重道远。 (河北日报记者王璐丹)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