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世说新语|文保数字化让古老文物“活起来”

2022-06-24 10:36: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6月15日,敦煌研究院和腾讯合作成立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并启动“数字藏经洞”等第一批合作项目。实验室将结合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技术和腾讯互娱游戏技术,在线上构建一个全真数字藏经洞,“重现”当年藏经洞万卷藏书的景象。双方还在共同打造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这一虚拟人将成为“云游敦煌”小程序的首位数字讲解员,随时随地与线上游客互动,交流敦煌文化知识。(6月21日 人民网)

我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华夏灿烂的文明,通过与它们的“对话”,我们得以抚摸历史,感受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背后体现的民族精神。近年来,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发展不仅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为许多行业带来了亮眼的变化。其中,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技术“碰撞”所打造出的跨时空“任意门”,让文化遗产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敦煌研究院对数字化的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该院就开启了数字敦煌的实践工作。自2017年以来,先后推出“古乐重声”音乐会、“云游敦煌”小程序和敦煌动画剧等数字化传播内容。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革新与赋能,古老的敦煌壁画艺术珍品以千年前的原始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此次共同设计开发符合时代需求、满足社会文化需要的数字文化传播创意作品,在线上构建全真数字藏经洞、打造数字讲解员,是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又一次前沿尝试,也为未来各地继续探索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保成果全社会共享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近年来,越来越多文化遗产依托数字技术以惊艳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和2021年端午特别节目《洛神水赋》在各大网站刷屏,此后的“中秋奇妙游”、今年的“端午奇妙游”等应用数字技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诸多节目,引发强烈社会反响。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小站等众多长城保护研究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打造的“云游长城”微信小程序,让手机用户能在线“爬长城”和“修长城”。河北数字博物馆利用“云端”发布省内十余家博物馆的馆藏、对文物进行多角度高清展示、详解文物细节和历史、设置虚拟体验和互动,让游客足不出户,在网上就能与文物实现“亲密接触”。放眼全国,文化遗产插上数字化翅膀的例子比比皆是。既能重现,又能沉浸式体验;既促进保护,又带动传承,数字技术堪称文化遗产的“活化剂”。

毋庸置疑,数字技术正在极大地改变文化遗产保护的面貌。首先,数字化扫描和存储为文化遗产留存下“永不消逝”的宝贵资料,有助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保护、研究和传承。其次,数字化拓展了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传播和科普功能。再次,数字化对开发文创产品和文化产业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正在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在国家层面,从2020年“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到2021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再到今年5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印发,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性逐年凸显。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诉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数字化支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托数字技术,文化遗产能够跨时空“永生”,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价值。 (曹铮)

责任编辑:张永猛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