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习近平正定足迹③|真刀真枪干一场

2022-06-29 11:08:4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近日,系统记述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经历的图书《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正式出版发行。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先后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任职期间,他和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对正定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情感。

河北日报为您精心整理了本书中的精彩故事,重温习近平正定足迹!

●开发河滩地

解决了高征购问题后,正定提出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可全县人均只有1亩地,人多地少的矛盾本来就比较突出,再搞多种经营,难免出现与粮争地现象。

土地增量从哪里来?习近平瞄上了县里的河滩地。

“河滩地可开发利用的面积约15.5万亩,相当于全县耕地面积的小三成。”在习近平看来,只要好好开发,河滩地也能有好收成。

1983年11月1日,正定召开全县安排今冬明春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开发两河滩,加快林果基地建设”,为开发河滩地画出路线图。

为消除群众疑虑,正定县委和县政府研究制定了开发方案和优惠政策,出台了《关于放宽发展林业的决定》,在东里双大队开展试点,把河滩地经营权下放到户,并且30年不变。在抓试点的基础上,县里统一规划的河滩地改造工程开始全面推开。

“谁开发了,收成就是谁的!”一时间,塔元庄附近的河滩上红旗招展、机器轰鸣。村民运来好土压沙,干得很卖力气。

当年,塔元庄大队开发利用河滩地100多亩,人们在地里种大豆、棉花、红薯、花生等作物。到了收获的季节,一算账,增产又增收,承包土地的农户喜笑颜开。

1983年8月,习近平到河北省河间县(今河间市)考察棉花生产。

●走“半城郊型”经济新路

正定经济如何起飞?习近平思考:需要找到一条新路。

1984年2月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县委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如何实现正定经济起飞。他提出,要积极研究探索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新路子,开拓有正定特色的经济起飞之路。

正定人多地少,“用单一粮食经营的观点看待它,它就是个劣势。而用‘农工商’综合经营的观点看待它,它又是个优势”。习近平举例说,县委和县政府所在的正定镇,处在一个相当于城市郊区的位置。地理上的郊区位置和行政上的非城郊体制,决定了正定必须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道路。

习近平动员大家:“全县要‘一盘棋’,拧成一股劲,坚定起飞的信心,夺取起飞的成功”,“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要有一个突破性的变化,就是一定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

“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加工什么。”习近平提出了这样的号召。

在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过程中,习近平总结出“二十字经”: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

发展“半城郊型”经济,正定实现了不丢城、不误乡、利城富乡。1984年,正定经济实现了“九翻”“十超”,工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等九项指标比1980年翻一番;粮食总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十项指标超历史最高水平。

习近平在办公室地图前谋划正定的发展。

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正定翻身记》,肯定了正定的探索。

●一波三折建起荣国府

1983年,正定县领导班子中发生了一场争论,争论的问题是要不要建设荣国府实景。

“假景经不起风吹雨打,拍完戏一拆了事,不能给正定留下什么,还是得建真景。”习近平看得长远,提出应该把荣国府建成永久建筑,为正定留下一处永久性的旅游景点。

但要把荣国府建成实景,需追加投资300多万元。

“咱们县是‘吃饭财政’,哪有钱干这个?”

“风险太大了,万一收不回投资,县里担不起这个责任。”

……

面对反对意见,习近平有自己的考虑:要想把游客留在正定吃、住、玩,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更多的旅游、娱乐场所。

在随后召开的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习近平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旅游、长远的眼光看发展,不能只盯着眼前。南方有些地区发展旅游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县委很快作出兴建荣国府的决定,成立了筹建荣国府的工作班子,将修建地址选在隆兴寺西北角的一片空地上。

《红楼梦》电视剧还在拍摄中,荣国府就火了。1986年国庆节,游客排到了1公里以外,超过1万人次。开放当年,荣国府吸引了130万人次前来参观,门票收入达221万元,旅游总收入1768万元。这极大地带动了正定旅游业的发展,创下了旅游业的“正定模式”。

1986年落成的荣国府。

荣国府牌楼。

●为万元户颁发“率先致富奖”

“率先致富奖,甘国田、刘成永……”

1985年1月20日,正定县招待所的会议室里,一场气氛庄重又热烈的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正在进行。

令与会者感到新鲜的是,表彰名目叫县委书记、县长奖,奖项有“伯乐奖”“自学成才奖”“特别奖”,甚至还有一个“率先致富奖”。表彰对象既有种花、养鸡的普通农民,也有干个体、办私营企业的小老板。

让群众靠勤劳致富,是习近平始终牵挂于心的大事。

如何在经济上帮助扶持、在法律上坚决保护,使群众能够大胆致富、公开致富、光荣致富?

1984年2月8日,习近平在全县传达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时宣布,要端正对先富裕起来的农民的认识,积极支持“两户一体”发展生产,使他们成为率先“致富群”,带动其他农民共同致富。

甘国田获奖后,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亲一拨又一拨来参观学习,越来越多的人种起了月季。不管谁来,不管谁问,甘国田都耐心地教。他说得最多的就是:“习书记说了,一人富不算什么,能带动乡亲们致富,才真的值!”

1985年1月20日,正定县农民甘国田荣获的“县委书记县长奖励证书”。


1984年1月30日,《建设日报》有关习近平向农民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的报道。

●给创新创业者拜年

“走,咱们给新立拜年去!”

1985年农历正月初八,上午9点多,习近平招呼县委办公室资料组干事李亚平,骑车兴冲冲地前往东权城村的张新立家。

26岁的张新立原来在县广播站工作,是个科技爱好者,平时喜欢钻研无线电技术,搞一些技术革新和改造。瞅准时机,他辞职办起了春光电器厂。

1984年,春光电器厂研制出的新型舞台灯光设备“彩色灯光声控器”,在国内同行业属于技术领先产品,还在省科委立了项。

习近平听说后,马上来到春光电器厂调研。“厂子有什么困难?还需要什么支持?”习近平对张新立说。

“习书记,我们还真是遇到了困难。东西虽然好,可卖不出去。”张新立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再好的发明,如果没人知道,没有市场也是白费。”听完张新立的介绍,习近平答应试着帮忙联系销路。

张新立没想到,不久后,习近平联系了北京的文艺家活动中心,又安排张新立到北京去推销舞台灯光设备。中央电视台、民族文化宫、长城饭店等单位纷纷订购使用了春光电器厂的灯光设备,得到了媒体的关注。

一时间,春光电器厂的产品供不应求。1985年1月,县里为张新立颁发了“自学成才奖”。

1984年,春光电器厂在石家庄召开彩色灯光声控器鉴定会。

1984年9月,春光电器厂在北京召开彩色灯光声控器研讨会。

文、图/据图书《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

整合/周洁、刘荣荣、闫锐

视觉/张婷、王戬芬

责任编辑:赵耀光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