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讲述百岁国匠吴良镛的保定情怀 《吴良镛与保定》新书发行

2022-07-24 10:28:4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崔旭)“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国之巨匠对一座城市的热爱和贡献,作者通过查阅了几百万字有关吴良镛先生的资料,走访了数十位了解吴先生的人,才读懂了这位国之巨匠。这本书值得阅读和收藏。”近日,在保定新华书店参加《吴良镛与保定》新书分享活动的市民王斌说。

《吴良镛与保定》一书集中讲述了吴良镛先生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60多年的不解之缘。吴先生对保定“情有独钟”,从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名城保护规划、建设文化保定、保护生态环境、谋划保定交通等多方面给予了保定长期关注和支持,对保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958年至今,吴良镛先生先后被保定市聘为城市规划顾问、政府经济顾问、决策咨询顾问,主持编制了保定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58规划”,奠定了未来保定的城市发展框架。1986年,他和众多评审专家一起力挺保定通过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审,后又指导编制了1987年、2021年保定历史名城保护规划。

该书作者苏少华利用工作之余,历时两年多,通过查阅大量资料、阅读吴良镛先生相关书籍并走访清华大学和保定有关人士等,完成了30万字的书稿。该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由国家一级出版社——东方出版社策划出版。分享会上,专家学者从吴良镛先生的哲学思维、理论创新、人居思想、艺术成就、规划实践、史学成就以及与保定的不解之缘等方面研讨发言,并对此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加分享会的市民高度赞扬吴良镛先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一生致力于城乡人居改善实践,为保定以及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市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吴良镛先生事迹,进一步加深了对保定市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重大决策的理解,提高了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力助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

书评

耸立在记忆深处的“巍峨” ——我读《吴良镛与保定》

《吴良镛与保定》这部写建筑师的书,为何出版后好评如潮?难能可贵的是,作家苏少华既紧紧围绕吴良镛的保定足迹写深写透,同时又不局限于保定的版图,纵横挥洒,写出了一个立体的、中国建筑断代史上的代表人物吴良镛。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建筑学,应该是在近现代史上才出现的。梁思成、杨廷宝、吴良镛的中华建筑作品则堪称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些大师创作中,建筑被赋予了艺术色彩。本书讲述的着眼点,似乎不仅是故事本身,而是希望让那些坐落在时间记忆里的真实场景唤起我们的文化思辨。中华民族对天地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追求城市、乡村与天地、山水之间的和谐,融入了一代一代人的血脉和灵魂,也是中国人历来向往的理想人居。吴良镛首创人居环境学说,认为建筑作品给人美的享受,成为人心灵的替代物,而与人的社会性、群体性有关,则直接感染、熏陶、塑造人的心灵,人生理想投影到建筑中,成为一种以情感、心理、内省、体验为轴线的具有审美性质、艺术性质的文化精神。

黑格尔认为,艺术就是把精神的内在世界表现于外在自然,而精神表达的是完满的五光十色的现实世界,这是人的认知、意志、情感和活动的结果。由此,审美与艺术,成为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并渐进升华为一种生命超越。我们从吴良镛建筑理念中体会到艺术创造之大美,其中蕴含的审美愉悦,也正是中华建筑文化的核心。虽天地不言,但人的主体精神情感通过建筑话语,达成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最高境界。在吴老的眼里,保定,一座因河流而生的城市。它紧紧依托古黄河以及冀中平原无数河流的滋养,孕育了数以万计的保定儿女,催生保定人民的政治意识、道德意识、经济意识和人文精神,进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文化名城由此而诞生。燕国荆轲慷慨侠义,勇刺强秦,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吴老忧患:“北京城的保护与发展是一堆长期存在的矛盾。高楼和高架桥好像是增添了城市的现代文明,但事实上是中国城市文明瑰宝的蜕变,使北京沦为‘二手货城市’ 。”“为了尽可能最大地取得土地效益,旧城开发项目几乎破坏了地面以上绝大部分的文物建筑、古树名木,抹去了无数的文化史迹。”“如不采取断然措施,旧城保护工作将愈发不可收拾,今后就再难有回天之术了!“

吴老提醒城市建设者们:“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总是要发展的,但对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历史地段、风貌协调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其附近地区来说,最迫切的不是改造,更重要的是加强保护和精心整治。这是公认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经验,我们不能置若罔闻。”

对于保定古城保护工作,吴老急在心上、痛在心里:“保定旧城如果按照现在的样子,‘历史文化名城’打架也抢不来,除了莲池、直隶总督署和大慈阁还有什么呢?我不想触及我内心的痛楚,我是说现在还来得及,积极的保护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吴老的这些话,我们都记住了。我们感受到这位国之巨匠灵魂的震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种理想人格始终让世人敬仰。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是吴老的恩师。他们“拼尽全力为中国古代建筑请命,虽是屡战屡败却痴情不改”的精神一直激励和影响着他。

作者追求的是“记忆在场”,似乎主人公又重新回到过去的情境之中:吴良镛在1945年23岁时就被梁思成和林徽因看中,被“挖到”了清华,他刚到清华工作时,被安排与外文系一位讲师合住一间宿舍,但当时这位讲师正在谈恋爱,所以很不方便。林徽因先生知道情况后,就安排吴良镛到金岳霖教授的单身宿舍住。林先生知道吴良镛喜欢篆刻,便在梁思成搬家时特意将一张红木画桌和一套《陈师曾印谱》送给了他。睹物思人,至今吴老每每看到这些物件时,还常常触景生情。

通过记忆的时光机,我们看到,悠扬的钟声,伴着江河的潮起潮落,回荡在时间的两边,在乾坤大挪移般的风云际会中,建筑大师施展得酣畅淋漓。在一个又一个畅想中,在保定漫步的美好记忆中,他翻阅着如画的未来,一幅幅风光无限的远景,像杯杯醇酒,让人陶醉。这是本书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书中栩栩如生写出了细节的底色——我们在书中看到,吴老丝毫没有院士大师的架子,除了大师不同凡响的思维,一言一语中还有师长特有的耐心与和蔼。也正是因为身为人师,他并不认为遇到过什么很棘手的沟通问题,他只需要找到一个整体的思想统领——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当然,也不能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随便去做。建筑有感情有思维,这就是建筑师的才华,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本书启迪我们思考,作为视觉呈现,建筑艺术具有的协和与不协和、稳定与不稳定,无疑构成了极丰富的和弦色彩。在大师的思维里,城市建筑“应该具有新的时代气息,新的技术美,引导人们向往新的未来。一个城市,每日都在写它的历史,今天的新建设,就是明日的历史;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文化的绵延无尽,城市的蕴藏无穷。”

书作深入阐释了大师的建筑思想:在历史和现实的穿越中,建筑,应该如同一个文化路标,镶嵌在城市里,表达应有的民族文化自信。也许,在一个建筑师眼里,没有什么作品能被称为十全十美,因为建筑和其他科学不同,它既是关于技术的问题,又是关于艺术的问题,既是一个物质问题,又是一个精神问题。同样,遗产保护,当然也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曾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轻视,常常是因为把历史遗产过于物质化了。如果只把它当作一种物质,我们就会随心所欲地处置它;如果把它视为一种珍贵的精神寄托,我们就会永远守卫着它,以它为伴,以它为荣,甚至把它作为生命的重要价值。那么,我们又该拿什么样的建筑作品传给子孙后代呢?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金陵瞭望》副总编辑 龙海秋)

责任编辑:李亚萍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