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秦皇岛四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2-08-10 16:14:2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摄

河北新闻网8月10日讯(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今天,秦皇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情况。

据了解,秦皇岛市共有脱贫人口29972户78418人,2019年底全市所有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随后,该市把防止返贫致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对脱贫县、脱贫村和所有脱贫人口继续跟踪帮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开展常态化监测帮扶,做到了责任落实不松劲、政策支持不打折、资金投入不减少、帮扶力量不削弱,持续抓产业、拓就业、强保障、促提升、防返贫,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秦皇岛市首先从强化防贫监测帮扶工作入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该市制定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健全筛查预警、联合会商、落实帮扶、责任分解等推进机制。建立了专职防贫机构队伍,实现市县建防贫中心、乡镇建防贫工作站、村设网格员全覆盖。畅通农户自主申报、网格员全面排查、部门重点筛查监测渠道,定期开展集中排查,及时开展因灾因疫影响排查,及早发现返贫致贫风险。简化认定程序,提高认定效率,认定时限由30天缩减为15天。落实“应纳尽纳、能纳多纳”要求,实事求是认定监测对象,2个监测对象空白点县区实现清零。完善了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11项帮扶政策,对所有监测户实施全覆盖精准帮扶,户均帮扶措施4.8个,全市无一人返贫致贫。

在筑牢脱贫群众脱贫基础工作中,秦皇岛市将重心放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因地制宜发展了蔬菜水果、优质杂粮、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项目,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群众勤劳致富。今年上半年各县区脱贫户人均产业收入均高于去年同期。2022年,全市针对脱贫户实施产业帮扶项目243个,投入产业帮扶资金2.43亿元,产业帮扶资金总体上高于去年,脱贫县青龙满族自治县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高于60%,同比高于上一年度,实现“两个高于”。持续优化市县乡村四级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产业技术顾问制度,为每个脱贫村特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并挂牌承诺服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训,提高脱贫群众和致富带头人科技素质。对易返贫致贫户产业收入开展动态监测,同周期产业减收幅度超过20%的户开展针对性帮扶。上半年对边缘户和突发困难户实施产业带动主体数24个,产业项目数36个,产业投资额147万元,带动从业数55人。

稳定就业是促进群众增收的最有效途径,为此,秦皇岛市千方百计稳岗就业,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在具体工作中,该市积极拓宽务工就业渠道,结合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劳务品牌,“青龙栗工”参评省级劳务品牌。统筹开发村庄保洁员、疫情防控宣传员、生态护林员、劳动保障协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年龄偏大、残疾、无法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就业的脱贫劳动力6496人。打造就业帮扶车间,落实稳岗就业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以工代训补贴等扶持政策,吸纳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全市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9家,吸纳劳动力就业607人,其中脱贫人口306人。依托全市125家培训机构和县区就业服务中心,实施“互联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果树裁剪员、农作物植保员、粉条加工制作等实用技术培训72期,参加培训3755人次。从市场和企业需求出发,按照岗位供给和培训需求,采取分散小班和集中大班等方式,开展“岗位+技能+脱贫劳动力”的订单式中短期定向培训,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组织知名院校资深专家和致富带头人进村入户手把手授艺,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综合创业技能培训。开展“就业困难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就业活动,为脱贫劳动力就业搭建对接平台。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114场次,登记招聘人数近4.9万人次,网站总点击量达486万人次。依托人社一体化基层服务平台,为脱贫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群体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查询、就业岗位推荐等一站式服务。全市共发布就业信息3600余条,涉及就业岗位4.3万个,帮助3729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

通过落实以上相关措施,秦皇岛市做到了脱贫劳动力就业有岗位、培训有政策、创业有扶持、服务有载体、务工有技能、增收可持续。全市脱贫劳动力46443人,通过企业务工、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务工就业29555人,超额完成省定任务11个百分点。

兜底保障政策在巩固脱贫成果中发挥着保基本、兜底线的关键作用。为此,秦皇岛市持续加强兜底保障,守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该市对于易返贫致贫人口、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脱贫人口,符合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条件的,及时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通过临时救助给予应急性、过渡性基本生活保障。全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8677人、农村低保对象41971人;保障城市特困人员171人、农村特困人员15490人;临时救助困难群众6577人次。严格落实“单人保”政策,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落实“刚性支出扣除”“就业成本扣除”政策,在核算困难家庭收入时,扣减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刚性支出、扣减家庭成员必要的就业成本;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及时受理群众咨询和求助。对整户无劳动能力的脱贫家庭,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以及医疗支出过大人员、新审批残疾人、危房改造对象、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定期开展排查摸底,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困难群众8341人,及时纳入救助保障范围210人。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以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实施密切监测,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民政救助范围,涉及医疗、教育、住房等救助需求的,及时将预警信息推送至相关部门,落实相应救助政策,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责任编辑:郑晓娟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