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家乡的戏台,戏曲梦开始的地方

2022-11-17 19:12: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扈晓波

小时候的戏台,搭在村里大队的院子里,那是我戏曲梦开始的地方。

1.jpg

参演河北艺校1987级河北梆子《春草闯堂》

说是戏台,不过是块不大不小、用黄土堆积起来的一个方方正正的高台,四周用砖加固,就长年累月地成了专门的戏台。平时并没有什么用处,灰头土脸的,并不起眼,也不像个戏台子,但每到过年它便粉墨登场唱大戏,占尽所有的风光。

2.jpg

参演河北艺校1987级《秦香莲》

我们村是有名的大穷村,那个时候,家里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但却有着爱戏、闹戏、唱大戏的文化传承,排练并演出了《杜鹃山》《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龙江颂》《渡口》《审椅子》《山地交通站》《刘胡兰》等现代戏。过年的时候要连演七八天,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也都会来看大戏。台上演的轰轰烈烈,台下身着新装的男女老幼,有坐着的,有站着的,还有趴在墙头或房顶上的,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人们一年的疲劳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和小伙伴们就长在了戏台边,看演员排练、化妆、表演,心灵深处那颗爱戏的种子也越埋越深,不知不觉学会了不少唱段,甚至对整出戏台词包括锣鼓点全能一点不差地背下来,还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模仿着表演,学校老师也经常在放学前,让我在讲台上唱一段。

3.jpg

《大都名伶》中饰演巴图鲁

在我十岁的时候,父亲看我对戏曲如此热爱,也有那么一点天赋,同时也为了找一个“铁饭碗”,便把我送去了村里的戏班。当时戏班已经有上百个孩子,主要功课是练武功、翻跟头。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我却开始发怵,准备打退堂鼓。一是太苦太累,搬腿、下腰等动作特别疼,即使疼得哇哇哭,师傅也不会心软。二是我的年龄最小,基本功差,总会有人嘲笑我,久而久之,对练功就有了恐惧感。有一次练功时,不小心把腿摔断了,当小伙伴们把我送回家时,我不但没有感到痛苦,反而心里窃喜:可以借这个理由不去学戏了。即使痊愈后,我依然假装腿疼,最终还是被家人识破,严厉的父亲再次把我送进了戏班。

4.jpg

《窦娥冤》中饰演窦天章

回到戏班不久,一个同学考上了河北省艺术学校(现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这一消息轰动了十里八乡。因为在1970年代的农村,如果孩子能考上省城的学校,毕业就分配工作,就有了“铁饭碗”,称得上“一步登天”。开学时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把那位同学送到车站,望着渐渐远去的客车,我心中突然有了一个念头:如果去省城上学的是我该有多好……从那一刻起,我就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也要坐上这辆客车,去省城上学。

6.jpg

《清风亭》中饰演张元秀

从那以后,我刻苦练习,珍惜每分每秒。每天5时起床,到村外喊嗓子,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从未间断。练完嗓子加练武功后,再去师傅那里跟小伙伴们一起练功,这样我每天就比别人多练一次。每天学校放学后,我也总是第一个跑到师傅那里练功,当别的同学溜达到师傅那里的时候,我已经练习了一节课。冬天下完雪,我把院子里厚厚的积雪扫出一片空地,穿着秋衣秋裤练起来;夏天骄阳似火,偌大的院子里,只看到我这个小小人练功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我成为了戏班同学中的佼佼者。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县戏校来村里招生,在上百个学生中选中了两人,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走上了正规的戏曲学习之路。到了戏校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一年后被县剧团录取,并于1987年如愿以偿考入了河北省艺术学校,当时全省只招17人。到了省艺校,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晚上宿舍熄灯后,等班主任查完房,我就偷偷跑去排练场练功,天天如此,夜夜不断,因此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顺理成章当选校学生会主席,并于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定向分配到邢台河北梆子剧团,之后几经辗转,来到了河北梆子剧院。

如今,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黄土戏台也变成了古朴典雅的大戏楼,每逢过年依然锣鼓喧天,精彩依旧,依然有像我当年一样的幼小心灵,从此深深埋下了戏曲的种子。

作者简介:扈晓波,1990年从河北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定向分配到邢台市河北梆子剧团,1993年调到保定市河北梆子剧团,1997年调河北梆子剧院任主演、团长助理、书记等职。国家一级演员,代表剧目有《清风亭》、《大都名伶》、《辕门斩子》、《徐策跑城》等。

责任编辑:陈亚飞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