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春走基层•记者回乡记 | 藏在新年里的旧时光

2023-01-28 16:43:1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  张超

阔别三年后,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从张家口市区一路向北,塞北的残阳给冰雪消融的山坡涂上一层粉色,国道旁的白杨在后视镜中被无数次拉远拉长。当沿途裸露的黄褐色土地再次披上白色的冬衣,故乡已近在眼前。

康保县,平均海拔1450米,高寒干旱,曾是尧、舜、禹时期先民活动的区域。

冬日的康保,寒风凛冽。车继续前行,只见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县城的路越走越宽,终于到了外公外婆的新家——怡安社区。这里是康保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区。

微信图片_20230127223134.jpg

记者与外公外婆、妈妈合影

2019年,外公外婆与左邻右舍一起,从偏远的土城子镇搬到了这里,与县里94个村的7161户、2万多人,在这里过上了期待已久的有暖气、有热水的日子。60平米的一居室、周边方便的配套以及丰富的社区活动,让外公外婆十分知足。

“从来没想过能住上带电梯的房子”,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两位老人搬到新居时的兴奋。过去居住的小院虽然温馨,但老旧的土胚房难免漏雨、透风。交通不便也是个麻烦事,最近的供销社要走七八里,想好好洗个澡也成了难事。大风天里永远也扫不干净的院子和镶嵌着旧瓦片的院墙,是我童年挥之不去的记忆。

外公在窗前给我描述着新生活区的便利和舒适,我的思绪却已回到了小时候。

记得那时的康保县城没有商品琳琅满目的超市,正月里的年货都来自小镇上的年货大集。冷库前成扇成扇的猪肉,堆得比我还高的白菜垛,热气腾腾的炒货摊子……叫卖声与讨价还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夹杂着时不时传来的鞭炮声,组成了我记忆里最鲜活的过年图景。

天气很冷的时候,大雪会将小镇通往外界的路完全盖上,鱼就成了稀罕物件。那时候的我总喜欢给大人出难题,快过年的时候,就在家里离公路最近的房间里听着路上的动静,一有汽车的轰鸣声,便爬下炕冲出家门。倘若是卖鱼的绿篷车来了,就缠着外婆买。

拥挤的鱼摊前,乡亲们在挑选年夜饭的最后一道主菜,我也扯着外婆的袖子拼命往前挤。

“要这个!要这个!咱们要最大的!”

采购结束,回家已是正午,家家户户做饭烧炕的炊烟在屋顶升腾,又随风飘散。我穿着外婆做的红棉袄,抱着不再挣扎的大鲤鱼,笑得像堂屋里年画上的娃娃……

饭后,外公戴上老花镜,找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笔记本,展示了我在《燕赵都市报》上刊登的稿子。为数不多的署名“记者张超”的作品被外公细心地剪下,夹进了本子。老旧笔记本里,老人对晚辈的惦记与挂念,远比那印刷的文字要精彩得多。

“都好好留着呢,等你以后成了大记者,就得换个本子啦!”

外公的话让我不禁眼眶一酸,想着去买个新的笔记本送给他。

相见的时间不抵思念时的万分之一,转眼就到了离别的时候。时间教会了人们沉默,彼此的不舍写在脸上、留在心底。外婆攥着我的手,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像极了故乡那融化的冰雪之水。

无法留下来长久陪伴,只愿故乡发展得越来越好,给老人们带来更便捷、更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刘丽普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