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良种——河北粮食连年丰收的密码之一

2023-02-01 06:30:18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河北粮食总产量773.02亿斤,已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种子是农业“芯片”。良种,是河北粮食连年丰收的密码之一。

河北是农业用种大省,也是产种大省。近年来,伴随着农作物种业投入持续增加,河北良种繁育能力、种子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健全,以企业为核心的良种育繁推一体化格局正在形成,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

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冬日时节,在辛集市马兰农场3000亩试验田里,越冬的麦苗正默默积蓄着生长的力量。

“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小麦要高产,自然离不开种子的核心力量。”站在田间,辛集市马兰农场负责人武金燚告诉记者,试验田里种植的是“马兰1号”节水高产小麦,该品种具有根系发达、水肥利用效率高等特点,为粮食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离开试验田,走进马兰农场节水小麦展厅。这里陈列着一株2.5米高的小麦标本,它一秆双穗、根系发达,表现出高产、节水的双优特质。武金燚介绍,马兰农场选育的节水高产小麦,就是依靠发达的根系扎进土壤,吸收并有效利用地下土壤中蕴含的水分,减少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

河北水资源短缺,因多年超采,形成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长期以来,河北的小麦种植较为依赖灌溉水,于是有了“头水早、二水赶、三水四水紧相连,一直浇到麦开镰”的俗语。

小麦品种决定着整个生长周期的耗水量,抓住了节水品种的培育创新,就从根本上拧紧了小麦生产的“水龙头”。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在首席顾问郭进考的指导下,针对水资源匮乏现状,引进小麦节水种质资源254份,组织开展了51个小麦节水品种的试验示范,节水小麦品种普遍少浇一水不减产,实现全省节水小麦全覆盖。

“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要找到那一粒最耐渴的高产麦种,实现少浇水、多打粮的目标。”郭进考说,经过12年“海选”,凭借节水、抗倒、抗寒、高产等优势,“马兰1号”小麦亩产超过800公斤,实现了矮化育种理想株型的重大突破,近两年来在全省各地相继创下河北小麦亩产量新高。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作为传统小麦种植大省,河北围绕小麦产业,强化新品种选育,有效促进了优质小麦品质提升和产能提高,培育出“马兰1号”“衡麦30”等节水高产小麦品种,以及“藁优2018”“冀麦765”等一批品质性状优良、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强筋小麦品种。

小小一粒种子,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不只小麦,河北已培育出玉米、杂交谷子、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马铃薯等一大批优质品种,形成了雪川农业、张家口弘基、河北巡天等一批优势特色龙头企业。

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年来,河北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共引进优异种质资源6629份,筛选培育新品种新品系693个,审定、登记新品种297个。农业农村部认定的7个绿色高产节水小麦中,有6个为河北育成,全国5粒微型种薯中河北就占1粒,“张杂谷”创出世界谷子单产最高纪录,推广到全国14个省份。

全面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1月29日,在河北沃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玉米种子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三条生产线正在加工“沃玉3号”“沃玉111”玉米良种。经筛选、分级,种子被送入流水线,完成包衣处理、称重包装,最后转运至成品仓。

近几年,沃土种业培育的“沃玉3号”“沃玉111”玉米品种亩产达到900公斤左右,因抗病强,成了粮农竞相追逐的名牌产品。

“当前正值玉米种子加工生产旺季,我们满负荷生产,每天加工30万袋玉米种子,但产品依然供不应求。”沃土种业董事长柳纪锋说,他们培育出了1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玉米品种,产品遍布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辽宁等22个省份,为粮食丰收增产提供了有力品种支撑。

种业大发展,离不开“育繁推”三个环节。当前,加强大联合、大协作,通过科企合作、协同创新,整合优势资源,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进而实现科研成果落地,已经成为大多数种子企业的共识。

柳纪锋告诉记者,为积聚发展后劲,他们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科院、大北农集团等科研院校及重点企业组成育种科技联盟,通过构建大联合、大协作联动体系,推动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

沃土种业育种创新上的突破,只是河北全面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一个缩影。

2022年是全面推进种业振兴的开局之年,省农业农村厅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科技创新、优势企业培育、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等方面,不断夯实种业发展基础,确保良种供应安全。

实施种业创新攻关行动,加强种业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强化优势种源核心技术攻关、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加快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对种植推广面积达标的5个作物育种单位(者)实施奖补,鼓励引导加强优良品种选育。

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支持15个种业企业建设小型种质资源库、创新联合体和商业化育种中心,改善生产加工设备、仓储设施等基础条件,提升种子质量。

实施种业基地提升行动,在省内制(繁)种优势区,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良种生产能力。对5个具有相应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资质、在当地建有繁种基地的种子企业进行补助,支持建设田间设施,购置仪器设备等。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加强良种培育是河北省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内容之一。”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出台稳定支持政策,建立以种业创新团队为载体的大攻关、大联合团队创新机制,启动了马铃薯、谷子、甘蓝3个国家级和23个省级育种联合攻关,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连续10年稳定在98%以上,多个品种育种和产业化开发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育好种方能种好粮。2023年,河北将持续推进12个特色作物育种联合攻关,每个特色作物选育1至2个新品种(系)。支持12个优势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小型种质资源库、创新联合体和商业化育种中心。扩大南繁基地规模。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让更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参与育种研发,把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