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老总读报(419)|“人才与乡村”的河北故事

2023-02-19 06:06: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李总读报照片2_副本.jpg

河北日报社副总编辑 李恕佳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首歌,珍藏着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在阜平县骆驼湾村村民心底,就有这样一首歌。

“党的政策照阜平,问寒问暖关心咱。时刻惦记老区人,看到贫穷心不甘。撸起袖子加油干,哎嗨哎嗨呦,一定要改变阜平县。”

写歌的人,是脱贫户杜呈兰。歌词很质朴、旋律很简单,却浓缩了阜平县干部群众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和情感记忆。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十年来,阜平县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团结一心、埋头苦干,用奋斗和汗水摘掉了穷帽子、走上了富裕路,昔日的“贫中之贫”,如今“黄土生金”。于是,这首歌就从杜呈兰的心底、从阜平人的心底自然流淌出来。

一首农民写的歌,为什么这么感人?因为,它字字蕴藏着信赖、句句饱含着深情。2月14日,河北日报全文转发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重点文章《歌声起太行》。读完之后,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阜平不富”已成往事,随着“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铺展在人们眼前。未来,“杜呈兰们”一定会唱出新的“太行歌声”。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怎样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日前,人民日报推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系列报道,开篇报道了邯郸邱县红薯产业带头人马建波的故事。这个故事,再次引发了我的思考。

马建波原本在县城做生意,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特色种植培训班之后,便回到后段寨村一门心思种红薯。他通过农科院找到了“好苗子”,摸索建立了标准化生产流程,种出的蜂蜜红薯,外观、甜度、糯度、香度都比传统红薯高几倍,在网上卖到了十块一斤,在北京、上海的超市甚至能卖到三四十块一斤,就这,还供不应求。短短几年时间,邱县蜂蜜红薯一跃成为河北省特色农业的明星,带动了一万多农户种红薯。

像马建波这样的人,被称作“头雁”。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就开了一个培育“头雁”的培训班。本期“头雁”学员有200名,都是河北140个农业县的种养大户。从2022年起,河北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5000人左右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头雁先飞、群雁齐追,头雁领航、雁阵齐飞”,有了“头雁”领飞,河北的乡村产业将更具发展活力。

近日,河北日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沧州河间市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炳启。在走访了省内外200多个乡村、与1000多位县乡村干部交流后,石炳启发现,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着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优、用才观念不活、服务理念不佳等问题。他呼吁,要在农村地区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其实,乡村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乡村。新时代的乡村,正是各类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张宸是名“90后”,2013年从河北农大毕业后,回到老家沧县赵庄子村成立了宸福家庭农场。从一开始,科班出身的张宸就决心给农场插上科技的翅膀。这几年,农场和国家农业智能装备中心、河北省农科院等多方合作,搭建起农业全程机械化平台,给农业机械装上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无人驾驶系统,实现了播种、收割、平整地块、植保等环节的无人化和自动化。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智慧农场”,张宸觉得,这就是自己“人生的丰收”。

后段寨村的马建波和赵庄子村的张宸,一个带动了当地的红薯产业发展,一个给农场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他们在推动乡村发展中实现了个人价值,他们的人生,因乡村而更加广阔、更加丰富。可以相信的是,“人才与乡村”的河北故事会越来越多。

2月13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一号文件”专门对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部署,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希望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出台激励政策,念好乡村振兴的“人才经”,吸引各类人才到乡村的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