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地名里的河北·解读|“冀治冀强”说河北

2023-03-23 06:36:2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9版补充图片1.jpg

位于河北大平原上的白洋淀。 河北日报资料片

阅读提示

河北,简称冀,又称燕赵。

东汉刘熙在《释名》中对“冀州”进行解释时称:“取地为名也。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

千万年来,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上,先人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存。沿用至今的各种地名,则是打开河北大好河山的钥匙、展示河北文化的窗口。

河北到底因何得名?“燕赵”“冀”分别于何时出现并为人们所熟知?记者带您了解河北地名背后的故事。

9版补充图片2_副本.jpg

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河北博物院藏)。 河北日报资料片

大河之北 源于天成

地名,是刻在大地上的文化基因,是铭记民族历史的坐标。

河北,这个铭刻在所有河北人身上的地域符号,源自一条如今已不在这片土地上流淌的河流。

它,就是河北人乃至中华民族共同的母亲河——黄河。

大河之北,宝地天成。在数万年的历史中,黄河对河北自然地理基础形成贡献最大、影响最深。河北,正是因地处黄河之北而得名。

黄河,古称“河水”“大河”。在东汉前长达2万多年时间里,黄河曾长时间、大范围流经今河北腹地,并在今沧州、天津一带入海。根据专家研究和考证,今天京津冀范围内的海河、永定河、子牙河、滹沱河、滏阳河等知名河流,都曾是古黄河河道。

“河北”二字最早见诸史料,是距今2000多年前《周礼·职方》中记载的“河北之地”。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战国策·赵策三》中,则有“赵有河北,齐有河东”之说。这里的“河”即指黄河,“河北”即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今河北大部分地区。

在自然地理专家看来,这块土地得名“河北”可谓源于天成。

这不仅源自其位于黄河之北的地理位置,更是因为数万年来古黄河对河北地形、地貌的影响和塑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黄河每年从黄土高原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冲积到下游和入海口,对沿岸地形地貌产生了深刻影响。

研究表明,古黄河最晚在距今2.5万年前就已流经河北。当时,古黄河在这片土地上流经范围极广,不仅今天河北中南部的卫河(古清河)、漳河、滹沱河、沙河、唐河等河流都是古黄河的支流,甚至连今天河北北部的永定河、潮白河,冀东的滦河、青龙河,也一度成为古黄河的支流。

星移斗转。古黄河及其支流挟带的大量泥沙,先是在太行山出山口以下地区形成山前洪积平原。在此后2万多年时间里,在山前洪积平原以东地区,又开始形成新的冲积扇及泛滥平原,河北大平原一路向东延伸,并逐渐勾勒出今天的面貌。

没有黄河母亲,就没有今天河北这片土地。没有黄河母亲,也没有古往今来河北大地上的众多河流、湖泊、湿地,没有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华北明珠白洋淀,鸟类天堂衡水湖,曾经的河北第一大湖大陆泽……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名,正是那个时期黄河在冲积平原上残留下的尚未填平的洼地,是母亲河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印记和念想。

直到东汉以后,黄河向南改道,才离开河北,经由山东入海。而历史上黄河最后一次流经河北,是在北宋庆历年间,黄河第三次改道,夺海河入海,前后行水62年。

黄河母亲的千万年哺育,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坚实厚重的自然基础,更给这片土地带来了肥沃与文明。

位于保定徐水的南庄头遗址,是中国重要的新石器早期遗址,出土了一万年前的陶片;发现于邯郸武安、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文化遗址,是人类驯化、种植粟(小米)的最早发现地;荆轲刺秦王时用以迷惑秦王的督亢大致位于今涿州、易县、固安一带的富庶之地。

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遗址遗迹,经过考古发现和历史记录,讲述了我们的先民怎样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走向文明。而这些地名无一例外,都处在黄河母亲为我们带来的洪冲积平原地带。

在这片洪冲积平原上,还诞生了众多古代早期兴起的重要城市。据统计,从商代到东汉时期,在长达1800余年的岁月里,在如今河北省的范围之内,曾出现过110个方国、王国、诸侯国。商邢都(今邢台附近)、燕下都(今易县附近)、古中山王城(今平山附近)、赵邯郸王城(今邯郸)、曹魏至北朝时期的邺城(今临漳)……历史上的这一区域,堪称名城荟萃,古都云集。

这些震古烁今的河北地名连缀成篇,就构成了这片土地的历史,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印记。

黄河母亲给河北留下的,还有数不清的“甜蜜”。

古黄河长期冲积形成的古河道,在这片肥沃的大平原上纵横交错,形成了神奇的“古河道效应”——古河道地带地下水丰富,水质好,地势高,多数地带土质疏松,通透性强,保墒性好,能调蓄降水与地表水,且矿物质成分较多,土壤条件十分适合农业、林业生产……这些特点,为河北的果树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

如今驰名中外的深州蜜桃、赵县雪花梨、魏县—辛集—晋州—泊头一带的鸭梨、沧州金丝小枣、黄骅冬枣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主要种植区域,几乎都分布在古河道上。

东汉以后,黄河虽改道离开河北,但河北作为一个区域地理概念却逐渐深入人心。

及至初唐,河北第一次作为官方行政区划名称而出现。《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贞观元年,悉令并省。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一曰关内道,二曰河南道,三曰河东道,四曰河北道……”

到唐高宗李治时期,河北道疆域进一步扩大,不但涵盖了今天京津冀大部区域,还包括今天辽东的广大区域。在当时唐代十道当中,河北道疆域最大。

大河之北,乃有其名,沿用至今,是我家乡。

9版补充图片3.jpg

邯郸赵王城遗址3号夯土基址保护展示项目。 河北省文物局供图

燕赵风骨 传承精神

中国的区域文化大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同齐鲁之于山东,三晋之于山西,吴越之于江浙,河北最广为人知的别称即为燕赵。

作为中华文明早期发祥地之一,这片土地曾见证了诸多部落、邦国、朝代的盛衰兴亡。2000多年前,在河北的北部和南部,雄踞着战国七雄中的两雄——燕国和赵国。燕赵二字,即得名于此。

往事越千年。今日的燕赵二字,已不单指燕、赵这两个曾经的诸侯国,甚至不单单指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而是早已升华为一种精神、一种风骨、一种义烈之气,成为河北这片热土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标签。

燕赵风骨是怎样形成、融合并延续至今的?

提起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并非其本身的兴衰史,而是一个发生在2200多年前的故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公元前227年的一天,燕下都西郊,燕国太子丹一行人为壮士荆轲送别。荆轲和随从秦舞阳要从这里出发,前往秦国,利用进献燕国督亢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期首级的机会,刺杀秦王。

易水悲歌,尽展燕地悲壮侠义的精神风骨。这种悲壮义烈的燕地文化是在燕国800年的斗争求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公元前1044年,西周初年,周武王将弟弟召公封于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一带)。诞生之初的燕国,地处王朝北疆苦寒之地,由于缺少良田,养育的人口比较有限。同时,燕国的外部环境也十分艰难。司马迁在《史记》中形容燕国处境:“燕北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

严酷的生存环境,迫使燕国曾经几易都城。燕桓侯时,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山戎不断南下侵扰,燕国被迫迁都临易(今河北雄安新区南阳故城遗址)。燕庄公时,开始营建上都蓟(今北京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并逐渐迁都于此。

约公元前4世纪,燕昭王在易水河畔筑武阳城,是为燕下都,这是燕国第二次在今河北区域定都。

生存的压力,让燕国在中前期几乎都处在默默无闻、逼仄卑弱的境地,并由此奠定了燕地隐忍生存、悲壮图强的文化基调。

迁都燕下都以后,燕昭王招贤纳士、吊死问孤,经过28年的韬光养晦,燕国国力大增。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借助五国之兵,合力攻打齐国。齐国大败,几乎亡国,燕国由此让天下刮目相看。

燕昭王死后,燕国国力迅速下滑。燕国再次为历史所瞩目和铭记,则是因为亡国前夕,那段流传千古的悲壮往事。

不同于最初被分封于北疆的燕国,赵国起源于三家分晋,其都城邯郸南临漳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但赵国的生存环境也并不轻松——邯郸自古是“四战之地”,尤其是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与山西上党东出太行的滏口陉的交会处,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所必争。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赵国通过一系列改革,在战国后期的众多强国中脱颖而出。其中最为今人所熟知的,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不仅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赵国的命运。改革之后,赵国逐渐进入全盛,最强大之时,东方诸国均赵国马首是瞻,就连秦国也对其颇为忌惮。

胡服骑射同时显示了燕赵大地的另一个特征——民族融合。正是在不断改革的崛起过程中,赵国形成了开放、包容、进取、尚武的国民精神,由此构建起赵人勇武奔放、矜持任侠的文化性格。在同样北接游牧部落的燕地,悲歌慷慨的燕文化中也同样包含了“雕捍少虑”、重义轻生的精神气质。

秦汉两朝实现大一统之后,分属南北两地的燕赵逐渐成为一个整体,燕赵两地文化也逐步实现融合。到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已将“燕赵”合称,在分析燕赵民风时,司马迁认为,这里的人们“悲歌慷慨”。自此,燕赵逐渐成为河北的代称。

在此后的历史长河中,“问义不惧死,慷慨赴国难”的燕赵风骨,和“感慨悲歌”的文化标签一样,成为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地域精神。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开篇称“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其后在流传中逐渐演化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慷慨、豪迈、侠义、壮烈的燕赵文化,也由此以一种更为凝练的表述深入人心。

及至近现代,在一次次救国图存的斗争中,燕赵精神依然在这片土地上闪耀。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的家乡乐亭县大黑坨村,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安平县台城村,大规模农民武装斗争高蠡暴动的发生地高阳和蠡县,五壮士弹尽粮绝后纵身跳崖地易县狼牙山……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河北地名背后,是燕赵精神在与红色文化碰撞后的升华。

慷慨悲歌的燕赵精神,历经两千多年的时光,已经潜藏在河北人的血脉里,成为一种集体意识。

9版补充图片4.jpg

麦收时节,磁县西陈村,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 河北日报资料片

物华天宝 希望之地

冀,是河北的简称。

这片土地以“冀”命名,可以上溯至数千年前。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

史料记载,治水伊始,禹就踏上了河北的土地。《史记》记载,“禹行自冀州始。”对“自冀州始”的原因,《汉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冀州,尧所都,故禹治水自冀州始。”

在今天河北省行政区划中,冀州只是衡水市下辖的一个区,但当时所说的冀州,却是一个包括今山西全境、河北大部、河南北部在内的广大区域。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中央政府置十三刺史部,其中的冀州刺史部和幽州刺史部负责今天河北及周边地区的吏治。

到东汉时期,十三刺史部成为行政区划,冀州刺史部辖域包括今河北邯郸、邢台、石家庄全域,衡水大部、保定西南部、沧州一小部,以及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一部分地区。东汉以后,许多朝代设置行政区划时继续使用冀这一名称,虽然其所属行政区域不断变小,但基本在今河北境内。

对于“冀州”这一地名,东汉刘熙在《释名》中作出了如下解释:“取地为名也。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

这说明,在当时甚至更早的上古时期,河北已是一片被人们寄托了太平、强盛、兴旺等美好愿景的希望之地。

在灾害战祸频仍、朝代频繁更替的古代,这片土地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承载古人“冀治”“冀强”“冀丰”之期许?

首先,便是这里富饶肥沃、适宜耕种的土地条件。

邯郸市魏县公议会村,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平原村庄,如今却因小麦种植而广为人知——2022年,在公议会村的一片麦田里,由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200亩“马兰1号”小麦节水高产示范方,经过实打实收,千亩小麦示范方平均亩产超过了800公斤。这是河北小麦大面积亩产首次超过800公斤,标志着河北省小麦生产能力取得新突破。

小麦的丰产、高产,离不开良种选育、科学管理,更基于大自然的赠予:由古黄河冲积而成的太行山东麓平原,既无山丘突起,又无陵冈盘踞,极目四望,长天与地平线相接,肥壤沃土,生机盎然。

正因如此,以石家庄、邢台、邯郸为代表的冀中南平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最适宜小麦种植的区域之一。直到今天,宁晋、藁城、辛集、南和、魏县这些地名,仍然与小麦高产、丰产紧紧挂钩。

近年来,河北小麦总产量一直稳定在1400万吨以上。按照2022年全国小麦13772万吨的产量算,河北小麦总产量稳定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

也就是说,我国每收获10斤小麦,就有超过1斤来自燕赵大地。

“冀治”“冀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其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

河北北以燕山为屏,西以太行为靠,东临渤海。其中,河北北部山区地处农牧文明交融地带,燕山与太行山两道屏障,是历代王朝倚重的天然长城。从井陉这个沿用了2000多年的古老地名中,可以窥见古代河北地理位置之险要。

太行山延绵千里,千峰耸立。古代晋冀豫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即为太行八陉。太行八陉中有四陉位于河北,井陉是太行八陉之第五陉。

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先驱丁文江先生认为,“太行山的路没有哪条有井陉重要,因为它是太行山里唯一可走大车的路”。

事实上,不仅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的巡游中,多次从井陉通过,从那以后直到20世纪初正太铁路通车的两千多年里,这条通道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青银高速公路和连接石家庄与太原两大省会城市的307国道,仍然沿用了这条通道的主体线路。

除东出西联的作用之外,河北历来也是南下北上的重要通道。

研究表明,至少从春秋战国始,在太行山东麓,燕地重镇蓟(北京)与中原古都殷(安阳)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南北畅通的大道。秦灭六国后,实行“车同轨”并开辟驰道,其中一条驰道就连接着今北京与安阳地区。

在这条古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公路,就是现在京港澳高速的北段。作为南北铁路大动脉的京广铁路北段,也基本沿这一线路修建。

历经千年盛衰兴亡,这条通道上通行的人、货、交通工具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这条通道本身,却始终担负着通联天下的使命。

隋唐时期,河北区域内已没有王朝都城,但依旧是王朝的经济发达地区。当时,河北还曾出现过一条从幽州(今北京)到贝州(今河北清河县)的南北大道。这条大道,恰好与今天的京九铁路河北段基本重合。

明清以后,河北作为京畿之地,角色开始发生转变。清朝末年,由于电报通讯的需要,冀成为河北的通用简称,并沿用至今。

从古代到现代,这里的人们依然因地制宜、自强不息,延续着几千年前“冀治”“冀强”“冀丰”的美好希望。(河北日报记者王思达)

责任编辑:张云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