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再现国家级非遗魅力 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今晚开唱

2023-05-07 11:47:3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5月7日讯(苏琳)今晚,辽宁省鞍山市演艺集团将携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亮相河北省话剧院儿童剧场。《杜鹃花开》是海城喇叭戏历史上第一部以英模人物为原型创作的作品,该剧荣获第十一届辽宁省艺术节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奖;并受邀参加2020辽宁省优秀主题作品展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作品展演、第六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等艺术活动。作为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的参演大戏之一,海城喇叭戏有什么特点?快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_DSC0279_wps图片.JPG


图为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彩排现场。苏琳摄

诙谐幽默中展现情感

“干工作就是要有胸怀,群众全靠党员干部带……”身穿大布衫,唢呐来伴奏,走台现场火爆热烈,艺术特色十分鲜明。

在舞台呈现上,《杜鹃花开》秉承了海城喇叭戏诙谐幽默的特点,用戏曲唱段的形式表现现实人物非但没有产生疏离感,反而可以使观众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活动。另一方面,本剧还融合了颇具海城地方特色的高跷表演以及二人转唱腔,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带给观众良好的观戏体验,也是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

海城喇叭戏起源于辽宁海城地区,是辽宁鞍山独有的地方剧种,至今约有300年历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入选保护扶持濒危剧种名录。该剧种多为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三小戏”(小旦、小生、小花脸),并将高跷、秧歌融入其中,具有表演夸张诙谐、曲调欢快优美、唱腔高亢热烈、形式载歌载舞的艺术特点,由于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俗名“喇叭”,故称“喇叭戏”。

_DSC0308_wps图片.JPG

图为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彩排现场。苏琳摄

据介绍,《杜鹃花开》是以党的十九大代表,鞍山市立山区灵西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刘娟的先进事迹为主线,选取了刘娟建设创业街、照顾孤寡老人、救助患病儿童、开展社区便民服务等几个片段,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体现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塑造了一个新时代有血有肉的优秀党员干部形象。

“这些平凡之中见真情的小事与海城喇叭戏的艺术特色十分契合,二者相得益彰。”辽宁省鞍山市演艺集团党总支副书记、编剧李明辉介绍说,“这出戏在保持海城喇叭戏诙谐幽默的基础上,也设计了很多感人的情节,虽然夸张诙谐、载歌载舞,但还是有不少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几度落泪。除了故事本身十分打动人外,演员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非常投入,让观众沉浸其中。”全剧浓郁的地方特色、精巧的情节设计、真挚动人的艺术表演在历次巡演中都收获观众好评。

_DSC0290_wps图片.JPG

图为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彩排现场。苏琳摄

载歌载舞中深化主题

英模题材戏剧作品层出不穷。如何从相同主题作品中脱颖而出?

编剧李明辉认为,树立英模人物“高大”形象是首要任务,但如何让人物真实可信,关键在于要写出人性的深度。该剧在表现刘娟从一名普通群众成长为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过程中,无不展现她对自己“小家”的爱,但在“大家”有困难时,她也有犹豫,甚至挣扎,但强烈的责任感让她选择舍弃“小家”为“大家”,这正是刘娟的过人之处。尤其最后一场,丈夫弥留之际,刘娟唱出了对丈夫的愧疚与不舍,这也是整部戏的核心唱段,有效地升华了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立住了,作品就立住了。

_DSC0327_wps图片.JPG

图为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彩排现场。苏琳摄

在创新艺术表达上,该剧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将音乐、舞蹈、情景剧、综艺等元素融合在海城喇叭戏中,赋予传统剧种以时代意蕴,丰富了创作维度。

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取材真人真事,并努力摆脱真人真事的束缚,在挖掘人物个性特征的同时,展现共性,既有原型刘娟的身影,又有像她一样奔波在街头巷尾的社区主任群体形象。

据了解,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于2020年9月首演,至今已演出56场,对于此次展演李明辉表示,“石家庄是一个非常美丽而且有历史底蕴的城市,我们能够来到这里演出感到十分高兴。为了此次展演我们进行了两周的复排,大家放弃休息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只为了给石家庄观众奉献一台优秀的海城喇叭戏艺术精品。”

责任编辑:苏琳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