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名角面对面丨燕凌:让古老的戏曲焕发新生机

2023-05-10 17:44:1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 孙玉 石滨/文 杜船/图

人物印象:

燕凌,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江苏省梆子剧院院长,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江苏梆子《华山情仇》,在戏中前演三圣母、后饰小沉香,获得各界好评,多次荣获大奖。

“这次来河北,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北方戏窝子’的特色——剧种多、剧团多、经典剧目多,还有这么多热情的戏迷。”见到燕凌时,她正在石家庄大剧院准备彩排,参加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她看来,是一次互相学习、互相观摩的机会,在河北这个地方戏的高水平舞台展现徐州戏,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每一次都能找到更多知音。

微信图片_20230510162919.jpg

一出《母亲》,让“北方戏窝子”观众流泪

“第一次听江苏梆子,没想到一点不陌生,没想到戏这么好!”5月2日,看完《母亲》走出会场的刘阿姨连用了两个“没想到”,“军民一条心、‘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太让人感动了。”

《母亲》这部戏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讲述了淮海战役中,一位普通的母亲送子参军、不畏牺牲、踊跃支前的感人故事,同时揭示了“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的深邃内涵。燕凌演活了解放战争时期平凡而伟大的农村妇女范大娘,大儿子牺牲在战场,二儿子参军后生死未卜,她又义无反顾地把三儿子送上了战场。

其实,演《母亲》,是燕凌第一次演老旦。这部戏前期的构思、采风用了一年时间,主创人员先后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山东临沂博物馆等地采风,和沂蒙山的老百姓聊天,借阅了大量书籍。

有一幕戏,燕凌也是演一次哭一次,“范大娘和三儿子的未婚妻秀秀一道参加支前民工小车队,正好遇见了从战场上抬下来的三儿子。儿子最终伤重不治,秀秀放声恸哭。就在这个时候,范大娘强还忍着痛安慰秀秀。娘俩草草掩埋了三儿子,抬起担架,一步一回头。”

“每次我一排练到这个地方,眼泪‘哗’就下来了,受不了,揪心疼啊!”说话间,燕凌眼圈红了。

而为了更好地渲染战争年代的场面,这部戏在音乐、舞台和灯光设计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改良,在传统的板胡、梆子等乐器基础上加入交响乐的演奏,舞台运用声光电及多媒体投影技术,更多呈现出现代舞台艺术。

“以前没看过江苏梆子,真的挺好的。”散场时,还有观众停留在剧场,燕凌也深有感触:“石家庄不是第一次来了,但是每次来都能收获一批‘北方戏窝子’的戏迷,这种感觉真的不错,河北的氛围真不错,历史积淀好,戏迷也多,以后还要多来。”

微信图片_20230510163119.jpg

一炮而红,一出戏带火江苏梆子

20世纪90年代,江苏梆子剧团经常到上海演出。机缘巧合下,燕凌看了“武旦皇后”王芝泉老师的《劈山救母》,深深为之折服。在她看来,昆曲是另一番天地,是戏曲之母,“太漂亮、太细腻、太规范。昆曲的表演非常讲究,在过去属于宫廷戏。我就想借鉴昆曲里的程式,运用到梆子戏里。”

王芝泉老师对这个梆子戏演员颇为欣赏,倾囊相授。“要学就踏下身子学”,从双剑到斧子、旋子、走边……在上海和徐州之间奔波了两个多月,凭着学武的功底,燕凌“啃”下了这出短打武生戏的硬骨头。

1994年的徐州市青年演员大奖赛上,燕凌带着这出戏首次亮相,一举拿下了大奖赛一等奖。后来,团里针对燕凌的特点,把《宝莲灯》这出戏改编成《华山情仇》,燕凌前半场演三圣母,后半场演沉香,一场戏出演闺门旦和短打武生两个截然不同的行当。1996年江苏省青年戏剧节上,名不见经传的燕凌像杀出的一匹黑马,大家惊叹:“没想到地方戏也有这样优秀的文武双全的演员。”

同年,全国梆子戏交流演出在西安举办,燕凌和同事们带着《华山情仇》赴西安演出。“江苏人唱什么梆子?”北方的梆子戏同行对他们并不看好。结果他们一炮而红。上午场只坐了半场人,晚场就爆满,走廊上都站满了人,大家都来看一场戏里演了两个角色的演员。燕凌自此在全国戏曲界一鸣惊人,一出戏带火了江苏梆子,当年的8个大奖被他们抱走7个。自此,业界都知道“河北有个裴艳玲,江苏有个小燕凌”。

微信图片_20230510163136.jpg

一门梨园,出了两个剧种的非遗传承人

“戏曲传到我这是第三代。”燕凌出身梨园世家,母亲曾是徐州地区四平调剧团的团长、当地名角,是四平调的非遗传承人,在后台长大的燕凌从小就浸润在戏曲艺术中。

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每个行当“唱念做”都有不同的身段和程式。燕凌却是难得的“宝藏型”演员,戏路宽是她的一大特点,小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文武小生……多个行当唱腔做功样样精通。这不仅缘于“老天爷赏饭”的天赋,还得益于近50年的学戏生涯中,她近乎“戏痴”一样地求知若渴:身为梆子戏演员,却先后求学于四平调、京剧、豫剧、昆曲多个剧种,有幸受到常香玉大师的指点,拜昆曲名家王芝泉为师,更得益于她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

“我曾经一口气连演七场,每场分演两角,在台上又唱又打一个半小时,澡都不敢洗,就怕一松下来劲儿就卸了”。秉持着这份执着与刻苦,融会贯通各剧种的唱腔和身段,燕凌创新“混搭”出自己独有的风格,唱红了江苏梆子,也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一举三得,传承要回归“热爱”本心

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发展,戏曲的发展和传承其实面临着诸多挑战。

“戏曲艺术得以流传至今,靠的是一代代优秀艺术家特别是青年人才。戏曲的生命力还源于年轻观众的加入。我一直觉得,戏曲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燕凌说,青少年戏迷市场需要长期的耕耘。江苏省梆子剧院在徐州地区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至今已沿袭8年,剧院每年到中小学演出100多场,并在徐州一些小学设立徐州梆子戏传习基地,定期辅导孩子。

同时,他们特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一些专题课,如根据课本上的《梅兰芳学艺》《九色鹿》《林冲棒打洪教头》等内容排演课本剧;开设戏曲行当展示课,演绎经典剧目片段,邀请孩子上台互动;开设化妆课,现场介绍描画戏曲妆面……

“我们希望这些举措能积极推动戏曲知识的普及,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燕凌说,“这些活动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激发了孩子对戏曲文化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谓一举三得!”

在燕凌看来,戏曲传承最终还是要回归“热爱”本心,戏曲演员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真正热爱,但是也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助力戏曲在时代发展中薪火相传,让古老的中国戏曲艺术焕发出新生机。

责任编辑:张帆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