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文明河北|强化“双争”意识 汇聚发展力量

2023-07-14 06:10: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近日,河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省文明办供图

“双争”活动开展以来,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全省各地各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把培养时代新人作为着眼点之一,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长能力才干、提升道德素养,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力量。

6月29日,保定市应急局机关党委森防支部一行47人到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并重温入党誓词。 省文明办供图

爱党爱国 坚定理想信念

清晨,走进枣强县第六中学的教室,总能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诵读声,“到新时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

学生们利用课前3分钟时间诵读经典金句、歌唱红色歌曲,已经成为该校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增进爱党爱国情怀的常态化教育活动。

5月5日,霸州市红光小学腰鼓社团的学生在表演腰鼓。该小学创新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将腰鼓、武术、陶艺等非遗项目融入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中小学阶段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在“双争”活动中,衡水市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梳理提炼了一批适合学生学习理解的经典歌曲、故事、典故,通过课堂、音视频、主题演讲等形式,在全市800余所中小学开展“课前3分钟·每日一习话”活动,实现了学校、学生全覆盖,以常态化宣传教育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把牢人生航向,把信仰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田。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中之重。

“双争”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作导向,不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更好发挥铸魂育人作用,涌现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4名(组),省级66名,市县级3000多名。

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思政课、团队课、社会实践等阵地载体,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学校、引进课堂;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劳动美”社会实践、“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筑牢理想信念,要在广大群众中种下信仰的种子。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7月1日,在阜平县城南20公里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内,入党宣誓声铿锵有力。

当天,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群众前来这里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红色教育。

打造红色主题场景,加强红色主题教育……今年以来,保定市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创造性讲好红色故事,大力倡导爱党爱国爱乡,扎实推进“双争”活动落地见效。

保定市把红色基地建设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精心设计了24条红色主题学习线路,涵盖“冉庄地道战”“抗日模范根据地”“保定军校纪念馆”等,清晰列出学习内容、行进路线、时间安排、线路示意图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5万余人次进行了参观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我省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群众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筑牢理想信念,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

“只有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才能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久前,石家庄市藁城区贾市庄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宣讲员们,身穿红马甲,带着党的创新理论走进村民家里,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村民们一致称赞。

一件红马甲、一个小马扎,是宣讲员的基本配置。藁城从全区志愿者队伍中挑选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基础深厚、专业能力突出的志愿者代表,组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宣讲团,深入乡村,运用讲故事、唱红歌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使理论宣讲深入人心,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惠民政策送进寻常百姓家。

在培育时代新人工作中,举旗帜抓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结合“双争”活动,各地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根据不同受众开展宣讲。唐山组建“老爷爷宣讲团”“乐亭大鼓”宣讲队,廊坊构筑一站式“理响为民”派单服务平台,邢台打造“万名支书微宣讲”“金喜鹊”文艺宣讲等特色品牌,让宣讲润心促行,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省委省直工委、省国资委、省社科院、省教育厅、省工商联、省委网信办分别组建省委“走基层”宣讲分团,深入开展“六进”宣讲,宣传解读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7月3日,“双争”有我——2023年6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武安市举行。图为发布活动现场。省文明办供图

奋发奋进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瘦高个子,衣着朴素,发型凌乱,满脸沧桑,在田间地头碰到郭进考,好多人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位地道的老农民”。

培育小麦新品种33个,累计推广应用面积4.2亿亩,增产小麦100多亿公斤,节水超130亿立方米,创造经济效益上百亿元——这是郭进考团队50年育种生涯交出的优异“答卷”。

“麦痴”郭进考是国家小麦专家组顾问、河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他用半个世纪的潜心研究,为民育种,为国分忧。他坚持为民育种与发展生产相结合、科研与成果转化相结合,把论文成果写在农村大地上,被授予“燕赵楷模”称号。

“榜样”是一面旗帜,其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我省广泛学习宣传“燕赵楷模”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努力营造学先进、当模范、比贡献、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切实把评选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行动和强大合力。

学习先进典型,见贤思齐,重在实践,贵在行动。

“别管干什么,用心去做才能成功。”

河钢邯钢公司中板厂二级操作技能专家李光伟正在传授自己的经验。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在创新道路上披荆斩棘,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一项项创新成果,成为河钢邯钢的一张“名片”。

参加工作以来,李光伟和他的创新团队获得国家专利共计95项,其中他个人获得11项。

2014年,公司在对宽厚板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时,李光伟配合德国某公司的技术指导进行轧机牌坊的加工及测量工作,发现德国公司设计有缺陷,但遭到了德国技术指导的极力否认。

李光伟仔细检查提升装置分析机架辊更换过程,发现德方设计人员只是考虑机架辊自身重量,并没有考虑机架辊更换时的卡阻产生的外力,使提升装置设计强度不够。在事实面前,德国技术专家对李光伟伸出了大拇指。

发展永无止境,创新引领未来。李光伟接过河钢邯钢“王会保钳工创新工作室”首任带头人王会保的“衣钵”,成为创新工作室第二任带头人。李光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轻职工劳动强度。

为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进一步叫响河北大工匠品牌,激励引导全省千万职工学习工匠、崇尚工匠、争当工匠,从2017年开始,我省每年评选表彰10位“河北大工匠”,鼓励和引导更多扎根产业一线的专家能手,成为这个时代耀眼的明星。

锚定目标定位,勇攀科技高峰。对标先进,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创新之力、报国之行,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网络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孙晨华就是这样一位仰望苍穹、脚踏实地的科技工作者。今年6月,她被授予“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从“一张白纸”开始,到研制高性能处理平台、设计软件……她带领团队花费8年时间,攻克20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宽带组网跨层协议体制设计与实现难题,完成了第一代常规透明转发器模式的宽带组网系统,结束了类似系统我国全部依赖引进的历史。

30多年来,孙晨华始终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心里一直有个梦,就是实现中国卫星通信的“全球通联”。她表示,科技创新是科研人员的职责,也是国家、社会赖以发展的根基,只要国家有需求,科研道路就要一直走下去,不管这条路有多难。

学习“最美”,争当“最美”。近年来,我省各行各业都积极选树先进典型,涌现出一系列“最美医护”“最美民政人”等先进典型。

为未来之城打造数字基座的巾帼女将梁智昊,逐梦田径赛场的巩立姣,续写中医传奇的“正骨圣手”杜双庆,90后木雕传承人许红阳……一个个心怀家国、顽强拼搏的身边榜样被大家所熟知,激发了全省上下、各行各业创新创业的热情。

近日,衡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课前3分钟·每日一习话”活动。图为衡水市某中学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省文明办供图

向上向善 提升公民道德素养

帮助贫困学生、照顾孤寡老人、成立志愿服务队……30余年来,全国道德模范王红心坚持扶危济困、关爱他人,被孩子们称为“警察妈妈”,被老人们称为“红心女儿”,在沧州形成了“有困难找红心”的道德品牌。

公民道德重在养成,社会风尚重在培育。近年来,河北扎实推进公民道德模范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坚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一体推进,注重典型示范、树立导向,引导人们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7月3日,“双争”有我——2023年6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发布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武安市举行,25人荣登“河北好人榜”。

上榜的“河北好人”中,有勇攀珠峰为家乡争光争气的“90后”小伙;有帮助贫困学子插上“梦想翅膀”的爱心志愿者;有不顾安危勇闯火海的英勇青年……这些身边模范用小爱凝聚人间大爱,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文明典范、精神榜样和行动指引。

以凡人善举汇聚文明暖流,我省多渠道推荐好人、多形式宣传好人、多方式礼遇好人。截至目前,全省涌现出18名全国道德模范、189名省级道德模范,97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选树“河北好人”2390名、各级“文明市民(标兵)”2.3万余名,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模范、学习先进的价值追求。

榜样力量引领崇德向善风尚。各地先进典型积极争当“党的政策宣传员、社会治理监督员、百姓身边信息员”,发挥了良好示范引领作用。秦皇岛市精心打造“及时雨”志愿服务品牌,连续9年开展“浓情年味·暖冬”行动,累计帮扶困难家庭1万多户;廊坊市坚持开展“星期六文明行动”,走进社区、街道、乡村为民服务;遵化市持续擦亮“志愿遵化 仁爱永驻”品牌,楼门长主动参与小区创建,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文明交通执勤和环境卫生整治。

人人争当志愿者,处处吹遍文明风。如今,燕赵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人向模范看齐、向好人学习,志愿精神犹如一颗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文明之花。目前,全省共有1157万余名注册志愿者、5万多个志愿服务组织,涌现出28名全国最美志愿者、3383名省级优秀志愿者。

学习模范,还要礼敬模范。每年三月伊始,我省多地都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向“身边雷锋”致敬,营造礼敬“身边雷锋”的浓厚氛围。衡水市开展“奉献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文明小使者为志愿者敬献鲜花,并向志愿者致敬;定州市“鲜花送雷锋”活动启动,受助者和志愿者将鲜花送到“定州好人”等手中,表达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持之以恒地关心关爱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省文明办建立道德模范集中休假疗养制度,制定关于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各地成立“道德模范后援会”“先进典型后援会”,树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注重网络安全”“我们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辨别网络陷阱”……为进一步深化“双争”活动,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7月6日,承德市双桥区委网信办组织开展了“清朗·燕赵净网2023”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志愿者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广大群众讲解《河北省网络生态文明公约》等文明上网和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自觉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全省各地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大力推动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全省网民共建共享网络文明、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推动网络文明理念蔚然成风、深入人心。

以德润网,让真善美在网络文明之中绚丽绽放。河北突出抓好网络道德建设,通过在全省全网开展“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网络文明建设等主题活动,加大各种网络失德失范乱象整治力度,督促网络平台完善和落实履行社会责任制度,让正确道德取向成为网络空间主流。

非遗项目展示展销、传统武术展演、非遗康养讲座……日前,一场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在河北博物院举办,现场活动精彩纷呈,让观众沉浸于特色鲜明的河北传统文化之中。“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石家庄市民霍光高兴地说。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为进一步加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我省坚持深挖文化资源优势,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特色非遗项目不断“上新”火热圈粉;“我们的节日”品牌活动愈加响亮;大街小巷里,正能量公益广告与城市景观相得益彰……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潜移默化走进燕赵儿女心田,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河北日报记者 高 珊 刘 冉 刘冰洋)

责任编辑:吴春蕾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