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科技为考古学注入新活力!首届考古科学大会在张家口市阳原县召开

2023-08-01 07:12:1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7月29日至30日,首届考古科学大会在张家口阳原召开,来自全国70余家考古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会。在迈向第二个考古百年之际,召开本届考古科学大会,旨在梳理考古科学的理念、方法及目标。本次会议不仅对考古学科发展的未来进行了深入思考,还首次以学术会议的方式提出了“考古科学”的概念,为新的一百年考古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征程提供了新思路。

检测一抹灰烬,千年前的纺织工艺就能显露真容;AI技术拼对复原,分散在不同祭祀坑的青铜器复归完整……近年来,中国在考古工作的调查发掘、资料整理、价值阐释、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等方面,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范式。影像学、年代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应用,得以更精确地揭示古代遗存的面貌和特征,更广泛地提取考古遗存包含的多样化信息。科学技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考古各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自身的理论话语研究体系,不断提高考古学研究水平,拓展考古学前沿视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介绍,考古年代学为中国考古时空框架的确立提供了年代标尺;环境考古通过对全新世气候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环境机制;人骨考古勾勒出古代中国各民族形成、发展和融合的历史图景;动物考古构建了中国主要家养动物的起源及动物资源获取、利用方式的框架;植物考古以大植物遗存研究为重点,形成了中国农业起源三条源流的科学认识……同时,各种科学研究手段深度介入田野调查、勘探、发掘、整理全过程考古工作,为解决重大学术课题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以古基因组学为例,其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让我们能够从人类化石、骨骼遗骸或是曾经生活过地层的沉积物里提取到千年、万年以至十几万年前人类的DNA,直接观察到史前人群的遗传成分,从而分析他们的演化过程和遗传历史,了解相关人群的亲缘谱系和祖先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表示,随着古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更多新研究方向的兴起及与更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如古蛋白、古微生物组、表型组等研究的开展,为我们开展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打开更多新的窗口。

类似这样的科学理念和科技手段,在燕赵大地考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助力考古不断取得新突破。行唐故郡遗址发掘保护过程中,考古工作者通过实验室考古,进行精细化发掘和研究,揭开东周“车马”豪华真容;激光雷达无人机、三维定位测量仪器等的技术应用,让考古工作者全面掌握了雄安新区文物遗存总体分布情况,为文化遗产保护勾勒出空间框架……河北考古工作者细微处见真章,用科技手段不断揭示一物、一址、一地的深刻内涵。河北省考古专家纷纷表示,未来河北考古要加大科技考古工作力度,不断提升综合研究水平。

“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中的应用已有系统性重大收获,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共性问题尚未解决。”陈星灿介绍,基础性、原创性成果少,特别是在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提取和阐释考古信息方面短板较多;研究队伍规模小,研究设施和硬件不完备,导致科学技术与考古学的整合能力不足,仍然存在田野考古与实验室研究“两张皮”现象;关于样品采集、检测分析的标准体系尚需完善;多学科团队集中研究关键遗址的示范性案例较少;考古大数据研究进展缓慢;考古资料的价值阐释及其国际传播工作与国家需求尚有差距。

为此,要不断深化考古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古代遗存,从中尽可能多地提取重要信息,为探索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不断拓展对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责任编辑:吴春蕾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