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地名里的河北·解读|山水赤岸说涉县

2023-08-10 06:41:5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阅读提示

涉县,太行山最“红”的地方之一。

这里踞山为屏,因水而名,依山傍水的自然禀赋,衍生了一系列与山水相关的地名,也使这里成为华北抗战的前哨和战略要地。

这里曾长期是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首府县,13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重要机关曾进驻或成立于此。一个个平平无奇的山村地名,由此深深烙印在晋冀鲁豫,乃至整个中国革命史的红色记忆里。

岁月峥嵘,山河依旧,红色始终是这片山山水水不变的底色。小到村路名“拥军路”“解放路”“连心巷”“胜利路”,大到全域旅游新名片“太行红河谷”,这里的红色地名,保留着珍贵的红色记忆,也将这里的“红”不断传承下去。

位于涉县赤岸村村西的将军岭(2021年9月摄)。 路海东摄

踞山为屏,因水而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7月27日,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来自某国企的30多名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

这里,是党员们重温一二九师战斗历程、缅怀先辈丰功伟绩的重要一站。

涉县,晋冀鲁豫边区历史上鲜明的红色地标之一。

抗战时期,涉县是华北抗战的前哨和战略要地。1940年5月底,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进驻涉县,军民在此共同抗击日寇,浴血奋战,发展生产,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涉县长期作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首府县,一度是边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涉县,为何会在晋冀鲁豫的历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呢?其实,一个“涉”字,已鲜明地道出了涉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涉县是典型的踞山为屏,因水而名。”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副馆长申利芳介绍。

和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大部分根据地选址情况类似,涉县域内峰峦叠嶂,峡谷纵横。作为邯郸市唯一的全山区县,涉县三分之二的村庄居半山腰。在此基础上,涉县又有其非常特殊的地理条件——当地水网密布,漳河及其支流清、浊漳河流经县境113公里,有三分之一的村庄坐落在山脚河谷。明清县志中收录的张昇《重修涉县记》云:“有清漳水,一名涉河,此水东经涉县,县因名之。”

涉县依山傍水的自然禀赋,衍生了东峧、西峧、畔峪、小峰、大滩、合漳、白泉水等一系列与山水相关的地名,这其中,“赤岸”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作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所在地,赤岸村之名缘何而来的呢?

据赤岸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海魁介绍,该村始建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而村内现存明石刻显示,至晚到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该村已名为“赤岸村”。

位于清漳河西南岸的赤岸村,其实是因村西高岸处有一道红土岭而得名。红者,赤也,故称赤岸。

1940年12月4日,一二九师司令部到达了这里。

“从此,赤岸,这个在峰峦重叠的太行山区之中的小山村,这个清漳河畔连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无名之地,便成为一二九师师部的所在地,在此以后五年的时间里,成为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心脏和首府。”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这样写道。

“选择赤岸,是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选择。”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阎丽解释,从大环境上来说,一二九师以太行山为依托向东发展是党中央制定的战略方针。全面抗战开始不久,一二九师便派部队东进到冀南、鲁西北、冀鲁豫等地区去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初,随着抗日战争局势的发展和成立更广大、更统一、更巩固的抗日根据地的需要,重心位于山西的一二九师师部也开始东移。“太行八陉”的滏口陉,便成为其东迁的一个重要战略通道。

涉县地理位置优越,滏口陉贯通涉县中部,而且经过一系列反顽斗争,当时

国民党顽军被逐出涉县,形势上出现了团结抗战的稳定局面。于是1940年5月底,一二九师司令部进驻涉县。

到1940年12月,百团大战接近尾声,晋冀豫交界地带的抗战形势进一步稳固。于是一二九师司令部从涉县常乐村进一步东迁至赤岸村。

“赤岸向北溯河而上约60华里,即为八路军总部驻地麻田,两地之间只有半天的行程,便于一二九师司令部与八路军总部之间保持密切联系,更便于拱卫总部这个八路军华北抗战的最高指挥机关。”涉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献伟介绍,从赤岸村往西越过东阳关便是山西黎城,往北翻过温城岭便是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往东可通武安,可谓背靠太行群峰,前临清漳水系,进扼邯长大道,退保麻田沟峪,东指冀南平原,西守三晋要地。这里山河阻隔、攻守兼备的地貌特征,是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争的绝佳场所。

就这样,历史选择了太行褶皱里的赤岸村,赋予了她一段辉煌的传奇故事和一抹最为鲜艳的色彩。

小学生到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开展研学游活动(2021年4月摄)。 涉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赤岸一村到“赤岸”两岸

今天,打开涉县革命旧址分布图,标记革命旧址的红色圆点,如同一朵朵鲜艳的红花,密集地开遍清漳河两岸。

抗日战争时期,涉县是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区。从1937年到1949年,先后有130多处党、政、军、财、文机关或团体驻扎涉县或在涉县成立。

它们的驻扎,为涉县清漳河两岸留下了星罗棋布的红色地名,也使整个清漳河两岸,变成了真正的“赤岸”。

“要读懂涉县的红色历史,大体顺着清漳河由上往下,从红色地名‘开’遍清漳河两岸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了解涉县红色历史的重要节点。”张献伟解释说。

站在涉县革命旧址分布图前,张献伟首先指出了一个位于清漳河上游南岸的小山村——西辽城村。

在当地,西辽城村与东辽城村习惯统称辽城,原称“燎城”。据《涉县地名志》记载:“东汉末,袁绍为拒曹操,曾在毛城(现涉县茅岭底村和东、西辽城村一带)屯粮,后被曹军烧掉,故得名燎城”。这段历史,也鲜明地点出了此处在军事上的意义。

后人以“燎”非吉字改名曰“辽”,取“辽远”之意。

1940年4月,晋冀豫区(太行区)党委由山西辽县(今左权县)下南会迁到西辽城村,在这里领导并组织根据地广大党员干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放手发动群众。

一个多月后,1940年5月底,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进驻涉县。

提到一二九师司令部驻地,我们都会首先想到赤岸村,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一二九师驻涉县的第一个落脚地,是一个名叫“常乐”的小山村。

1940年5月底,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进驻这里。1940年6月,根据黎城会议建军方针,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一二九师决定,在涉县常乐村成立太行军区。1940年12月,一二九师司令部由常乐村迁往赤岸村。

在中共领导创建的众多敌后抗日根据地中,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涉县清漳河两岸的一个个小地名,也见证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财政、贸易、税务、工商、司法、交通、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艰难探索。

“索堡”,便是这其中的一个不得不说的地名。

索堡村,位于涉县县城西北,曾是通往山西省的交通要道。自明清以来,索堡村便是车马往来、商贩聚集的重镇。在繁荣鼎盛时,镇上大店、小铺有200多家。

最初,由于此地岩石多呈红色,该地取名红沙镇。后来,人们立于镇中远望,只见东山头突起处状如元宝,出于对富贵幸福的向往,遂将村名改称索宝(取宝之意),因“宝”“保”同音,又写作“索保”。索堡镇唐王峧现存的明万历二十七年《重修凤阳桥碑记》就载有“索保”之称。年长日久,因“宝”与“堡”系同音,但村名多用“堡”,故改称索堡(“堡”今读作bǔ)。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工商总局、税务总局、贸易总局和冀南银行等重要经济部门曾在此地办公,为推进根据地经济发展、强化税收征管、保障军需民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这样,索堡——这个地名中自带“财富基因”的地方,成为边区财经管理重地,也成为我党红色财经事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红色地标。

索堡,既是一个村名,也是一个乡镇名。

弹音、悬钟、下温、上温、桃城、小会……索堡镇下辖的这些小村里,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有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行署、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联中、边区印刷厂和太行工会、妇联、青委等众多机构长期驻留。

一个个涉县小村名,也由此深深烙印在晋冀鲁豫历史,乃至整个中国革命史的红色记忆里。

“随着战事的推进,在涉县驻扎和创建的机构也越来越多。按大体分布,涉县北部的清漳河两岸,主要分布着一二九师的相关军事单位,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太行区的党委机关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机关。后来顺着清漳河两岸向下,在涉县南部又相继落户了许多兵工厂、被服厂、医院等后勤保障部门。”申利芳介绍,不仅在抗战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清漳河两岸的红色地名仍在继续向下游延伸。

在位于涉县县城东南25公里的西达村,有一处120米长、最宽处有四五米的窑洞旧址,这里曾是一家兵工厂。如今,虽然车间内所有的生产工具都不复存在,但这个曾隐匿在涉县山林中的兵工厂依旧引人遐想。

该工厂全称为“晋冀鲁豫边区军政联合财经办事处军工第三工厂”,因建在西达村,又被称为“西达兵工厂”。

这里,曾是晋冀鲁豫边区唯一生产75毫米山炮炮弹的兵工厂。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弹药却极度匮乏。其中,75毫米山炮炮弹尤为紧缺。

从1946年第三季度投产到1949年下半年停产,西达兵工厂累计生产75毫米山炮炮弹10万多发。

解放战争中,这些炮弹追随着人民军队的脚步,应用在平汉、大别山、淮海、太原等各大战役的战场上。

“西达”,这个小小的村名,也随着一声声炮响,轰鸣在解放战争历史的天空。

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塑像广场(2021年9月摄)。 涉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红色始终是这里不变的底色

“你们数数门前的坡,看总共有几条?”

来到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门前,张海魁不急着进院,而是转身向记者卖了个关子。

赤岸村位于山区,这里都是随山势造房。司令部旧址门前,有五条呈“之”字形的石砌小坡,将司令部的下院和上院相连。如今,这五条被一二九师首长们及众多高级战将踏过无数次的石砌小坡,依旧光滑可鉴。

当年,这五条坡被用作了一二九师司令部的保密代号——“五加坡”。

“五加坡”,由此成为一个独特的涉县地名。

“赤岸村周边有五座大山坡,分别是庙坡、书房坡、社房坡、崖头坡、南坡,这是关于‘五加坡’的另一种说法。”张海魁介绍。

不过无论哪种解释更为准确,无论“五加坡”得名究竟是源于五个大坡还是五个小坡,都形象地道出了当地的地势特征。

一度,“坡”令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山区的村子都是建在坡上,河道都是处于低洼地带,虽然村子明明在河边,可人们却只能种旱地,还一直饱受水害。”张海魁介绍,虽然群众也曾修过一些小水渠,但千百年来,谁也未曾想过能把清漳河水引到太行山上。

但一条叫作“漳南大渠”的水渠,却做到了。

如今的涉县赤岸村将军岭上,一条大渠宛若长龙盘绕山间。炎炎夏日,一股清澈的水流飞泻而下,巨大的落差,使得水从高处落下时,砸出“哗哗”的巨大水声。

这,便是漳南大渠。

1942年到1943年间,涉县接连发生严重旱灾,虽然清漳河贯穿涉县全境,但山区地势起伏不平,又没有引水渠,两岸许多田地无法灌溉,只能任河水白白流走。

为缓解旱情,驻涉县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中共太行分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领导机关共同商议,拟定了从下温村开渠,引清漳水上太行山的方案。

该工程于1943年2月24日开工,历时一年多时间,清漳河穿石度谷,终于被引上了太行山。沿岸的3500亩旱地由此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田,每年得以增产70万斤粮食。如今,这条渠仍是涉县农田灌溉的重要水利工程。至今在涉县仍流传着一首顺口溜:“水流南山头,吃饭不用愁,没有八路军,这水怎能流?”

“现在,涉县百姓仍习惯把‘漳南大渠’称为‘将军渠’‘救命渠’‘幸福渠’。”张献伟表示,当年老百姓的这种呼声更加强烈,“但共产党不讲歌功颂德,虽然这条渠是当时全边区最大的水利工程,但工程仍是以当地的地理要素命名。”

伴随着这渠清泉,共产党的作风也汩汩流淌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心底。为永远牢记八路军的恩情,1985年,涉县人民自愿捐资修建了高12.9米的“漳南大渠纪念碑”。1989年,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管理处又在将军岭入口处,跨漳南大渠修建了“迎宾桥”,并在桥上建立“思源亭”——它们也成为赤岸乃至涉县的新地标。

不仅如此,如今,漫步赤岸村,“拥军路”“解放路”“连心巷”……老百姓用更多红彤彤的新地名,表达着对八路军、共产党的拥戴之情。

一个个变化的地名里,也同样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对这片革命老区的无限深情。

“将军岭”,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位于赤岸村村西的将军岭,原名庙坡岭。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丘,距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约百米,曾默默守候着刘邓在涉县运筹帷幄的日日夜夜。

1986年,开国元帅刘伯承逝世后,家人遵照其遗嘱,将其部分骨灰安放在这里。随后,开国元帅徐向前、开国上将李达等近20位老首长逝世后,相继将骨灰安放于此。

1990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此山题写岭名——“将军岭”。

岁月峥嵘,山河依旧,红色始终是这片山山水水不变的底色。

近年来,依托红色历史,涉县整合自然生态“红”、革命文化“红”、特色农业“红”等红色要素,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力争成为太行山最“红”的地方。如今,太行红河谷已逐步成为涉县最新的红色地标。

从“赤岸”到“太行红河谷”,涉县的“红”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河北日报记者周聪聪、朱艳冰)

(感谢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对本报道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