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太行风|《母亲》:红色影像中的历史回响

2023-08-18 07:40:1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摄影作品《母亲》。顾棣摄

敌机狂轰滥炸后,残破不堪的房屋,硝烟似乎还未散尽。母亲坐在凳子上,右腿搭在左腿上,平静的神色中透露着刚毅和不屈。

这是中国摄影史上著名的摄影作品《母亲》,由红色摄影家顾棣拍摄。

战火纷飞的年代,顾棣和他的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两万余张珍贵的照片底片,他被称为“摄影历史档案的保护神和记录人”。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抗战的亲历者,他从事中国红色摄影的收集抢救、编辑整理、出版传播事业。他坚持摄影80年,拍下10万多张照片,定格许多经典瞬间。《母亲》是他创作的第一张摄影作品,也是影响最大的作品,每当人们说起顾棣,都会首先提到《母亲》。

《母亲》定格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千千万万个八路军“母亲”的形象。

“《母亲》影响了我一生!”凝视着照片中那个生动的面孔,烽烟往事涌上顾棣的心头。

革命精神诞生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红色经典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造的。顾棣,亲身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拍摄了众多红色经典作品,是红色革命精神的继承者、传承者、弘扬者。

1945年2月,晋察冀边区阜平县人民政府全体干部职工与群众合影。顾 棣摄

一、献给“母亲”的红色经典

山西省太原市一处普通居民小区的单元楼里,陈旧的家具,略显无序的摆设,根本看不出这就是红色摄影家顾棣的家。

得知笔者要采访拍摄《母亲》的经历,顾棣坦然道:“其实,当时我并没想太多,更没想到这张照片会经常被人们提起。我心里只是想着,等学会拍照片了,一定要最先给母亲照张相。”

顾棣已经95岁高龄,虽然耳朵很背,需要笔者把要问的问题写在小白板上看着回答,但精神矍铄、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并且性格爽直,声音洪亮,问一答十,丝毫不影响交流。说起《母亲》,老人立马流露出对母亲的绵绵深情。

“自从十几岁拍下这张照片,80年来,每次搞摄影展,人们都会把她排在第一的位置。”老人的思绪再次回到抗战时的峥嵘岁月——

阜平,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日寇的“扫荡”越来越频繁,制造了多起惨案,其中一个村一次就有1000多人被杀害。1943年,日本鬼子仅一次疯狂“扫荡”就烧毁民房14万间,顾棣家的20间房子也全被烧毁。

“1943年那次反‘扫荡’,我所在的晋察冀画报社遭受重创,从70多人锐减到不足30人。画报社离我老家阜平凹里村只有几十里,但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回家。要过春节了,首长让我回家看看,主要目的是做招兵扩军工作。我的老师沙飞特意让我带着相机,到家后顺便拍些照片。”

1944年春节,回到家乡的顾棣见到了母亲,也看到了被日寇烧毁的房屋。残垣断壁前,顾棣为母亲杨进莲拍下了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看上去并没有太多摄影技巧,但是,当你看到母亲背后的碎瓦颓垣,看到母亲面对被敌人烧毁家园时的镇静,你不能不敬佩母亲的坚强。当你进一步了解到,在敌人烧毁了家里所有的房屋后,这位母亲毅然决然地把五个儿女送去参加八路军,成为模范军属,立刻会被照片所震撼,感受到这张薄薄的照片的分量。母亲的伟大,在这幅摄影作品里充分展现出来。

“别看我一辈子拍了那么多照片,最看重的还是抗战时期的作品。”顾棣说。

悠悠80载,时光流逝,这些摄影作品的影响力不但丝毫未减,反倒愈加散发出动人的历史光辉。

夏日的一个上午,保定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内人流如织,“顾棣摄影艺术成就展”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此次展览展出了顾棣历时80年拍下的一幅幅精彩摄影作品。其中最吸引人们的还是那幅《母亲》。

顾棣的许多作品,早已成为我国革命史上珍贵的记忆。在1945年春节拍摄的阜平群众向23岁的新任县长吴振赠送慰问品的照片,生动展现了党和百姓鱼水情深的关系,成为抗战时期我党民主选举政策的有力证明……

“我拍《母亲》,虽然是无意之作,却不是胡乱拍的,也是经过一番思考的。那时,由于条件艰苦,胶卷非常紧缺,沙飞经常对我说,不要轻易按快门。沙飞拍的照片并不多,但张张是精品。所以,我每一次拍照也都慎之又慎。”顾棣认真地说:“我抗战时期的作品虽然也不多,但光线、角度、构图、主题都有一定讲究。后来拍了10万多张照片,不见得比那时拍得好。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80年后,《母亲》这张照片在展览时会被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成为教育后人赓续革命精神的鲜活教材。”

二、感受摄影的力量

“我是沙飞的学生,是沙飞引我走上摄影道路的。沙飞影响了我一生。”一提起沙飞,95岁的顾棣老人脸上立马流露出孩童一般的幸福。

与沙飞的认识,很偶然。

1943年盛夏,河北阜平乡间土路上。已经在家乡参加革命工作的“红小鬼”顾棣在回家的路上,巧遇当时的八路军晋察冀画报社主任、中国革命摄影事业的奠基人沙飞,两个人边走边聊,沙飞惊奇这个偏僻山村的孩子怎么知道那么多道理,兴趣那么广泛,天资那么聪慧,就记下了他的名字、住址,并在第二年把他调到军区开办的摄影训练队学习。从此,顾棣走上摄影之路。

摄影学习结束,顾棣调到晋察冀画报社。沙飞对顾棣说:“你现在还太小,不能到前线,当不了记者,先去暗房吧。”顾棣便到暗房学洗照片,同时跟沙飞学摄影。不久,沙飞又让他兼管档案和通联。

“那年春节,沙飞让我拿着相机回家。我高兴得不得了,心想,回到老家,一定先给母亲拍个照,最亲不过母亲嘛!”说起母亲,顾棣脸上明显露出敬爱之情。

“母亲很高兴,问我咋拍。我想了想,说,就在咱这个正房北屋前边吧。母亲说,好,就在这破房子前边拍,让人看看日本鬼子把咱老百姓祸害成啥样了。”

“说实话,若从摄影技术层面上说,这张照片并不完美。你看这个背景,母亲头上方有条深色的竖道,影响了整体效果。但战争年代留下的照片,就是生活,就是抗战时期一个中国农村妇女的生存环境,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其实这是一张私人照,并没有发表过,却成为我知名度最高的作品。”

其实,行内人都明白,摄影作品《母亲》影响广泛的深层因素,与其背后的故事不无关系。

顾棣的母亲杨进莲,拉扯五个儿女,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为生活所拖累,却满怀一腔救国情怀,毅然走向抗战前线,担任村妇救会主任,带领村里的姐妹们劳军慰问、制作军鞋、照顾伤员、传递情报,做了许多服务抗战的工作,为家人做出了榜样。

顾棣的父亲顾清和,与顾棣母亲一样,秉持“不抗日就要当亡国奴”的信念。1937年,当地抗日组织纷纷建立,顾清和当选凹里村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1938年加入党组织。1945年,顾清和的大女儿顾瑞兰、小女儿顾金兰、小儿子顾植同时参加了八路军。当时顾金兰才14岁,顾植只有11岁。顾棣哥哥顾棠16岁就参加了抗日先锋队,没多久被推选为青救会主任;顾瑞兰17岁就担任村妇救会主任。而顾棣,15岁入党。给母亲拍照那次回家,顾棣招兵11人,都是20岁上下的棒小伙,充实到画报社排版印刷、后勤保障等岗位。顾棣因此被称为“扩军小英雄”。

学习摄影后,顾棣越来越体会到照片的巨大宣传作用。敌人的“扫荡”,给阜平造成巨大损失,百姓生活更加艰难,但是百姓情绪非常高,都说是摄影起了作用。当时,老百姓文化水平有限,看不懂文字,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很重视摄影这种形象宣传。1943年反“扫荡”结束,在阜平县召开了一个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庆祝胜利,举办了一个摄影展览。在摄影展上,百姓看到照片中八路军在安平、涞源、定县、唐县、易县等多地烧毁敌人炮楼,抓获敌人俘虏,缴获敌人大量的物资和武器,高兴极了,说敌人在咱这儿烧了房子,可咱八路军在别处取得更多更大的胜利,老百姓的情绪“轰”地高涨起来了。

顾棣编著的《中国红色摄影史录》。

三、人与底片共存亡

“有人说你是‘中国摄影领域的司马迁’?”我问顾棣。

“司马迁可有点太大了。我只是为革命保存了一些照片,写了几本书而已。”顾棣谦虚地说,紧接着又说:“其实,刚开始,沙飞安排我管理底片和档案,我十万分不愿意,还跟沙飞大吵了一架呢。”

原来,顾棣先是由沙飞、石少华亲自指导,又经郑景康和吴印咸精心教授,照相技术渐渐成熟。可是,1946年6月的一天,沙飞把顾棣叫到身边,指着几个箱子说:“这是晋察冀画报社积存的整个晋察冀军区抗战期间的两万多张底片,只要不牺牲,就不要把它们丢掉。你要做到‘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

顾棣一听愣了,他的目的是当战地记者,拿着相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他又不愿意拒绝。“我是共产党员,不能不接受这个任务。”顾棣想着,管底片就管底片吧,以后总会有机会上前线。可是,1947年2月,为适应战争需要,画报社调整为前方、后方两部分。顾棣被留在后方继续负责保护底片。这样一来,他可就完全失去上前线的机会了。这对一个满怀报国之志、一心想用相机上战场去“战斗”的热血青年来说,实在难以接受。一贯服从命令的小顾棣开始强烈“反抗”,弄得沙飞也急了,大声吼道:“这是命令!必须服从!”一旁的石少华循循善诱:“留在后方,是让你肩负比上前线更重要的任务。”

定睛看着那些底片,一幕幕往事浮现在顾棣脑际:在反“扫荡”战斗中,为了保护记录抗日战争的珍贵底片,画报社的9名同志英勇牺牲。沙飞身负重伤,险些截去双脚。遇到敌情时,沙飞每次都亲自背着底片突围……

顾棣忽然想通了,全身心投入到底片的整理分类、补信息、建档案工作中。

解放战争爆发初期,顾棣与战友方弘、潘力模3人保护着底片从张家口向阜平转移。撤退前,他们冒险到张家口市找铁匠铺做了8个非常结实的铁皮盒子,一般炸弹都炸不坏。底片放进去,即使掉进水里也不怕淹,毁不了。

晚上睡觉,顾棣和方弘把箱子摞到床上,背靠铁箱,怀里抱着枪,随时准备战斗。他们抱定一个信念:只要死不了,就不能丢掉底片!

四十里峪遭遇土匪袭击、平山遭敌机轰炸、过无人区,几次都差点牺牲,他们依旧不离底片半步。1946年冬,他们住在阜平一个叫花沟掌的地方。一天,他们有事正要出去,只见晋察冀画报社所在的房屋冒起熊熊大火,顾棣与战友不顾一切冲进屋里,拼命抢救出全部底片。1948年6月,驻平山孟岭的画报社遭到敌机空袭,炸弹狂轰滥炸,机枪俯冲扫射,顾棣和战友刘克己、李文芳不顾安危,迅速将底片转移到事先挖好的地洞……

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炮火,顾棣和战友们舍生忘死将战地摄影记者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底片背到了新中国。

如今,这批无价之宝完整清晰地保存在解放军画报社档案库,几十年来持续被各种展览、画册、图书、报刊、专题片选用刊发,供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示,发挥着见证历史、不忘初心、激励后人的作用。

要了解中国革命史,顾棣和战友们保存下来的这些底片和照片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珍贵史料。

顾棣还先后与人合作编著了《中国解放区摄影史略》《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中国摄影史(1937—1949年)》《沙飞纪念集》《中国红色摄影史录(上、下)》等多部著作。

四、赓续红色摄影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顾棣拍摄的作品更多。他转业后,先后任山西戏剧杂志社和山西人民出版社专职摄影记者兼编辑、山西画报社总编辑等职。1989年顾棣离休后,仍继续搞摄影。他发表作品6500余幅,摄影理论文章数十篇。他拍摄的剧照连环画《日出》《正气歌》《蔡锷与小凤仙》等作品,成为风靡一时的小人书。目前,“陈勃·顾棣摄影艺术成就展”已经作为永久展出“落户”阜平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顾棣一生拍摄了许多作品,并竭尽全力进行中国战争摄影史的梳理,将珍贵的史料视为生命。2015年,他向国家博物馆和家乡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捐赠大批珍贵历史照片。只要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摄影方面出版、展览、宣传、纪念活动,他都有求必应,介绍情况、提供资料、把关核实。

“我们希望未来这里能成为中国红色摄影精神赓续传承的大本营。”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副馆长王芳介绍,在“陈勃·顾棣摄影艺术成就展”的开幕式座谈会上,大家就“摄影如何助力阜平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打造红色名片,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持续动力”主题共商良策。人们纷纷表示,参观了这次展览后,内心感到非常震撼。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灿若星辰的红色摄影前辈们留下的宝藏,值得全社会来共同发掘、整理、继承与赓续,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我的重孙女今年8岁,在北京上小学,前几天她给我打视频电话时问:太爷爷,有人说您是‘中国摄影领域的司马迁’,司马迁是干什么的呀?”顾棣先生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苏有郎)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