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西走廊行思录

2023-09-15 06:42:2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 河北日报记者刘采萍摄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实践,将千年古丝路推向新的历史机遇,焕发出全新光彩与魅力。古丝路重要组成部分——河西走廊,更是频频“出圈”,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博深度游爱好者心中不能遗漏的打卡胜地。

城市,因文化而动人;文化,在发展中传承。文旅融合发展进入“大IP时代”,地处西北,因遥远辽阔而让人误以为缺少了一抹温柔情致的河西走廊,是如何充分发挥历史人文优势,在竞争中占据独特位置甚至领先一步?又是如何点线结合,面向游客群体,增强吸引力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追寻千年丝路古风新韵,开启一趟文化撷英之旅。

漠风中的敦煌古乐,依然雄浑有力;雄关上的家国情思,依然壮怀激烈。还有那一连串魅力古城,在新时代放射出璀璨光芒,让人忍不住久久凝望,无尽遐想……

嘉峪关。 河北日报记者刘采萍摄

敦煌新卷

千年敦煌,因文化守护,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篇章中的传奇。

9月7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作为博览会论坛活动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著名敦煌学者常书鸿(由其外孙崔冬晖代领)、段文杰(由其子段兼善代领)和樊锦诗,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表彰。

三块“杰出贡献奖”的奖牌上,铭记的是几代敦煌守护者为保护人类文明、重现文化胜景而付出的牺牲与努力。樊锦诗说:“我们要努力把莫高窟保护好,把莫高窟保护、研究和弘扬的关系处理好。”年事已高且十分瘦弱的她,面对台下充满敬意的目光,嘱托的话语中热忱不减。

敦煌今日的光彩重现,固然令这些前辈学者欣喜、安慰,但敦煌文化未来传承弘扬之路,才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期待。

2019年1月,河北博物院的观众曾经迎来一个令人惊喜的新春特展:敦煌研究院送展进冀,通过科技与艺术深入融合的手段,以动静结合、虚实相宜的全新“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方式,将莫高窟、榆林窟最具代表性的佛窟艺术,呈现在距离敦煌2000多公里的河北博物院展厅内。此次展览社会效果良好,让众多河北的文博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燃起了对莫高窟、对敦煌的浓厚兴趣。

而一旦走进真正的敦煌,我们会发现,原来这样的敦煌艺术“异地重现”,只是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多年探索敦煌文化艺术传播路径和方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还有更多智能影像、数字技术等,被运用到与敦煌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有关的领域。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中国敦煌”这颗丝路明珠,光芒长盛不衰,历史永不湮灭。

9月7日下午,干旱少雨的敦煌,出人意料地下了一场小雨。但这并不能阻挡中外游客对莫高窟的向往,他们满怀敬意奔向这座人类文明的宝库。

曾晓煜是一位来自四川的95后游客。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球幕电影《梦幻佛宫》时的震撼感受:“太酷啦!洞窟里的壁画和彩塑,纤毫毕现、栩栩如生。我明明坐在座位上,却感觉自己可以‘飞’到各个有艺术特色的壁画位置旁边仔细欣赏。无论是位于窟顶的藻井、飞天,还是高大的佛像头顶,全都一览无遗。”她惊喜地表示,来敦煌之前,自己还曾担心石窟内光线太暗,为保护文物又不允许随意打灯,会看不清楚;或者游客拥挤,不能仔细参观。现在,这一切担心都消失了。

《梦幻佛宫》是“数字敦煌”的重要内容。它是全球首部以石窟艺术为题材的超高清8k数字球幕电影,由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拍摄制作。电影在20分钟内,对莫高窟7大经典洞窟进行全方位展示,可谓莫高窟艺术浓缩而精微的呈现。

讲好“敦煌故事”,不仅需要文物、文化学者携手科技团队,让珍贵的历史遗存得到逼真完整的呈现,同时也需要文艺创作者从历史和传统中汲取营养,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点燃敦煌夜色、正在形成新的文化大IP的《乐动敦煌》等创新演出,正是当代敦煌文化传承者们新的尝试。

《乐动敦煌》又被称作“敦煌第736窟”或者“活的敦煌”。莫高窟目前有明确标号的洞窟共735窟,“第736窟”,实际上是人们对这部沉浸体验剧形象的概括。

这部剧借助了中外学者对莫高窟壁画和古籍的深度解读,活化运用了敦煌古乐器、古乐谱的诸多研究成果,结合全息投影、3D威亚等技术手段,在如梦如幻的场景中,演绎了一个“西域少年追梦艺术”的感人故事。观众置身逼真的“洞窟空间”和“敦煌舞美”设计之中,沉浸于敦煌古乐、古舞和古代生活场景,或行或站、眼观耳闻,与演员和场景频繁互动。在美妙的感官体验之中,对敦煌历史文化产生憧憬与喜爱之情,并自然而然地寻根溯源,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产生高度认同和强大自信——这正是把像敦煌这样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保护好、利用好的实际行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敦煌。走进敦煌是知识之旅,也是心灵之旅。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的故事让我们思考:究竟该如何将从敦煌接收到的精神力量,融入自我发展的实践之中?

9月7日,下雨没有阻挡住中外游客对莫高窟的向往。 河北日报记者刘采萍摄

雄关情思

9月9日,嘉峪关关城西门外,一对身穿大红色中式结婚礼服的年轻人,正在拍摄结婚照。

曾经被晚清名臣林则徐形容为“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的天下雄关,如今早已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打卡胜地,不复旧时的肃穆之气。

嘉峪关下,嘉峪关市文旅局副局长李进贤,与记者聊起了另一座享誉世界的长城关隘——山海关。虽然两座名关相距超过2000公里,但李进贤说,嘉峪关市和秦皇岛市“是被长城拴在一起的两座城市,永远也断不开紧密的联系。”迄今为止,他去过山海关五次,“非常关注山海关保护修缮的做法”。

李进贤说:“山海关从保护的角度看,把控得非常好。你看,山海关多少年也没啥变化,因为他们把保护区做得非常好。”另外,他认为,山海关在古关城利用方面做得比较好,文旅业态也比嘉峪关关城景区更丰富一些。

两座长城上的雄关,自古雄霸一方。当长城的作用随时代发生了改变,两地、两城、两关,对长城文化的保护、挖掘与利用,都在逐步走向深入。

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情感、道德和文化精髓。河西走廊上的人民,对于长城的感情也极为特殊。

9月12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骄阳下,一棵白榆树绿意盎然,枝叶稠密而舒展。在这片令人生畏的戈壁上,它仿佛在用自己强悍的生命力,鼓舞身边那些低矮的柠条等灌木,以及匍匐在地的沙漠草本植物。

八步沙林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古浪县土门镇。昔日这里风沙肆虐,群众基本生产和生活都受到风沙威胁。1981年春天,当地六位老汉自发组织起来,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投身沙害治理。经过三代人长达四十多年的共同努力,终于让八步沙的一片沙海,披上了绿衣。

这棵白榆树,就是六位老汉最初植下第一批树中长得最好的一棵。

“你别看这树的高度没法跟大平原上的树相比,但有了这10来米的树,再配合两三米高的灌木和沙地上的草,就构成了乔、灌、草防沙体系,挡得住腾格里沙漠吹来的漫天狂沙。”说这话的人叫郭万刚,他是六位老汉之一郭朝明的儿子,也是八步沙林场现任场长。

郭万刚让记者向南远望。蔚蓝色天空下,巍巍祁连山像一道墙,耸立在天边。祁连山前,隐约看得见一段建筑物,“那里是明长城遗址”,郭万刚证实了记者的猜测。

如果没有八步沙林场目前的7万多亩绿盾奋力阻挡,随着黄沙推进,那段民族历史的重要见证——长城,也许早就湮灭无迹了。

“一年的沙堆起来有二三十米,叫做沙墙。”郭万刚回忆,八步沙过去沙害的严重程度,到了一场沙尘暴就能封门掩屋——如此沙害如果放任不管,“埋掉长城”是迟早的事。

现在,长城依然在我们眼前。曾经风沙肆虐、寸草难生的戈壁沙漠,却变得满目绿色、风沙不起,似乎祁连山都因这绿色的衬托,而多了几分温柔气息。

从嘉峪关高高的城楼上,看不见八步沙林场的白榆树,看不见白榆树身边的沙棘、红柳和花棒……然而,正是这些倔强的守护,让雄关屹立不毁,终于等到被世人重新认识和走向世界的时代。这,也是河西走廊上的人们,对万里长城一份特殊的浪漫与情意吧。

9月13日,兰州市黄河两岸风景。 河北日报记者刘采萍摄

丝路明珠

9月13日下午,甘肃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讲解员金杰玉,陪同一位特殊的游客,“参观”了位于甘肃省博物馆二楼的一组天梯山石窟彩塑菩萨像。

她们观展的方式很奇怪:女游客几乎不停地向金杰玉讲解着几尊菩萨像的历史,包括塑造时代、艺术特征甚至衣饰区别,等等。金杰玉则听得认真,不时抛出冷门的问题,还会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所说内容的错误或含糊之处。其实,这位“游客”是一名导游。

甘肃省博物馆从今年8月开始,接受社会导游的报名并对其进行考核,通过者可以在博物馆内为游客讲解。鉴于今年的甘肃旅游热及甘肃省博物馆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的火爆程度,这项考核对许多导游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到目前为止,一共有25名导游通过了甘肃省博物馆的考核。

金杰玉最终向那位女导游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意见,并建议她预约下周的正式考核。

随着国内文博深度游的升温和游客群体的丰富化,许多博物馆的管理者意识到,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把文物摆出来,还必须注重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的效率与质量,注重观展者体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以该馆去年一炮而红的文创产品“小绿马”为例,介绍了甘博的探索。甘肃省博物馆经过调查统计发现:25岁至35岁的年轻人,是当前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开发必须围绕他们的喜好和要求。因此,甘肃省博物馆在推出文创产品时,主打一个“萌”字,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

“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开发已经探索了大约20年。我们的初衷就是想满足‘观众把博物馆文物带回家’的需求。”班睿说,目前甘肃省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已有千余种,爆款走红,实乃厚积薄发。

同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河西走廊名城,武威、张掖等城市,在文旅资源挖掘与融合方面,则有别于兰州这样的中心城市。

以武威为例。武威古称凉州、雍州等,自古就是连接西域、连接欧亚的交通要冲。多个王朝曾在武威设郡置府,加之丝绸之路横贯武威,使其既为军事要地,又是商埠重镇。

但是,武威也有与国内一些历史悠久的非一二线城市同样的尴尬。那就是,重点文物往往被调拨省级博物馆,导致本地文物资源吸引力不足,无法满足深度游游客的胃口。

武威的探索可谓另辟蹊径。

许多游客或许并不太了解,我们熟悉的“马踏飞燕”(又称铜奔马),是甘肃省的历史文化符号,它正是从武威市的雷台汉墓出土的。后与铜车马等其他许多武威的文物,一同入藏甘肃省博物馆。

如何在本地讲好这些文物的故事,让历史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能品味?

武威正在探索一条“历史+创新”之路:在其新城区东北部,离著名的雷台汉墓遗址不远,建设了三大主题展览馆——大汉赋、天马歌、凉州词。这组展馆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文化旅游综合体,重互动性、创意性和沉浸体验,设置了多种多样可赏可玩的参与性活动,对年轻观众非常有吸引力,目前已经成为武威历史文化推广以及河西走廊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漫漫河西走廊,像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打开她,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扑面而来。但是,今日这片广漠大地上,人文风土的美与暖,已不仅仅来自她的历史叙事。河西走廊,等着我们用崭新的眼光,去认识她、思考她、学习她。那样的话,或许她会在下一个篇章,带给我们更多面向历史也面向未来的思考。(河北日报记者刘采萍)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