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年轮里的文化之光——二〇二三年度文化盘点

2023-12-29 07:41: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1.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闻回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评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指明前进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2.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

新闻回放: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评析: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最关键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好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好转化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国产动画片《长安三万里》的海报。

3.“火爆双档”引领电影票房高增长

新闻回放: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超67亿元,位居中国影史同期票房第二名,电影行业期盼已久的春天终于回归了。再加上总票房206亿元的“史上最强暑期档”助力,截至12月21日,2023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超531亿元。

评析:今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重返500亿元高位。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还是一个现象级影片云集的创作丰收年:《满江红》《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无名》《消失的她》《八角笼中》等影片市场表现各有千秋,但都以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而赢得观众;《长安三万里》《熊出没·伴我“熊芯”》《深海》三部国产动画片表现亮眼,代表中国动画片第三年包揽全国动画片票房排行榜前三名,展现出中国动画产业强大的创新能力;同时,今年许多电影作品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与电影语言的结合,反映出中国电影人面对复杂市场主动出击和多元探索的强烈意识。

2023年热播剧《狂飙》中的主要人物高启强(张颂文饰)。

4.优质剧集涌现奠定内容为王新格局

新闻回放:2023年年初,一部《狂飙》刷屏中国人的电视和手机。央视八套的《狂飙》收视数据显示,全剧每集平均收视率2.501%,最高收视率3.582%出现在大结局的两集。

评析:《狂飙》只是2023年好剧“狂飙”的开始。紧随其后,《三体》《漫长的季节》《问心》《父辈的荣耀》《长相思》《莲花楼》等一批口碑佳作,在科幻剧、悬疑剧、职业剧、家庭剧、古装剧等多个类型剧领域突出重围,甚至一些小众领域出现了如《我有一个朋友》这样的年度爆款剧,令观众大饱眼福。

从2022年的《人世间》到2023年的《狂飙》,中国电视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品质剧集涌现、行业更加崇尚“内容为王”理念的新格局。市场供需双方越来越追逐精品佳作的取向,将推动中国电视行业向更深刻反映现实和更具有独立创新意识的创作方向迈进。

尚义四台遗址发掘局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5.“考古中国”实证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新闻回放:2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尚义四台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介绍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江苏常州寺墩遗址等研究进展情况,解读考古成果的价值与意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评析:“考古中国”是国家文物局主导的重大研究项目,主要针对一些重大考古和大遗址保护项目。“考古中国”关注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领域。2023年“考古中国”的成果和进展,或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要实证,或如实地勾勒出中国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交汇、交融的情况……

河北尚义四台遗址这一新的考古学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考古的重要突破,它实证了北方地区早期定居村落的出现,展现了人类生存方式从旧石器时代的流动性栖居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逐渐定居的发展转变,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提供了典型和直接的证据。

6.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新闻回放:5月21日晚,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广州揭晓并颁奖,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员郝士超等15人喜摘“梅花”,荣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截至目前,河北共有30人34次获得梅花奖。

评析:“梅花香自苦寒来”,创办于1983年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第一个以表彰和奖励优秀中青年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发展戏剧事业为宗旨的艺术大奖。青年演员郝士超以票数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摘得梅花奖,这是河北戏剧界时隔7年再次摘“梅”,可谓“经过一番寒彻骨,终得梅花扑鼻香”。

2023年是河北戏剧全面发力、表现亮眼、“北方戏窝子”品牌焕发光彩的关键一年。优秀演员的市场号召力和文化影响力得到更好发挥。广大戏迷不仅为新晋梅花奖得主郝士超的精湛技艺所折服,更对以他为代表的河北戏剧人,为深耕传统文化沃土、擦亮“北方戏窝子”文化品牌作出的努力,由衷致敬。

5部长篇小说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图为刘亮程的小说《本巴》的封面。

7.茅盾文学奖盛典“破圈”闪耀文学荣光

新闻回放: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杨志军《雪山大地》、乔叶《宝水》、刘亮程《本巴》、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东西《回响》5部长篇小说获此殊荣。11月19日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茅盾先生的故乡浙江乌镇举行,5位获奖作家齐聚一堂,与读者和观众分享他们的文学经验,亿万人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直播见证了这一新时代文学的荣光时刻。

评析:茅盾文学奖每4年评选一次,今年获奖的5部长篇小说,具有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展现新时代文学发展成就和思想艺术水平的共同特点。

从2022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开始,中国作协全力打造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四大奖项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盛典”。从传统的圈内发奖,到面向公众举办盛典,中国文学界的“破圈”意识日益增强。无论是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有声化,还是通过文学盛典扩大优秀作家、作品的影响力,都符合当代大众需求的变革,也是中国文学在新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格局下作出的努力与尝试。

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8.“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新闻回放: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评析:“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全球第一例茶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世居民族创造性地采用适应自然、适度利用的“林下茶”种植方法,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茶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茶主题项目的空白,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茶叶起源、种植、贸易和茶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景迈山古茶林体现出人地和谐的朴素生态伦理和智慧,对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9.中国网络文学走上主流文坛

新闻回放:12月14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石家庄开幕。随着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规模不断扩大,营收已从当初不足亿元增长到超30亿元,海外用户超1.5亿人,输出网文作品1.6万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人次,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网络文学IP改编海外影响持续走高,创作本土化生态初步建立。

评析: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既能“破圈”又敢“出海”:一方面,IP改编类型日益多元化,许多创作者面向网剧、微短剧等新兴视听产品领域,进一步拓宽产业链,促进了网络文学的产业繁荣;另一方面,注重在作品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大量圈粉海外读者,形成了世界级文化现象。

一路高歌猛进中,中国网络文学的作者群体也进一步成熟。创作者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加注重作品质量,现实题材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挖掘,科幻、科技、商业等贴近时代脉搏的题材也逐渐升温。

年轻的“Z世代”作家,成为网络文学创作主力。相比于在“传承”与“接轨”之间纠结的传统作家,反而是在网络地球村文化氛围中成长的他们,更加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意识地植入作品中,为全球读者带来新鲜感和知识价值。因此,更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更主动的“链接”姿态,是这一代网络文学作家特有的风格与创作自觉,这将为中国网络文学带来新气象。

10.“一带一路”十年共建促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

新闻回放: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多项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西安等地举行。

评析: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中国已与140多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合作文件,初步构建起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为推动多极化世界的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际化倡议。倡议提出之时,就承载着中国对文明交流的渴望,承担着中国与合作伙伴共建文明之路的使命。10年来,“一带一路”深化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也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自信。

(河北日报记者 刘采萍)

责任编辑:苏琳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