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调查|青年夜校:年轻人“充电”新时尚

2024-01-18 07:39:4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阅读提示】

最近几个月,夜校在城市青年人中的热度逐渐升高。在河北省一些城市,青年夜校开始出现。

不过,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夜校比,如今的夜校所教授内容,不再以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技能为主,而是转向艺术休闲等。夜校的功能由生存型转为发展型。

夜校的流行,会不会是一阵风?作为一种新消费场景,夜校该如何打造自己的发展模式,由“走红”到“长红”?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1月12日,秦皇岛金工环岛商办楼内,“乐养夜校”的学员在上水彩画课。 石智浩供图

青年夜校来到身边

“石家庄市区,马术俱乐部来喽!8课时上马学习,2课时马房世界(喂马、刷马),2课时骑马拍照,12节课500元,报名从速!”

1月10日,任泽业在“青年夜校”微信群里发布马术课上新的消息后,引来学员们留言咨询,有的问课程细节,有的问如何报名。还有学员在群里发起接龙,相约下周五一起上课。

最近几个月,夜校在城市青年人中的热度逐渐升高,“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为新风尚,也成为青年人打开“夜生活”的一种新方式。

夜校最早“火出圈”,是从上海夜校的一条新闻开始的。去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招生时,放出近1万人的招生名额,但报名者多达65万人。65万人在线抢课,很多课程名额一分钟内被“秒杀”。从上海开始,“夜校热”吹向全国。

任泽业创办夜校的想法就是在看到上海夜校的火爆场景后萌生的。2023年11月,任泽业联合另外两个伙伴,开始筹备组建夜校。他们以夜校主理人的身份,一边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布信息,招收学员,一边在线下找有场地和老师的培训机构合作。11月底,夜校的第一门课烘焙课正式开课。

运行至今近两个月,任泽业的夜校陆续开设了十几门课,包括钢琴、舞蹈、化妆、烘焙、瑜伽、马术、书法等,先后有70多名学员报名学习。

任泽业为他的学员群体做了一个用户画像:年龄集中在20岁至30岁,女性为主,有充足的业余时间,有一定的社交需求。

上海夜校爆火的新闻也吸引了秦皇岛人石智浩。他是一家中老年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意识到青年人的教育需求或将迎来爆发,也是在去年11月,他在秦皇岛创办了“乐养夜校”,专门服务年轻人。

石智浩创办的青年夜校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场地和师资,这些资源白天服务中老年教育,晚上则用于青年夜校。

在“夜校热”影响下,基层组织创办的青年夜校也开始出现。

1月12日,在石家庄市长安区财富大厦,“石青夜校”美妆课迎来开课以来的第四节课。该夜校属于公益性质,由长安区建北街道团工委、谈后社区团支部联合财富大厦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目的是丰富青年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扩展他们的社交圈以及提升各项能力素质。

在青年夜校向各个城市蔓延的过程中,除了像“石青夜校”这样公益性质的机构,夜校的课程设置和收费标准基本保持了一致。

记者浏览社交平台看到,“500元,10至12节课”,几乎是全国夜校的收费标准。

“费用低是夜校的特点,比起在专业培训机构花几千元学一门课,夜校课程价格能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如果学完发现不喜欢,就当是体验一下。”任泽业说,在与培训机构洽谈时,他会尽量说服机构按照这样的标准提供课程服务。

青年夜校在向全国扩展的过程中,在不同城市间也出现了一些差异。

比如火爆程度。在河北省一些城市,不同主体创办的青年夜校已经崭露头角,但数量还不多。普遍来讲,与一线城市比,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青年夜校还算不上火爆。

在课程内容上,与一线城市比,目前二、三线城市课程相对传统和大众。在石智浩开办的夜校中,目前已经开设和预备开设的课有20门左右,其中歌曲、舞蹈占了一大部分。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青年夜校开设的课程包括即兴表演、壁画制作、矿石收集、地方语种等,小众和个性化特点更为突出。

面对青年夜校在很多城市的流行,另一位夜校主理人黄玲认为,其实在此之前,青年夜校已有雏形了。

“我们在与培训机构沟通时发现,很多机构早就推出了针对成年人的类似课程。”黄玲觉得,近来青年夜校走红,是经由社交媒体话题引发关注而开始的。而本轮青年夜校的课程设置,具有周期短、总价低的特点,内容又大多偏向艺术类,休闲娱乐功能突出,很容易被年轻人追捧。

为更高的精神追求而学习

很长一段时间,石家庄青年李帅都在寻找一家适合成人学钢琴的机构。

“教成人学钢琴的机构很少。现有大多数机构教学方法还不适合成人。他们的课程设定是围绕青少年展开的。准确说,是围绕青少年钢琴考级展开的,需要从基础学起。”李帅说,自己业余时间有限,希望直接从曲子开始弹。

李帅的诉求在青年夜校得到了回应。有你琴行——石家庄一家成人钢琴教育工作室,是夜校的合作机构,有一套专门针对成人的钢琴教学方法。

“最近几年,钢琴教育的需求在变化,青年人对钢琴教育的需求在增长。”姜原是这家琴行的运营人员,在钢琴培训行业工作近10年,深知行业的变化。

“来我们机构学琴的年轻人,大多怀着对钢琴、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他们以前可能没有机会接触钢琴,很多人在这里第一次触摸到了琴键。”姜原说。

学员们对青年夜校的需求,除了艺术类课程,也包括实用类课程,比如美妆课。

在“石青夜校”上美妆课的学员,都是写字楼工作的年轻人,陈美是其中一个。

陈美在公司负责员工培训业务,常常需要登台讲课,仪表形象是她的关心点之一。此前,她在网上学习了化妆知识,但总感觉学得不透彻。此次线下上课,有老师现场演示,几堂课下来,她收获很大。

“学习化妆技术不光是工作需要,也可以用在生活中,毕竟哪个女生不爱美呢。而且,通过上美妆课,潜移默化中可以提升自己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陈美说。

在青年夜校,学员的需求多种多样,每个学员的兴趣不同,课程不同。但无论是哪种课程,都能看到学习者对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夜校曾是一个有年代感的词,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兴起过“夜校热”。那时我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期,各行各业方兴未艾,年轻人通过上夜校学习文化课,弥补学历、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希望通过补课,掌握知识,争取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时移世易,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取得极大进步,人的精神追求也发生变化。在今天,以青年为主体的夜校再度兴起时,它的功能已经转变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和为追求高品质生活服务。

在青年夜校,还可以看到年轻人对终身学习的需求。

1月13日,学员王南方在“乐养夜校”的演唱课上,完整演唱了一首流行歌曲《王招君》。

走下台来,她还有些激动。从第一堂课学习发声技巧,到如今课程过半,她已经能完整唱下来一首歌,并且得到老师和学员们的认可,她“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欣喜”。

“从小就很喜欢唱歌,但一直唱得不好。以前和朋友们一起K歌,在唱歌好的人面前,总不敢张嘴。通过上演唱课,不仅学到了唱歌技巧,更重要的是,觉得自己自信了,敢于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王南方说,除了演唱课,自己还在夜校学习爵士舞。跳舞带来的变化是肢体协调性更好,举止更得体。

“现在我发现,其实终身学习,可学的不一定是某种知识或学问。唱歌跳舞,看似休闲娱乐,实则通过这些夜校课程,我收获了愉悦的审美享受、得体的举止、气质的提升,还有满满的自信。”王南方说,“学无止境,不管是什么年龄,仍然可以学习新东西,永远不会太晚。”

上夜校,甚至帮王南方调整了生活的节奏。

王南方从事文职类工作,有较多的业余时间。“以前下了班,没完没了地刷手机,感觉时间都被偷走了。现在上夜校,每周三、周六两节课,学习唱歌和爵士舞,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生活有了节奏和规律。而且,学习会带来收获感,让人觉得时间没有虚度,生活被赋予了意义。”她说,这样的学习值得坚持下去。

打造夜校新消费场景

随着各类教育机构加入,青年夜校的课程供给日渐丰富,为学员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与此同时,夜校在青年人中进一步流行,上夜校成为很多年轻人陶冶情操、调剂生活的一种方式。

供求关系下,夜校成为一种新的消费场景。

不过,由于青年夜校收费较低,对消费的支撑作用有限。但夜校聚集了人气,成为一个流量入口,由此,青年夜校的消费场景可以被进一步拓展。

黄玲在跟机构接触时发现,机构对夜校的低收费模式并不排斥,合作往往能顺利达成。“后来慢慢了解到机构的想法。机构愿意低价招收学员,很大程度上是想借夜校的关注度,吸引潜在消费者。课程结束后,如果有学员想继续‘深造’,会为机构带来二次消费。”她说。

记者注意到,很多机构的确有这样的设想,即通过夜校培育起消费者的兴趣,尽可能转化一定比例的学员续课,然后恢复正常的市场价格。

当然,消费场景的拓展不仅仅是导向续课一个方向,还可以发展出多种模式。

夜校还可以与社交结合,这正是任泽业规划的方向。

29岁的任泽业性格外向,喜欢交朋友。生活中,他经常组织年轻人一起露营、烧烤、唱歌、相亲等。在创办夜校时,他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夜校结识更多朋友,找到更多有共同趣味的人。

“夜校也是一个社群,在夜校逐渐具备规模后,我们计划在课程之外,组织社交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消费行为,如果运营得当,会为夜校带来收益。”任泽业表示。

在任泽业看来,青年夜校的社群本身就是一种资源,通过资源置换的方式,可以将消费连接到其他领域。“有咖啡店主动找到我们,他们免费提供场地,邀请我们做活动。这样一来,我方能降低活动成本,同时带动商家的人气和消费。”任泽业说。

夜校与旅游、研学的结合也是一些青年夜校组织者拓展消费领域的方向。

衡水慧椿学堂是一家集青少年教育和中老年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去年12月,该机构开设了夜校,招收青年人。

同“乐养夜校”一样,慧椿学堂也是利用机构原有的场地和师资,为夜校服务。在打造消费模式上,慧椿学堂准备借鉴青少年教育和中老年教育的经验,在课堂之外组织学员开展旅游、研学等活动,从这些渠道增加收益。

“青少年和中老年的旅游、研学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模式了,可以把它移植到青年夜校中,而且年轻人具备更强的消费能力,这个模式应该可以走得通。”慧椿学堂校长张驰说。

对拓展夜校的消费模式,任泽业还有一些设想,比如探索夜校与商业结合。“可以与摄影器材商家合办摄影课程,在保证课程质量的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商品展示和推介。类似的做法还可以扩展到美妆、茶艺等课程上,寻找相关商家合作。”任泽业说。

“青年人背后有很大的消费潜力可以挖掘,夜校像一个媒介,可以与其他消费内容结合,起到引流和转化的作用。”任泽业认为。

■记者观察

在夜校重拾儿时的梦想

在采访青年夜校的过程中,一位钢琴老师向记者讲了一个29岁姑娘学琴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朱莹(化名),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县城。朱莹小时候想学钢琴,但家里没有多余的钱支持她的爱好,而且,家里紧张的空间也摆不下一架钢琴。

朱莹小学班里有个女生从小学钢琴,家里还有琴房。学校才艺表演的时候,这个女生在全校同学面前弹奏了一支曲子。朱莹很羡慕她,把羡慕埋在了心里。

后来,朱莹家里条件好了,父母给她报了奥数、英语等课程,但没有钢琴。

等到上了初中,朱莹有一天鼓起勇气,告诉父母想学钢琴。父母说,学钢琴有什么用,专心中高考,考个好大学。朱莹说,从那天起,她的钢琴梦被“封印”了。

29岁这年,朱莹终于在夜校的钢琴课上,第一次按下了黑白键。她告诉老师,触感跟她想象中有点不一样。第一次钢琴课,朱莹激动得差点落泪。

朱莹跟老师说,她终于不再在意做一件事有没有用,而只是因为喜欢,因为梦想。

在青年夜校,朱莹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彼时,因为经济条件限制或是学习压力,很多人没有机会涉足艺术,抑或把时间让位于文化课。好在,这一代人儿时被搁置的梦想,在长大成人后终于有机会重拾。

能够再去触摸儿时的梦想,离不开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

从需求端看,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提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的需求层次开始发生变化,对“闲情逸致”有了更强的体验心理。青年夜校虽然收费不高,不过某些课程需要耗材,如红酒品鉴等,对学员的支付能力也有一定要求。

最近一二十年,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增长,这对青年夜校的流行有重要意义。青年夜校的课程以艺术类为主,学习这些课程,需要一定的审美趣味。高等教育能培养人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在学习中获得艺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从供给端来看,当青年夜校的风吹来时,大批机构迅速涌现,提供了丰富供给。能做到这样,有赖于我们以往的人才储备和社会教育产业的成熟。

过去这些年,围绕青少年教育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产业体系,教育场所和师资储备丰富,可以为年轻人的教育需求提供足够的服务。

本次采访中,记者接触的几家机构,有的是青少年教育机构,有的是老年教育机构,还有的两者兼有,他们开始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开拓青年教育的领地。

社会发展到今天,以兴趣为导向的青年教育开始登上舞台。

在培训行业有句话,“学有用的东西为了生存,学‘没用的’东西为了幸福。”对今天的青年来说,有机会在夜校重拾小时候的梦想,学习那些“无用的东西”,提高人文素养,满足自我体验,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河北日报记者 魏雨

责任编辑:余妍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