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乡村行·看振兴|种苗茬茬长 日子节节高

2024-02-21 07:56:3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2月2日上午,记者走进张北县慧心农业有限公司马铃薯微型薯种苗育苗室,只见一排排置物架上摆满了类似罐头瓶的透明玻璃瓶。瓶子里的幼苗青翠欲滴,细长的根须盘在瓶底的培养基里,有的幼苗马上就要“探”到瓶口了。

张北县慧心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张北县油篓沟镇膳房堡村,公司负责人、39岁的杨晓慧是土生土长的膳房堡村人。“目前正是繁育马铃薯微型薯种苗的关键期,虽然现在已是我们进行脱毒种薯繁育的第五年,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杨晓慧介绍,公司一共有30间组培室,每间大约20平方米,分为灭菌室、接种室、育苗室。

“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是脱毒苗扩繁的时间。4月中旬,繁育好的种苗就会连苗带培养基一起移入大棚的蛭石盘中,5月初开始栽苗,到9月底就会收获我们熟悉的微型薯,然后卖给客户,他们来年5月就可以播种了。”杨晓慧带着记者边参观边介绍。

在本地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到了播种马铃薯的时节,需要将地窖里储存的“旧土豆”取出,切块后播种到地里。但这样直接种到地里的种子,容易被病毒侵染,影响品质和产量。

近年来,张北县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科技支撑,形成了从组培快繁、网棚栽培到原种繁育的完整种薯生产体系。

五年前,杨晓慧的父母看本村有人开始尝试脱毒种薯繁育,也“紧跟潮流”忙活起来。在石家庄定居、工作的杨晓慧看父母有想法、有干劲,又担心他们年龄大学不会技术,便开始两头跑,帮着父母干。

“一开始我也两眼一抹黑,于是就跟着有经验的亲戚学,还专门去天津的一家公司培训学习,才慢慢掌握了这套流程和原理。”杨晓慧给记者展示了她的学习课本,只见上面勾勾画画,重要的地方记满了笔记。

“目前,我们的组培室是全村规模最大的,繁育有沃土、大西洋、雪川红等十多个品种,主要销往内蒙古、云南等地。”杨晓慧说,她家现在有40个大棚,一个大棚能产20万至30万粒微型薯,每个棚的利润三四万元。

规模大了,订单多了,杨晓慧这里也成了乡亲们打工的好去处。“一年四季都要用工,多的时候每天需要近20人。”杨晓慧说。

接种室内,王静利身着白大褂,左手拿着镊子,右手拿着剪刀,正在熟练地将瓶苗进行剥离。“我在这里干了快4年了,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我家住在附近的义合美新城,搬迁之后不种大田了,这份工作很稳定,收入也不少,我非常满足。”王静利高兴地说。

“种苗茬茬长,日子节节高。回村这几年,我愈发体会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所以我现在一门心思扎根村里,用心去做好脱毒种薯繁育这件事。我做得越好,越能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杨晓慧坚定地说。(河北日报记者 王峻峰

责任编辑:余妍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