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文化快评|“民俗热”里的传承三问

2024-02-27 07:56:5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英歌舞、赵世子、舞狮女孩……最近这几个热点新闻关键词,来自流量惊人的小视频,都与春节民俗有关。再到龙年元宵节各地打树花、舞龙灯、猜灯谜等民俗活动好戏连台,我们更能感受到:“民俗热”正从一种呼唤走入日常生活——渴望已久的年味终于有了丰富的场景和真切的体验,乡愁与传统文化终于可见、可知、可传,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实影响力和精神凝聚力。

传统文化重现繁荣,令人惊喜。但是,为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我们依然需要在一片喝彩声中保持清醒,重视和追问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如何维持“爆款视频”带来的对于民俗文化的关注度?

这几年随着视频分享的普及,许多带着原汁原味乡土气息的古老民俗,有了被广大网友“看见”的可能。曾经沉寂的传统文化,也因此有了新的舞台。但是,像所有流量短视频一样,多数以民俗活动中某个小场景、小片段为主要内容的爆款视频,往往只能在短时间内对观看者形成视觉冲击。它们的一夜走红,常常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孤立性,难以承担起全面系统地反映一种民俗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的责任。网友今天观看视频时激情澎湃狂点赞,明天可能就对这种民俗活动失去了深入了解的兴趣。甚至由于视频平台上泛滥的相似内容推送,还会彻底丧失对民俗文化的热情。

由此,我们当追问的第二个问题是:民俗小视频火了之后,该如何把屏上的流量,变成传统文化在人们心里的热度?

无论是广东揭阳舞狮女孩对传统民俗天真质朴的热爱,还是潮汕英歌舞少年把古老非遗推至“全网顶流”的热忱,这些爆款小视频所反映的民俗文化推广案例中,最令人动容的部分,是青少年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随——他们不做文化的旁观者,而是高擎理想的行动派。

长久以来,对于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容易有一种刻板印象,即这些文化的传承者是特定的,传承形式则主要体现为有组织的民俗展演活动。公众对于民俗文化而言,更像是看台下的观众,只需鼓掌与喝彩——而台上传承者寥寥。

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人类学、文化学和历史学共同的研究对象。但无论学术领域和学术流派如何,都承认民俗文化是一种保存在族群生活中不断发展、演进或消亡的习俗和观念。人们像看电影一般,沉浸在一时感动之中,随后抽身而退,进入与这些民俗全无联系的生活——如此要想保持对民俗和传统文化的长久情感和传承,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必须为民俗找到进入当下现实生活的路径。

这就带来一个更重要也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受到各界关注的“民俗热”,究竟是为促进文旅市场繁荣而进行的营销策划,还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文化工程?

毫无疑问,传统文化常态化融入生活,离不开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驱动的实践。只有“民俗热”持续地进入当代人的生活,成为我们熟悉和亲近的文化形式,才能与尽可能多的人产生共鸣与共情,从而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洪流中的旺盛生命力。

龙年春节各地年味浓厚,许多节庆活动热闹的地方,成为游客蜂拥而至的打卡地,并承担起繁荣旅游、文创、手工等多种业态的“经济引擎”功能。然而欣喜之余,我们也必须看到,民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传承民俗文化不能“倒模子”,也不能搞“大锅菜”——前者以庸俗的文化快餐破坏民俗的独特性,后者的功利主义导向则会严重扰乱传统文化的自然演进。因此,只有不为“盛宴”遮望眼,耐心养护本地特色文化生态与土壤,才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参天大树上,获得民俗文化源源不断生长繁荣的动力。(刘采萍


责任编辑:余妍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