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初读不识文章意,再读已是书中人”“神文”《送东阳马生序》告诉我们的人生至理→

2024-03-13 16:38:0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创作于700多年前的一篇古文

《送东阳马生序》近日突然火了

“终于读懂了送东阳马生序”的话题

在社交平台刷了屏

《送东阳马生序》所描绘的奋斗精神和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

引发了众人的共鸣

↓↓↓

“初读不识文章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有网友的文案是这样的:

“你后悔过吗?儿时初读《送东阳马生序》只觉得晦涩难懂,直到跨越过人生不同的阶段、一道道坎,蓦然回首,才略懂其意,虽年幼家贫,但仍不知上进,再回首,已过而立之年,方知知识之重要,然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社交平台评论区里

这些字字句句

都是长大的成年人发自内心的感悟

↓↓↓

那时年少无知的我们,理解不了《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苦读的深义,觉得读书无趣、辛苦,所以贪图玩耍、不以为意。

直到后来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备尝艰辛,才在痛悔中明白:

读书虽苦虽累,却是最好走的路。

《送东阳马生序》中,一代大儒宋濂,讲述了他艰苦求学的亲身经历。

宋濂出身于一个贫寒之家,小时候家里连温饱都难以保障,更别提拿钱去买书了。

但宋濂自小又十分好学,为了读书,他就厚着脸皮去别人家借书来读;

为了按时归还人家,他时常在寒冬腊月里抄书到深夜,连砚台结冰了也不肯停下。

因着宋濂的这份守信好学,当地很多藏书人家也愿意将书借给宋濂,他因此得以遍观群书。

就这样一直到他加冠之后,宋濂又开始一个人外出求学,增长见识。

当时他求学的地方离他家有百里之远。

寒冬腊月,他只能穿着一袭单薄的衣裳,顶着凛冽的寒风,在深山峡谷中艰难行走。

等到他走到学舍时,人早已冻得手足皲裂、四肢僵硬,好半天才能缓过劲来。

即便求学之路如此艰难,依旧没有熄灭宋濂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求。

哪怕在学舍中遭到了老师的斥责,听到了同学对自己的嘲讽,宋濂也丝毫没有退缩。

他总是会等到老师气消了再去请教,直到弄懂方才罢休。

如此,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宋濂才凭着那份寒窗苦读勤且艰的意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后来还被任命为了太子老师。

所以你说读书苦吗?必然是很苦的。

那时年少无知的我们,理解不了《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苦读的深义,甚至还觉得读书是这世上最无趣、最辛苦的事情,所以终日贪玩享乐、不以为意。

直到后来在社会中摸爬滚打,才逐渐明白: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一鸣惊人背后,必然是日日夜夜的勤勉和奋斗。

只有先经历过了这段被苦难淬炼过的日子,你才能破茧成蝶,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拥有你想拥有的人生。

你觉得进了社会可以翻身赚大钱,但出了学校以后,很多人很难再有机会。

《送东阳马生序》里的宋濂,早已在几百年前揭示了这一点。

昔日,与宋濂一起求学的同学中,甚至有不少有钱人家的子弟。

但他们整日只知道谈论衣食美酒,不务正业,渐渐地就泯然众人了。

唯有家境贫寒,却一门心思刻苦读书的宋濂,考取了翰林学士,位列公卿。

所以你看,世界一直在悄悄奖励坚持读书的人。

还记得那个“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的黄国平吗?

他整个童年,都笼罩在贫穷之下。但他没有退缩逃避,而是用了二十多年的时光,去读书,去与之对抗。

最终他胜利了,凭着一纸中科院的录取通知书,彻底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说到抱怨读书苦,浸润在苦难中的他们比谁都有资格抱怨,但他们没有。

几百年前,寒门书生宋濂做到了;如今,一心苦学的黄国平也做到了。

为什么?

因为人生原本灰暗,若抱怨,便是自熄炬火;

因为命运原本不公,若不读书,便是自甘平庸。

只有脚下的书本,才能垫高你人生高度,让你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

只有见识,才能化作庇护你的大伞,带你穿越风雨,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但在没有更多的选择之前,脚下的书本,能垫高你人生高度,让你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

有人把社会比作一个万花筒,光怪陆离、充满未知,躬身入局之后,我们终会发现,每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烙着挫折的印记,只有敢于、善于跨过它们,我们才能到达想去的远方。

如今

再读《送东阳马生序》

“终于读懂”的是什么?


义乌市上溪镇沿华村村口的宋濂塑像 图源:“金华旅游”微信公众号


网上有一个关于“人生十大憾事”的投票

得票最多的选项赫然写着

↓↓↓

未能珍惜年少考入好大学,以致此生碌碌无为。

这个回答

是800多万人的悔恨

也是800多万人留下的警钟

现在有书可读的孩子们

是幸运的

因为他们还有机会


请记住

没有吃不了的苦

今天的苦读

明天会感谢那些吃苦的岁月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如果你还在悔恨少年时没有努力读书

不妨设想自己做回少年

再与宋濂促膝长谈

重新整备

把学到的人生经验

用到此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珍惜当下,把握时光,用行动拥抱生活,不辜负自己的一生。

这或许就是我们今天重读《送东阳马生序》的现实意义。


纵览新闻综合自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浙江宣传

责任编辑:闫漪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