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名家·致敬河北文艺力量|刘秀荣:道不尽评剧情

2024-03-14 07:56: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2024年1月17日晚,在河北省艺术中心2024年河北春节戏曲晚会录制现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一登台亮嗓,便引得台下观众鼓起掌来,评剧《花为媒》唱段《报花名》成为这场新春戏曲盛宴令人回味的经典一幕。

应邀相见,谈笑间,刘秀荣带着一种自然的亲切,让人想要倾听和靠近;谈兴渐浓时,她又会神采飞扬,情不自禁清唱几句,带着舞台和生活相融合的灵动与风范。

记者:您并非出身文艺世家,从小缺少环境熏陶,那您与评剧的缘分起于何时?

刘秀荣:我是河北阜城一个普通农家的孩子,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从小我就喜欢唱,七八岁时,常常和几个小伙伴们一起唱“红歌”,那时候田间地头就是舞台。

但我最初接触的戏曲并不是评剧。上初中时,我常随校京剧宣传队到各地演出“样板戏”,我出演小铁梅。那时候我个子小小的,红灯道具做得大,都有点儿拿不动,但唱得还不错。后来阜城县评剧团到我们学校招收学员,凭着“爹爹留下无价宝”的一段京剧唱腔,我获得了进入评剧团的机会。当时的兴奋劲儿至今无以言表。

十五岁的刘秀荣

记者: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背后的艰辛,您深有体会吧?

刘秀荣:学戏是很苦很难,但心里是甜的。

小时候学评剧我很勤奋、很用功。那时候别人在台上演,我就在台下认真听、仔细看。别人休息时,我就模仿老演员的样子练习马鞭、道白和唱腔,自己悟、自己学、自己练。剧团里的老师都喜欢我,只要闲暇,他们就会帮我吊嗓子,我也就赢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记者:您学戏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刘秀荣:有的时候,人差的就只是走出一步的勇气。在评剧团做学员时,我们在衡水人民剧院演出《向阳商店》,主演老师因事回不来,还有不到一小时演出就开始了,团长急得直冒汗,他听人说我会唱,找我临时救急,出演刘春秀。我只是平时私下学习了唱腔和念白,不会动作,也跟不上鼓点儿,心里怕得不行。那时候年纪小,开场第一句幕后唱刚唱完,台下突然响起了掌声,吓得我不敢往台上走。在老演员和乐队老师的全力配合下,我才顺利表演下来。没想到,第一次登台唱评剧就赢得了观众一次次的掌声,很成功。后来团里排《苗岭风雷》《腊梅》等现代戏,我都是主角。

1979年在阜城县评剧团

记者:您是在什么情况下拜师新凤霞的?

刘秀荣:那时候我已演过新凤霞老师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乾坤带》《花为媒》。到天津等各地演出时,常会听戏迷们评论说:这小孩很像新凤霞啊!

戏迷们的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那时候广播里常播放新凤霞老师的《刘巧儿》,新派唱腔早就钻进了我的心里。当时我就心里笃定,一定要找这个人去。

我用磁带录了几段唱腔,附带一封信寄到了中国评剧院。然后心里天天打小鼓儿,怕那封信石沉大海。十几天后,竟真接到了老师的回信。我清楚记得,老师信中说:希望你见信后立即来北京,当面研究学习办法……

当时的心情无以言表啊!村里就像娶媳妇一样,各家各户都跟着高兴。父老乡亲们特意为我准备了绿豆、小米、小枣、香油,可以说是背上乡亲们的嘱托踏上了进京的火车。

当时是吴祖光伯伯开的门。老师房间挂着刘巧儿的剧照,新老师拄着拐棍出现在门口的时候,甜甜一笑,荧幕上刘巧儿的形象立刻就出现在了我脑子里,感觉跟做梦一样,激动得不知所措,扑通就跪地上给老师磕头,小米绿豆撒了一地。1982年我就拜在了新老师的门下。至今,师恩难忘。

记者:新凤霞老师对您戏曲生涯是有很大影响的!

刘秀荣:用新老师的话来说,我们这种师徒没有“红娘”,是属于“自由恋爱”的师徒关系。

第一个月住在老师家,老师没有教我唱,而是让我写日记。现在想想老师的用心之深,从最初就引领我做一个有文化的评剧人。新老师手把手、毫无保留地传承新派评剧,也用她善良谦卑的品质深深影响了我。

我写过剧本,当过编剧,做过导演,当过主持人,所有这些都得益于新老师当年的教导。

记者:您三十岁出头就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后来又二度“摘梅”。您是怎么做到深受新派真传,又独具特色的?

刘秀荣:新凤霞老师是个革新家,一直鼓励我们与时代接轨、寻求创新,鼓励我们一定要向人物特点靠拢。我深受老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信条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出演宋庆龄、蔡文姬,还是其他角色,都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和时代声音。

2000年,担任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团长时,我发现青年人已经很少走进剧院了。我们特别排演了大型历史剧《胡风汉月》,以往这种才女题材大家是不敢碰的,因为很难找到人物原型,人物神韵也不好捕捉。我们定的基调就是要好懂、好听、好看,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在艺术上我们做了大胆的、全方位的创新,吸收了民歌、通俗歌曲、少数民族歌曲,以及越剧等姊妹艺术,创作形成了“别离调”等别具特色的崭新唱腔和旋律。

《胡风汉月》这个戏最终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届文华大奖、民族团结奖、曹禺新剧目奖、上海“白玉兰奖”等。我也因为这部戏,在反串贾宝玉摘得中国第五届梅花奖后,二度“摘梅”。《胡风汉月》还入选了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

记者:您在评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您怎样理解“戏我合一”?

刘秀荣:我是非常愿意做功课的,比如我演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就要到现实中去捕捉、体验人物的生活。比如演贾宝玉,就去细读原著小说。比如演宋庆龄,就去阅读各种相关宋庆龄的史料,看各种影像资料,甚至会改变自己平时的着装习惯,穿庄重的服饰将自己沉浸在宋庆龄充满大爱的人格中。要吃透人物就要与人物融为一体,你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记者:随着时代发展,评剧等传统戏曲形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很多人认为戏曲离我们仿佛越来越远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秀荣:古老戏剧永远不会过时。

网络时代,快节奏生活,慢节奏的戏剧可能接受起来比较难。近年来,国家花大力量让传统文化进校园,非常有意义。我相信给孩子们心里种下戏曲的种子,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记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性传承人,在戏曲传播、传承、振兴和发展等方面已经做了和正在做着哪些努力?

刘秀荣: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评剧艺术的传播、传承工作,出访了47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讲课、讲座、讲学等形式,坚持开展广泛的对外交流。

刘秀荣到社区传播评剧艺术

评剧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我们通过举办很多传播新派经典的活动,感召了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等全国各地成立了20多个刘巧儿评剧社,现在已经是上千人的团队。我们结对子,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学习新派艺术,同时传递新凤霞老师台上老老实实唱戏、台下老老实实做人的正能量。目前这个工作得到了很多艺术家的点赞。

退休后,我走进北京大学、燕山大学等校园,也走进中学和小学,一直致力于戏曲进校园的工作。2023年先后举办了两次刘秀荣评剧快乐课堂,面对面与戏迷互动,教戏迷唱戏,让评剧从大舞台上走下来,走进百姓生活。希望能够引领更多懂戏、唱戏、爱戏的人传播艺术,传递快乐。

记者:评剧是我国的第二大戏曲剧种,河北又是评剧的故乡,您对评剧的未来有怎样的新期待?

刘秀荣:唐山是评剧的发源地,评剧这么大的剧种是很有前景的。评剧讲普通话,通俗易懂,唱腔优美动听,它可以演宋庆龄、蔡文姬等大人物,也可以演祥林嫂等市井小人物。我们是“北方戏窝子”,希望评剧焕发更好的魅力,永葆“年轻态”。

璀璨的头饰、华美的妆容,细眉轻挑、嘴角微扬、眼波流转……刘秀荣定格于剧照中的一代才女蔡文姬的扮相,柔中带刚,那颦那笑、那神韵尽展绝代风华。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几十年来,刘秀荣积攒下的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巴黎中国戏曲节“塞纳大奖”等各类荣誉可谓颇丰,是社会各界公认的评剧舞台上最为活跃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之一。在与刘秀荣面对面之前,不免对这位老艺术家有了颇多遐想。

当戏曲舞台上明艳照人的扮相、甜亮脆美的声腔落进现实,容光焕发的精气神儿、自带发光的状态,一股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扑面而来。虽已年近七旬,刘秀荣登上河北春节戏曲晚会舞台的那种兴奋状态,倒不像是久经舞台的“老将”,更像是对舞台充满向往的“青春飞扬”,她分享在微信朋友圈里的“靓照”和感言,更透露着这位老艺术家舞台上下的诸多可亲与可爱。

谈及评剧,刘秀荣难抑深情,她对舞台的珍视与热爱在不经意间动人心弦。从幼时的情定评剧到科班学艺,从家乡舞台的锋芒初露到全国、世界舞台的大放光彩,从承袭衣钵到革故鼎新……那些勤奋学戏的悠悠岁月、那些历历在目的师徒相守、那些如数家珍的演出经历,千锤百炼,方有了“梅花二度开”,如今于津津乐道间透露着的多是酸甜与感悟。

刘秀荣对艺术的创新起步较早,电视戏曲连续剧《三看御妹》是其大胆创新的尝试和开端,其主演的评剧新编大型历史剧《胡风汉月》则将其艺术创新推向了繁盛。刘秀荣对才女蔡文姬入木三分的全新塑造,成就了《胡风汉月》诸多荣誉于一身。刘秀荣更是以制片人和主演的双重身份成就了评剧艺术片《新凤霞》,并一举收获中国戏曲艺术片“兰花杯”一等奖。

几十年间,在评剧舞台上,刘秀荣于无数角色间穿行,剧中演绎的悲欢离合,恰是生活自有的模样,即便深陷抑郁症的泥淖,依然能够倔强生长,盛放归来。刘秀荣对评剧艺术求新求变的热情依然不减,其中的原因纯粹且简单,不过是对评剧的那份不舍与热爱。很多戏迷成为刘秀荣的“铁粉”,也便不光因她奉献在舞台上的诸多经典了。

2023年,刘秀荣参加戏曲进校园活动

2023年6月18日,刘秀荣现身其打造的评剧快乐课堂,神采飞扬的状态、优美的唱腔深深吸引着戏迷们的目光。退休多年,刘秀荣更愿意用这样的方式打开自己,用亲身经历,分享快乐,传递正能量。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刘秀荣更愿退居幕后,为学生们教唱、说戏,让更多青年演员都有充分施展艺术才华的机会。她带着评剧走进乡村、学校,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尽可能多地让评剧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让接地气的评剧艺术在百姓间葳蕤生香。

2023年末,刘秀荣创新复排的评剧《宋庆龄与新中国》在北京实现首演。戏曲人的步履不息、推陈出新,传统戏曲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无论演出还是生活,刘秀荣都是一个追求精致的人,用工匠精神打磨舞台人物,用诗情画意填满生活日常,更用手中的画笔助力社会公益。

热爱一旦入骨,便是永远。与刘秀荣畅谈,能真切地感受到其内心对评剧的挚爱之火依旧燃烧炽烈。她希冀着,更多的“评韵新声”唱响“北方戏窝子”这方热土的时代新韵。

文字如花,却难言尽刘秀荣对评剧的坚守与长情。这位老评剧艺术家对评剧艺术一直心怀责任,且葆有“年轻态”,恰如百年“评韵”般,芳华依旧。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 陈红梅 闫漪)

责任编辑:吴文婷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