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中山篆,让更多人爱上古中山国

2024-03-18 07:49: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修长劲健、肃穆绮丽,是中山篆的书写特点。神秘的中山国,有着古老的文化,特别是‘中山三器’铭文,不单记录着历史,还蕴含着艺术审美……”3月3日下午,河北博物院文博研究馆员郝建文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山篆书法艺术的网络直播,近3000位网友在线上赞叹不已。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山篆,是开启古中山国历史研究的一把钥匙,彰显了石家庄地区深厚的历史文脉。那么,中山篆记录了哪些历史?这种瘦挺飘逸的字体如何走下青铜器进入普通百姓视野?

一切,还得从滹沱河畔的一块石头说起。

长约90厘米,宽约50厘米,厚约40厘米——现存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守丘刻石”,曾在泥土中深埋了2000多年。石头上的刻字,像是大篆,又像是甲骨文。已故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曾将其破译出来,为寻找白狄鲜虞部建立的战国中山国提供了重大线索。

沉睡两千年,一醒惊天下。上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平山县进行勘探,发现了战国中山国后期都城——灵寿古城,印证了这块“守丘刻石”的记载。出土文物中,铁足铜鼎、铜方壶、铜圆壶3件青铜器并称“中山三器”,器身均刻有长篇铭文,总共1123字,价值巨大。其中,铜鼎铭文469字,仅次于西周宣王毛公鼎铭文的497字,创战国青铜器长铭之最。三器铭文、“守丘刻石”文字等,均属中山篆。

“直线劲挺如利剑,弧线圆润似弓弦,中山篆气质绝美,既骨感又飘逸,被人们赞为‘中国最美古文字’。”多年来,郝建文利用一切机会拍摄、临摹铭文,很多发现为破解学术谜题提供了新证据。

近年来,中山篆在国内外拥有了大批爱好者,对其研习也不再局限于知名学者、书画家。“在日本及东南亚、欧洲各国,很多人都临摹这种字体,一些国外文创产品也借鉴了中山篆,但存在很多错漏。”为了让更多人正确掌握中山篆,郝建文决定编撰《战国中山三器铭文》一书。为了保证摹本质量,他多次申请进入库房拍摄铜鼎铭文照片,并在展馆闭馆后进入展厅逐字拍摄铜方壶和铜圆壶铭文。

“做研究不容易,你得掰碎了揉烂了,才能真正做到了然于心、触类旁通。”在河北博物院壁画工作室内,记者见到了一本破旧的册子,上书“中山三器铭文单字顺序”。翻开一看,原来是对铭文的每个字都做了归类,清楚地标出顺序、来源等要素。郝建文说,这是他和妻子一起亲手制作的“铭文字典”,要查询某个字,只需按顺序索引,就能找到该字的不同写法、不同来源以及在三器上的位置和排序。这为他搜寻资料、编纂书籍、开展讲座提供了便利。

编纂《战国中山三器铭文》《战国中山三器铭文图像》等书籍,策划“纵横有象——侯马盟书与中山三器文字艺术展”等展览,开展“中山三器文字之美”“走进中国最美的古文字”“中山篆书法艺术浅析”等讲座……近几年,郝建文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书写中山篆的视频,为研究和推广中山篆做了许多工作,不仅吸引了北京、天津、上海、陕西、福建、广东、澳门等地的中山篆爱好者,相关书籍更是一版再版,甚至远销马来西亚等国。

“我是平山人,在考古文博领域干了一辈子,希望略尽绵薄之力,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文化交流,让故乡的文字为更多人所了解,让更多人爱上中山国、爱上中华文明。”郝建文说,中山篆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是河北的文化名片,作为一项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其价值亟待进一步发掘。下一步,他计划和安阳博物馆共同策划书法展览,走进甲骨文故乡,进行一场“甲骨文和中山篆”的对话。(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责任编辑:郑晓娟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