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记者走基层|“机二代”和他的“百万豪车”

2024-04-12 07:17:4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4月10日,在廊坊市大城县拍摄的荆存峪和他的“百万豪车”。 受访者供图

4月5日一早,荆存峪开着他的“百万豪车”上路了。

说是豪车,其实是一台大型拖拉机。

26岁的荆存峪是玉田县福途盛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上个月,合作社接到“新活儿”,廊坊大城县有上千亩即将耕种的花生地需要深翻。

荆存峪和合作社成员开着4台拖拉机出发了。荆存峪的新拖拉机最“拉风”——这台210马力进口拖拉机通体绿色,机身长6米多,高3.3米,光后轮胎就有一人高。

“拖拉机是今年1月买的,花了84万元,是我们村有史以来最贵的农机。配上十几万元的新型播种机等大型农机具,总价近百万元,村里人说我开的是‘百万豪车’。”荆存峪笑着说。

“百万豪车”除了外表震撼,还有什么新鲜功能?

“通过车载电脑系统,我们可以对耕作地块进行自定义。设置好AB点,拖拉机就可以在导航系统指引下,实现两点之间的无人驾驶。”荆存峪说。

荆存峪的父亲就是一名老农机手。早年赶上农忙,老荆常常干活干到半夜。荆存峪从上初中开始,就对农机表现出了兴趣,还能替父亲做一些农机保养方面的工作。

不过,那时的老荆不想让儿子干这行,觉得有点“土”。

转眼到了2020年,荆存峪大专毕业,在玉田县城找了一份农业工程监理的工作。“但我还是对农机更有兴趣。”他说。

那时,玉田农业社会化服务快速兴起,农业合作社纷纷成立。荆存峪觉得,自家有干农机的底子,搞农机合作社有前途。他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

老荆看儿子有股子闯劲,自己也觉得干这行前景不错,于是欣然同意,把刚成立的合作社交到了儿子手里。

那一年,荆存峪不但自己加入合作社成了“机二代”,还说服学会计专业的女朋友一起加入进来。

说起这次买“豪车”,不光小荆相中了,老荆也相中了——老荆看好的是大马力。

玉田是农机大县。在当地,老荆的资历其实不算深。可老荆一入行就站住了脚,靠的就是大马力——2013年,他买了一台110马力的“东方红”拖拉机。

“那时,上百马力的拖拉机还很少,我爸上手就是一台‘巨无霸’。有了这件利器,本村的、附近村的乡亲们都来找,活儿多得干不完。”荆存峪说。

老荆当机手这些年,眼瞅着农机越来越大型化。“耕种效率越来越高,对动力机械的马力要求也越来越大。”说起这些,老荆深有感触。

当初,大马力让老荆尝到了甜头。现在,老荆力主翻倍上大马力。毕竟好机器才能干好活。

与父亲相比,荆存峪更关注的是农机的“科技范儿”。

不久前,荆存峪花了14.5万元买了一台气吸式玉米播种机,价格比普通播种机贵十几倍。“气吸式播种机的特点是精量化播种,一株苗只下一粒种,节约种子,而且不用间苗。”荆存峪说。

另外,荆存峪正在考察蔬菜播种方面的农机。“玉田是蔬菜大县,但一些蔬菜品种的种植还不能实现全程机械化,其中蔬菜栽植环节是难点。我想看看能不能引进设备解决这个问题。”他说。

如今,在玉田这个传统农业大县,大中型拖拉机超过3000台,小麦、玉米收割机超过1500台。众多机手中,像荆存峪这样继承父辈事业的“机二代”不在少数。与父辈相比,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想法更开放。有着强烈事业心的“机二代”们,正在用更大型的农机、更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河北日报记者 魏雨 朱艳冰

责任编辑:郑晓娟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