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暨《河北学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召开

2024-04-19 21:46: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 4月13日至14日,河北学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暨《河北学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的50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省委讲师团主任,省社科联第一副主席吕新斌出席并致辞。河北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刘钢虎宣读《河北学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研究”栏目入选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名单的通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孟庆凯主持开幕式并致闭幕辞。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吕雪松出席。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3年多时间,推行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为燕赵大地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1次、仅2023年就两次视察河北,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河北发展指明航向、标定坐标、赋予使命。在总书记的关心关爱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7400多万燕赵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河北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丰硕成果,雄安新区拔节生长,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时期,新时代河北火热的发展实践,为河北社科工作和学术期刊工作提供了丰厚的研究资源,注入了强劲的奋进动力。

吕新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的似海深情、如山厚爱,带来了党中央的关怀温暖和殷切期望,为河北社科事业和《河北学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最大底气。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社科期刊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建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学术期刊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持续动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大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坚持唱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旋律,奋力展现社科工作新气象新作为。《河北学刊》四十三年特色名刊发展之路,厚积薄发、行稳致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河北学刊》需要把好方向、提升质量、注重创新,以一流编辑、一流稿件、一流业绩,努力打造成为兼具科学性、探索性、前沿性、收藏性的全国一流名刊,更好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聚焦多学科 助力“三大体系”建设

本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主要围绕期刊和重点专栏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以及各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其中,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发言最为集中,学者们从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出发,其内容涉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学术体系建设、话语体系建设等层面。

关于如何重构中国本土哲学话语体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承贵认为,一是要以社会历史运势为哲学话语来源;二是创造性地吸收消化已有的哲学话语资源;三是以先进的价值观主导中国本土哲学话语建设。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怀玉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也是社会空间重构问题。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话语生成逻辑问题,一是要批判性反思并超越西方现代化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目的论”式抽象逻辑强制与“西方中心论”化空间话语误解;二是要借鉴并超越作为西方现代化理论替代者的所谓“全球现代性理论”与“世界体系论”的历史—空间哲学话语对中国式现代化意义的理解;三是要借鉴并克服大陆中心论与海洋中心论的世界地缘政治哲学对中国式现代化意义的专业化实证性研究的贡献及局限性;四是要消化与反思“本土派现代化”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研究成果及其空间哲学视野上的局限性;五是要从把握资本主义全球化生产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自身的空间生产逻辑辩证互动关系入手,从中国革命与现代化自身的发展实践出发,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空间辩证法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左玉河提出,经过学界长期的努力,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建构取得了突出成绩,基本建构了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但距离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自主”尚有较大差距。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是如何提升历史研究的原创能力。我们必须抓住问题导向、史料解读和范式更新这三个关键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越认为,建设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需要在继承、反思与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础上构建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否则建设中国史学“三大体系”将无从谈起。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廖可斌提出,建设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研究体系,必须将中国古代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高波认为,在新起点上构建中国发展经济学,要重新审视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路径。我们要从“中国奇迹”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现象出发,既要分析其特殊性,又要超越特殊性去揭示其背后更根本的、具有一般性的原因,并升华为能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所借鉴的系统化的经济发展理论。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陆杰华分析了构建中国自主人口学知识体系的政策背景和现实考量、重点议题和主要路径。陆杰华认为,建构中国自主人口学知识体系的主要路径,一是要形成中国本土的人口学理论,二是要创新拓展人口学研究方法体系,三是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学科体系繁荣发展,四是坚持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田毅鹏认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只是一个观念更新的问题,也是一项带有客观性和经验性的总体实践工程。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实体性基础,主要是指学科体系中那些作为社会单元实体而存在的宏观、中观及微观等社会要素,如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区研究、村落研究等。

推进“三大体系”建设及期刊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本次论坛是在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与会专家利用论坛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并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期刊和重点专栏建设以及各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深入研讨。

会议指出,多年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关注下,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的精心扶持下,在学术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在“追踪学术前沿、力推科研精品、打造全国名刊”办刊宗旨的指导下,《河北学刊》以深厚的历史积淀、特色的发展之路、编委多年来的辛劳付出,厚积薄发、行稳致远,成功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70年”等顺应时代潮流的特色品牌专栏,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北学刊》要担负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切实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要明确思路和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学术期刊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以一流编辑、一流稿件、一流业绩,努力打造成为兼具科学性、探索性、前沿性、收藏性的全国一流名刊,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会议要求,《河北学刊》再攀高峰、扛好大旗,要坚守初心,把好政治方向,充分认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高扬思想旗帜,牢固树立“政治家办刊”思维,始终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发出导向正确的时代强音。要提升质量,在选题策划上,秉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把工作重点聚焦到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聚焦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在作者队伍上,加强与相关专业名家大家的经常性联系,尽快形成遍布全国、辐射海外,重点区域突出、学科构成与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专家学者梯队,不断扩大优秀稿件来源;在编审质量上,注重提升编辑团队的学术眼光、学术品位和学术敏感度,认真落实“三审三校”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要创新引领,应为学术创新提供支撑,坚持传播原创性的学术成果,尤其是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实践的原创性成果,真正成为展示创新学术成果的平台;应积极尝试办刊思路的创新,通过海外编委的联系和《河北学刊》的平台,加强与国外同类型学术期刊的对接联系;应注重传播方式的创新,积极探索多维传播渠道,开展好数字化提升工作,加快建设官方网站,不断扩大传播效应,为当好河北社会科学类期刊界排头兵、带动河北省社会科学类期刊形成高质量期刊方阵奋勇迈进。

责任编辑:张雨萌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