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15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我省主研项目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

    “高度腐败检材降解DNA检验技术体系的建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河北新闻网2月14日讯(河北日报记者郭伟)今天上午在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省共有15项科研成果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已连续4年创新高,其中由我省单位或人员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主持的获奖项目9项、我省单位参与协同其他单位完成的获奖项目6项。尤为突出的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丛斌主持完成的“高度腐败检材降解DNA检验技术体系的建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我省主研项目一等奖零的突破。

    据介绍,在我省获得的奖项中,按奖励等级分,有特等奖1项(参与完成)、一等奖1项(主持完成)、二等奖13项(主持完成8项、参与完成5项)。其中由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参与完成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我省获得的奖项不仅“含金量”较以往更高、数量较以往更多,奖项结构也更加全面。据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获奖项目奖种齐全,在国家设立的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种中,我省均有项目获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一等奖空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这也是我省首次在同一年度内同时取得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两个重要奖项。此外,我省获奖项目行业覆盖面也较以往有所扩大,工、农、医三大领域均有项目获奖。在我省主研的9个获奖项目中,包含了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成果1项、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3项、工业领域科技成果2项、医药卫生领域科技成果3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历来被视为体现各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有专家认为,作为地方团队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角逐,并实现获奖数量连破纪录,体现了我省科研开发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和综合科技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此次为我省实现零突破、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我省主研项目“高度腐败检材降解DNA检验技术体系的建立”,解决了长期困扰刑事科学技术的高度腐败检材降解DNA分型及溯源难题,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刑事科学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和科技实力,对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属法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据了解,课题组历经10年,构建了可检出降解至40bpDNA片段的两个复合分型体系,为检测片段最短、基因座数目最多的分型技术体系,成本低廉,得到国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属国际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成果主要用于刑事、民事案件和空难、海啸、地震等灾难事故的个体识别,成果已转让并在国内推广应用,并将继续向国际市场扩大应用范围。

【责任编辑:孙婷】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