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河北全省文化界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

2012-02-28 08:30: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省图书馆馆长李春来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公共财政对文化的投入越来越大。省财政投入3.1亿元对省图书馆进行了改扩建,今年春节长假期间,省图新馆接待读者28000人次,成为真正的“百姓大书房”。今后,省图书馆将依托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立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通过分馆、馆外服务点、流动服务站和共享工程基层网点,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延伸公益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内容,不断巩固和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水平。

列席了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的文化界代表、滦南县成兆才评剧团团长孙秀艳说,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基层,应该实施倾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特别是贫困县乡村文化建设,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要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基层延伸,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演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突出燕赵特色,创作更多具有中国气派、燕赵风韵的精品佳作

近年来,我省文艺精品佳作不断,新编京剧《响九霄》、话剧《寻找李大钊》、电影《唐山大地震》、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等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我省文化界人士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突出燕赵特色,大胆创新,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使燕赵文化百花园更加绚烂多姿、生机盎然。“精品力作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我省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勇于创新、勇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力争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大作品。”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关仁山说:“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文化改革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对全省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省文化工作者,特别是作家们,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让思想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充分张扬。要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创作出更好更多具有中国气派、燕赵风韵,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庞彦强说,文化产品要想创造价值,必须打造精品,这种精品是指与市场接轨、让广大民众认可的作品,是深得观众喜爱的优秀产品,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两者不能割裂开来。同时要努力打造河北强势文化品牌,既要认真梳理我省文化资源,以地域性文化成果为根基,又要具备世界眼光,始终把追求高品质作为最高目标。对已经初具规模和影响的品牌,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效应。“只有把市场主体、消费者、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凝聚起来,才有可能锻造出河北的强势文化品牌。”

多措并举,培养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

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离不开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出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为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省文联主席、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说,省委八届二次全会对我省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部署,说明省委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这对我省文化改革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省要加快培养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德艺双馨、社会影响大的文化名家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形成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堪当大任的核心团队,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同时,要加强文化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文化工作队伍素质。

近两年来,邯郸市文联组织开展的“三基一出”活动效果良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邯郸市文联主席张海英说:“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目前的文艺人才状况与文艺事业的发展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使文化艺术人才创作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放宽专业人才流动限制,发挥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激励奖励机制。要夯实基层文艺人才队伍的根基,建议财政出资,定期组织安排各类专业人才进行学习培训,开展文化交流,从而达到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培养发现新人的目的。”

【责任编辑:殷大伟】 河北全省文化界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
河北新闻网
News
河北新闻网
http://hebei.hebnews.cn/2012-02/28/content_2556966_2.htm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