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萨金特:“如果我有钱,一定会在中国投资”

    5月18日,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在河北廊坊国际会展中心,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变革与发展话题贡献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赵永辉摄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如果我有钱,一定会在中国投资”

    阅读提示

    5月18日,廊坊国际会展中心,在省政府联合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共同主办的“2012环首都绿色产业高端会议”上,托马斯·萨金特头戴同声传译器,安静地坐在会场的第一排,偶尔会在他那浅黄色封皮的本子上记几笔。台上,作为此次会议的主持人之一,《财经》执行主编何刚正与几位官员、学者和商人就“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新路径”展开对话。

    此时已是中午12时,一些与会嘉宾陆续离开会场,整个第一排,除了一名摄影记者外,便只余托马斯·萨金特,这让这位69岁老人的背影看起来不免有些孤单。所幸,会议很快接近尾声。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将全场最后的发言机会让给了萨金特。萨金特上前接过话筒,用英语告诉在场的人们:“如果我有钱,一定会在中国投资!”

    短短一上午,这已是萨金特第N次表现出对中国的信心。在会议刚开始时的演讲中,这位受华夏幸福基业所邀前来参会的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数次用“奇迹”、“惊人”、“神奇”这样的词汇形容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在稍后茶歇时,他亦表示:“我一直在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迹”

    5月17日,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演讲的前一天晚上,记者拿到了一份粗略的中文版演讲提纲。在这份提纲中,有一处要点被译为“GDP增长大部分源自生产力增长”,这引起了记者的疑惑。

    在经济学上,GDP增长主要是靠自然资源、资本、普通劳动和人力资本四项生产要素起作用,这与“生产力”的概念似乎并不能直接画上等号。基于此,尽管这份提纲被命名为“revised(修订版)”,记者仍怀疑“GDP增长大部分源自生产力增长”是一个翻译错误,“生产力”似应另有所指。

    答案在第二日揭晓。在题为《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及阻碍》的主旨演讲中,身为纽约大学经济学系威廉·柏克利经济和商业讲座教授的萨金特现场演示的幻灯片上清楚地将GDP增长分解为三个因素的增长:laborforce(劳动力),physicalcapital(实物资本),productivity(生产力),其中,“生产力”作为重点被用红色标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迹。”萨金特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在他看来,生产力是造就这一奇迹的最重要因素,美国、韩国、日本亦是如此。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萨金特给出了一组数据:2000年,生产力增长在美国的GDP增长中所占的比重(对数)为0.7,而劳动力增长占比只有不到0.1,资本增长占比为负值;同样,2007年,生产力增长在中国的GDP增长中所占比重(对数)接近2,劳动力增长和资本增长占比约为0。

    “我们应该依靠生产力的提升来刺激实体经济发展。”萨金特由此得出结论。那么,生产力的提升又该依靠什么?

    萨金特随后发表的观点新鲜而合理:促使生产力快速提高的首要因素是教育。这与传统经济学中所认为的“二次产业革命后,现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观点不谋而合。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