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微访谈:专访河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陈志国教授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4-15 08:45:31  责任编辑:张昭

    河北新发地高碑店市场招商中心沙盘前,前来咨询的客商络绎不绝。河北日报记者 赵威 通讯员 李光宇摄

    京津冀微访谈·专家篇(下)

    专访河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志国教授

    创新思维提升承载力

    阅读提示

    为明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我省提出要打造“四个支撑区”,即优化城市布局的支撑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区、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区和生态涵养保护的支撑区。

    无论是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还是优化城市布局,都是对我省未来承接能力和支撑水平的一大考验。

    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我省应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承载力?又该如何扮演好“服务”和“崛起”两个角色?

    □河北日报记者 王博[保定报道]

    “三地四方”协同支撑网状发展模式

    新闻纵深: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给河北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应该怎样看待河北目前面临的这种形势?

    陈志国:这其实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在研究谋划如何借助“两环”特别是京津发展自己。一方面,虽然有一些突破,但这一优势总体上发挥得不够充分;另一方面,从“两环开放带动”战略到打造两个增长极,我省出台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始终离不开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发展的布局也一直在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做文章。可以说我省已经具有一定区域合作的基础,如廊坊燕郊一直强调拉动北京产业转移,现在已初具规模;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使我省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缩小了与京津之间的差距。应该说,我省在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如今,以共同治理环境问题为契机,三地开始谋划协同发展的新篇章,这无疑能激发出三地发展的积极性。

    新闻纵深: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您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会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河北要做的是什么?

    陈志国:河北与京津两地发展差异的现实会使这一过程长期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阶段和过程的预判,也主要是由我省的对接和融入条件、环境和能力的完善提升程度所决定的。

    我认为,至少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环境建设阶段,河北需要下大力改善软硬环境,如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外来要素进入河北提供必要条件,不断提升河北发展的软环境,从高效的政府服务、优惠的政策支持到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市场体系,再到发展理念的转变、文化的认同等,为外来生产要素营造一个良好的融入环境;第二阶段为人口和产业转移阶段,河北在此阶段必须为转移人口和产业提供空间场所;第三阶段为政策和社会服务均衡化发展阶段,河北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必须强化提高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为流入生产要素提供公平、均等和优越的政策,不断消除河北与京津在发展环境上的差异,这样才能真正获取京津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带来的发展机遇。

    新闻纵深:您之前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善于破旧立新,“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志国:从发展模式上来看,一直以来,北京是圈状发展,河北是板块式发展,而京津冀协同发展既不是圈状也不是块状,应该是网状发展。网状发展意味着纲举目张,是一种无缝隙、对接式的发展模式。从运行机制上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是“三地四方”的协同,三地指地理位置上的京津冀三省市,四方指行政划分上的中央政府及京津冀三地政府。中央的顶层设计打破三地资源的块状分割,负责网状发展的整体协调,京津冀三地政府负责网与网之间的编织与衔接,市场负责资源在网络之间合理的快速流动。唯有如此,才能促进三地的良性发展。河北新闻网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