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探访大运河申遗点 考察大运河河北段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6-01 08:26:36 责任编辑:孙婷

    一百年过去了,令人惊讶的是,当地的许多老者还记得当年的县令王为仁的名字,这是他们的父辈,口碑相传,记录着当年的德政。在清王朝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最后时刻,一个地方官主持了这样浩大的工程,实属不易。

    当地的领导告诉记者,县里已经围绕华家口夯土坝,做了整体的保护、旅游规划,如果申遗成功,这对有着景州舍利塔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景县,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利好消息。

    国内外考古界的专家一致认为,谢家坝和华家口这两段大坝,是中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再现了中国近代在漕运水利设施中夯筑的先进工艺,同时也为研究清末的夯土技术及南运河段险工护岸的发展过程提供了实物资料。

    八十多道弯,最原生态的大运河段

    河北省文物局大运河申遗项目负责人孙晶昌介绍:从东光谢家坝,到山东德州四女寺,是南运河上唯一一段作为申遗点的河段。

    沧州市文物局郑志利对记者介绍,河北段有83.2公里,其中大部分在沧州境内,谢家坝到吴桥第六屯72.2公里,华家口夯土坝也在这一段河段上。进入德州市后,不远又与衡水市故城县临界,河段长11公里。

    这一段河段能够入选,有两个原因,一是保持了原始风貌,因为当地县城没有在运河附近发展,基本没有改造;二是弯道最多,明显的大弯竟有三十多个。

    从北向南走,两岸河滩地时而宽阔,时而狭窄,其中的河道弯弯曲曲,有九曲回肠之感。运河的弯道形成大多是人工所为,这些弯曲设置减缓了水流,保护了航船的平稳,减少了堤坝的受力,自古有三弯顶一闸之说。

    吴桥县文保所长杨双印说,这一段河道南北地势相差较大,所以弯道就设置得比较多。

    弯道多,所以河堤外的河滩地就留得宽广,狭窄处两侧仅留道路,宽广处可距一两公里。“大块风光,春畴一生,满目从容。桂棹初摇,牙樯始立,淑色烟笼。堤边对对宾鸿,村庄里,安平气融。乐志情深,读书意远,与古和同。”这是1750年,康熙南巡经过这一段大运河时填写的词。二百多年过去,两岸的风貌如旧,水彩画一般。

    河底只有一点自然汇集的雨水,露出河床宽阔,成了当地天然的牧场,一群羊在牧人的引领下缓缓移动,记者上前与牧人攀谈,牧人叫辛月升,是第六屯的,今年50岁。

    辛月升说,听说了“申遗”这个事情,但详情不知。守着大运河,这些年都是这个样子,没有什么变化,“我小的时候,这里还走船,一个火轮拖着几条货船,可好看呢”。

    不变的是河床,变化的是河水。景县安陵乡华家口村70岁的老汉焦维新对记者说,上世纪50年代,大运河还经常发大水,河水最深有十几米,每年六月初三到九月初三,这是防汛护堤的时刻,500米一个防汛屋,各村抽调的民夫昼夜看守,吃饭都是村庄里或肩挑或用牲口拉车送来。每到大水来时,当地人用砍伐柳树头倒挂在堤坝上减少冲击。“上世纪60年代河水还很大,这一代的老百姓拉船当纤夫的很多,那时候除了这个,没有地方打工。”焦维新说,这四五年,夏天能积一点雨水,每年11月到第二年1月,引黄入津的水也从这里过,情况好多了,河里还生长着大量的鱼。我们老百姓都盼望着申遗成功,那样大运河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燕赵都市报记者祁胜勇 文/图)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