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双滦区山村教师扎根38年甘当“孩子王”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7-04 08:36:32 责任编辑:李莎

夏玉文在辅导学生。 闫晓华摄

    “夏老师,您最近怎么样?身体好吗?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成功应聘北京一所中学教师职位,终于能和您一样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了!”近日,午休时间,夏玉文刚接通电话,那头就传来学生王金胜的报喜声。

    “太好了!以后要好好努力,当一名好教师,为孩子们播撒希望,让他们健康成长。”夏玉文高兴地叮嘱着。

    夏玉文如今是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乡河南营教学点的负责人。38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家乡的山村,宁守清贫也要当“孩子王”。他说,当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回来看他,向他诉说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取得的成绩,是他最快乐的事。

    “为了孩子们,我要好好干,不干好,绝不离开”

    学校没有院墙,几间草房破旧不堪,纸糊的窗户也都已破损;几张破课桌,仅有的几把凳子也残缺不全,根本无法坐人——回顾1976年高中毕业后刚到陈栅子乡小东山小学当老师的情景,夏玉文坦言,当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在此之前,乡里曾派过多位老师到这里工作,由于教学条件太过艰苦,没有一个人能坚持下来。“当时三四个孩子挤在一张课桌上学习,我心里很难受。”夏玉文暗下决心,“为了孩子们,我要好好干,不干好,绝不离开。”

    教室没有玻璃窗,每年冬天未冷之前,夏玉文就提前买好白纸、打好糨子把门窗糊好;教室没有暖气,他自己当泥瓦匠盘炉子;取暖没有煤,他带学生捡茬子当引火柴;为了学生到校后教室里暖和,他每天都要比学生早到校一个多小时,把炉子生着。

    学校没有水井,最近的水井离学校也有五六百米。夏玉文家住在小东山上,学校在山下。他家与水井也有五六百米距离。为了学生们能正常用水,他每天挑着水桶从家里来到井边,打上水再挑到学校,这一挑就是八年。

    有一年冬天,刚下过雪,山路又陡又滑,夏玉文不小心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两桶水有多半儿都洒在身上,连鞋里都是水。就这样,他还舍不得剩下的半桶水,浑身湿漉漉地先去学校,放下水,再跑回家换衣服。

    1984年,夏玉文带着学生并入河南营小学。河南营小学门前有条小河,每年夏季下雨之后都会发洪水。很多学生家在河对岸,要想上学必须趟水过河。不放心孩子们的安全,夏玉文总是亲自护送学生,背着低年级的,拽着高年级的,直至1995年河上修了桥。

    2000年河南营小学迁入新的校址,学校离家远了,很多孩子中午回家时间不够。夏玉文从自己家里带来一口铁锅,和其他老师盘了一个简易灶台,每天中午为大家热饭吃。2013年,河南营小学成为只教授一、二年级的教学点。虽然此时铁锅变成电饭锅,学生们带的凉饭很多换成方便面,夏玉文依然辛苦地操劳着。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