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邺城遗址北朝壁画:满壁风动画中仙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9-19 09:23:23 责任编辑:张昭

    (三)

    从夏商周三代到秦汉,伴随着祭祀礼仪从“庙”到“墓”的转移,壁画艺术创作逐渐从宗族祖庙转移到家族墓地。

    东汉初年,“墓”成为祖先崇拜的中心。加上汉代以来以墓室为阳宅的普遍观念,我国古代墓室壁画,从形成到发展成熟,前后2000余年,经久不衰,延绵不绝。东汉后期,随着举孝廉制度的推行和社会经济发展,厚葬风气日盛,墓室壁画得到了空前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仍在延续,不断融入外来式样和时代新风,突破了传统的空间布局,开启了在墓道两壁绘制壁画的先河,通过表现仪仗图,来标榜墓主人高贵的身份和地位。高洋墓墓道壁画表现的便是高洋皇帝出行场景。

    那是怎样的一次豪华出行啊,莲花纹和忍冬纹的地毯上,4列106人组成的仪仗队,手持各种仪仗,在高近4米朱雀的凝望中,缓缓前行。前面有青龙、白虎引领。天空中彩云朵朵,飘落着莲花、摩尼宝珠和忍冬,飞奔着各种神禽瑞兽,那些高大的仪仗,庄重、华丽。若不是皇帝的出行,那些仪仗在别处你是永远也看不到的。

    到目前为止,全国发现的北朝壁画墓约有40多座,如娄睿墓、徐显秀墓、茹茹公主墓、高洋墓等等,都出土了大量壁画。但高洋墓壁画显然更为精细,更为传神,更为生动,更为华丽,洋溢着皇家的气息,体现了北朝时期宫廷绘画的最高水准。

    凝视,那些画在白灰墙上的壁画上,画家起稿的淡墨线和起稿划痕,依稀可见。从这些起稿、定稿方法以及风格上的差异看,这些壁画是由几位画家按照总体设计合作完成的。他们又是何许人也?

    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将目光投向高洋近侧杨子华、曹仲达、刘杀鬼等画界高手。

    《历代名画记》称杨子华的画“自像人已来,曲尽曲妙,简易标美,多不可简,少不可逾……”《后画品》中也称赞他曰:“北齐之最,唯公有图。善写龙兽,能致风云。”

    从“高洋死于天保十年(559年),葬于乾明元年(560年),武成帝时(561—564年)杨子华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这个情况来看,或许就是杨子华负责了高洋墓壁画的绘制,因表现出色,才得到了武成帝的“提拔重用”。

    曹仲达是西域曹国人,绘画造诣极高,他创作的“曹家样”独具风格,有“曹衣出水”之称。也就是说,衣服紧贴身上,就像刚出水一样,能严谨地表现人体结构和肌肉特征。曹仲达是外国人,画那些西域人时会更得心应手,说不定壁画中的那些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就出自他手。

    刘杀鬼,也因善绘事,“常在禁中”作画。《历代名画记》载:“画斗雀于壁间,帝见之为生,拂之方觉。”壁画中的那些神禽瑞兽,或许便是他的手笔。

    当然,这是一个团队的杰作,其他参与绘制的画家或画工,我们已无法得知了,但他们为后人用画笔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信息,值得致敬。

    为了向世人展示古代壁画艺术成就并向传统绘画学习,199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中央美院进行了一次临摹合作。那年夏天,中央美院壁画系主任孙景波教授带领十几名师生来到石家庄。当他看到高洋壁画原件时,感慨万千,激动地说:“那些线条,今人难以企及。”

    1996年9月,《河北古代壁画精粹》展在北京成功举办,高洋墓壁画,再一次引起轰动。

    如今,河北博物院《北朝壁画》展览向公众免费开放,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还专门为青少年朋友开辟了绿色通道,孩子们可以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对着高洋墓壁画进行临摹。

    作为考古人,更愿意让高洋墓壁画这粒传统中国画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发芽、成长,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