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滦平打造中国“普通话体验区”(组图)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0-23 08:44:55 责任编辑:丁璨

    从普通话由来看“普通话之乡”的名与实

    “推广普通话的公益广告出现多个滦平元素,今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重点活动也是在滦平举办,这些都有力提升了滦平的形象和知名度。但这些荣耀不是自己送上门的,是滦平人通过深入挖掘普通话优势,积极打造普通话文化品牌,全力争取回来的。”张绍儒表示,虽然滦平有普通话方面的天然优势,滦平“普通话体验区”已经列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年度计划,但滦平还希望打造更响亮的“普通话之乡”文化品牌,来表明滦平人不但普通话说得好,而且其中还蕴含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脉络。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滦平这两年积极与国家、省、市语委部门联系,努力寻找有关上世纪50年代在滦平开展“普通话语音采集”方面的档案材料,但至今没有找到任何有力的史料或是专家证言,能够完整还原当年语音采集的经过。“我们多次找过国家语委,也到国家档案馆查询过,但没有任何收获,据说机构变迁、办公地点搬迁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原因,致使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部分语言工作档案已经丢失了。”张绍儒说,现在能肯定的还只是有过语音采集这件事,而且滦平的普通话确实很标准。

    “这两年,滦平倾力打造‘普通话之乡’,有些滦平人便认为,普通话就是以滦平话为标准的。其实不然,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是从民国时期‘国语’的称呼变过来的。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和电影里说的就是这个话了。”王国平认为,亲历者的讲述证明确实存在语音采集,但当时的语音采集应该为了解各地方言情况,为全面推广普通话做准备,而不是把滦平话作为普通话标准正音进行全国推广。

    据了解,普通话一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但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属于民间说法,也没有明确的定义。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期间,正式将普通话确定为汉民族共同语,将其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6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普通话的定义中又加入了“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一条。“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而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管共同语叫“雅言”。《论语·述而第七》:“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辞海·雅言》条说:“雅言,古时称‘共同语’,同‘方言’对称。”到汉代,把共同语叫做“通语”,到了明清称作“官话”。

    “元明清时期,北京长期作为国家的首都。北京话作为官方的通用语言——‘官话’传播到全国各地,而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白话文学作品也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在多方面作用下,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吴继章表示,另一方面,随着元明清的朝代更替,北京的人口迁移流动很大,北京话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汉语方言、甚至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和其他方言音系相比较,北京语音结构比较简单,保留的古音成分最少,可以说是发展最迅速的汉语方言。这些都为北京语音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国平介绍,根据专家考证,明代“官话”应该是以元朝大都(北京)话为基础,并综合了部分当时南京话的语言特点形成的。清代“官话”则是由当时东北话与北京话融合发展而来。到了清朝中后期,其“官话”已经和现在的普通话十分接近了。而滦平话的形成过程与清代“官话”的形成推广过程是同步的。而且这一时期稳定下来的“官话”,成为现今普通话的主要基础,所以说滦平是普通话之乡也不为过。

    “有人说,滦平话比北京话还更接近普通话,更标准。这个不好断言。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作为标准音的北京语音,是指拼读规范的音系,剔除了北京话的土语、杂音,以及‘儿化’、‘省字’等口语习惯,所以胡同里的纯正北京话与普通话有不少区别。而滦平话直接受当时‘官话’影响形成,语调比北京方言硬一点,尤其是没有尾音,显得直接、清晰、明确。”王国平说。

    “目前全国有70%以上的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95%以上的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但只有10%的人口可以用标准普通话顺畅沟通,还有30%即4亿多人口不能用普通话交流。”省语委办公室主任王晖说,从有利于推广普通话角度,省语委一直积极支持滦平打造普通话文化,以期对全省普通话推广工作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