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乡村教师“泥巴”美术课全国拿大奖(图)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2-30 11:15:07 责任编辑:李莎

董老师与孩子们在一起捏泥人

    “萝卜哥”竟是语文老师

    娄尚双中心小学校长周守乾说:“东升一站上讲台就像变了个人”。他观摩课的开场白是:“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野地萝卜’,感谢‘伯乐’把我从野地里挖出来,能够在这大城市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小朋友们叫我‘萝卜哥’就好啦……”

    对于“野地萝卜”这个昵称,董东升有着自己的理由:“萝卜是很普通的植物,就像我一样,很平凡。不过我也是非常幸运的,能够得到泥土的哺育和阳光雨露的滋润。在我看来,农村就是我的泥土,领导的支持与关怀、同事的帮助就是我的阳光雨露。”

    但人们也许想不到,这位在全国美术观摩课获奖的“萝卜哥”竟然不是一位专职的美术教师,他已经教语文教了15年了。

    原来,董东升在师范学校时学的是美术专业,但因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没有能力设置专职的美术老师,于是他就成了一名语文老师。所有的美术教学,都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搞的。2003年,沧州市教育局开展了一次自制玩教具的评比活动。在同事们的鼓励下,董东升“重操旧业”,用泥巴制作了一些教具,“没想到还得了奖!”,从那后一发不可收拾,董东升的“美术梦”被唤醒了。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学校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和美术活动室,董东升任辅导教师。

    扎实的美术功底也让董东升的语文教学如虎添翼。“课文里出现的山水、人物,东升老师都能够用简笔画表现出来,便于学生们理解。”提到董东升的绘画功夫,董东升的一位同事十分佩服。

    “我会在语文教学中安排书法训练,这也算是一种美术教育吧。我发现再调皮的孩子一到‘练字儿’的时候也都很投入”,董东升说:“在我看来,美术课的教学取向是‘美育’,其终极目的是美化学生们的心灵,也是一种‘德育’。所以不管是语文也好,美术也罢,目的是一致的。”

    用泥巴也能播下“美”的种子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团泥巴,就是用着这些最朴素、最具备乡土特色的元素,董东升用语文教师的身份,为他的学生们渗透着“美”的教育。他说:“现在特别流行用多媒体,一提到多媒体好像就是电脑和投影仪。我个人认为多媒体应该包括更多内容。农村学校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不过可以就地取材,生活中到处都是小道具,都是孩子们感知世界、感知美的‘媒体’。”

    这些年来,这位乡村教师就这样始终坚持立足农村实际,汲取乡土元素精华,运用幽默的语言和娴熟久的技艺,营造充满趣味的美术课堂,激发孩子们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他不厌其烦地制作道具、编创故事,丰富课堂内容。《小小养猪场》、《快乐的林子》、《两小儿辩日》等课程中他自制的教具分别在沧州市和任丘市的教具评比中获奖。外表有些“土气”的他,却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课堂上,孩子们围坐在他周围,看着他认真制作泥人,刻画泥人的每一处细节,目不转睛,神情专注。看到浑然天成的泥塑作品,孩子们难掩喜欢之情,齐声称赞。

    在董东升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于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对于美的表达不应该拘泥于形态。他不看重技法,也不在乎孩子们做得是不是“好”。他最看中孩子们的投入和兴趣,愿意看到他们享受制作的过程,同时在作品中展示自己的个性。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