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

寻味正定“马家老鸡”:六代传承三百年老味道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1-15 09:11:12 责任编辑:孙明霞

寻味正定“马家老鸡”:六代传承三百年老味道

“马家老鸡”制作过程中的高压工艺。

       一家“半自动化”的老字号

    在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实话》一书中,主持人崔永元对“马家老鸡”赞誉颇高:“河北正定有一个作坊生产马家鸡,我差不多全国各地的烧鸡都吃过,但是这个马家鸡,虽没有名气,如果以我的口味为准的话,它是中国最好的。”

    对此,小崔的解释是,正是坚持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才留住了“马家老鸡”的百年历史余香。

    对马学中来说,印象最深的也是老宅子里一家人热火朝天的制作方式。

    马家老宅位于正定县城清真路3号,从祖上搬来正定,他们就一直住在这里,再没挪过窝。马学中告诉记者,虽然房子修修盖盖换了好几茬,“但卤鸡的老汤已经渗透到了土壤里,换了地方就没这味儿了。”

    在这处老宅中,马学中四五岁起,就开始看着大人们忙前忙后地褪鸡毛、煮鸡,他则把烧火的风箱当成玩具,“呼哒、呼哒”拉得直响。十几岁上,他已经顶上半个劳力,开始上手干活了。

    “要想鸡毛褪得快、褪得干净,烫鸡的水温是关键。凉了,毛下不来,烫了,连皮都脱下来了,没有卖相,就要不上价儿。”一边介绍着,马学中一边随手从桌上拿起一个烟灰缸,一板一眼地演示起褪毛的动作:只见他一前一后、两腿微微分开,扎下马步,略微弓背、翘臀,一手按住烟灰缸,一手自下向上推去。“你看,只要水温控制得好,就这么两三下子,一只鸡就能把毛褪得干干净净。要是练得熟了,就是几秒钟的事,快得很。”

    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马家老鸡”的发展。2009年,马学中在正定征地25亩,总投资2000多万元,引进了年产600吨老鸡的传统加工技艺技术改造生产线,建成一座现代化加工新厂。

    在这座全封闭式的加工厂里,“马家老鸡”的制作已实现半自动化——流水线上,宰后的净鸡在人工管控下,褪毛开膛、除去内脏、洗净控水、造型卤煮等一系列繁复工序依次进行、有条不紊;卤煮的过程也不再是大铁锅熬制,而是采用可控温的方形煮缸,屠宰后的鸡由流水线传递过来,装进一个像笼子一样的钢篦子里,上面盖上佐料袋子,直接下缸卤煮。

    “这几年,人们看食品安全比什么都重要。过去家里的作坊式生产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安全感了。”马学中说。

    虽然早已走出作坊生产、提篮叫卖的旧模式,但对“马家老鸡”世代沿袭的“清真”屠宰,马学中仍然“顽固”坚持着。

    “按照伊斯兰教规,回民屠宰畜禽不能自己动手,必须要由寺掌教经手,才能真正算作‘清真’。此外,对‘马家老鸡’来说,别人加工过的白条鸡,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病鸡、死鸡,他们也不能收购使用。这两点,清真寺是要实时监督的。”正定城内清真寺阿訇韩景儒告诉记者。

    马学中说,现在厂里长期聘请掌教驻厂专司宰鸡,“除了出栏后和屠宰前,必须由动检部门进行活体检疫外,掌教也是厂里的一道安全关。”

    为了增强市场的竞争力,“马家老鸡”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又开发出真空系列软包装产品,可以长期保存产品的色香味,更加方便保存、运输和外销。

    对于这些“变化”,马学中想得很明白,“是遗产也不能墨守,继承和创新是必须的。”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