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河北社会民生>>正文

水清民富,水源地怎样兼得

2017-01-03 07:07:1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近日,迁西县潘大水库水面上,昔日的网箱已经不见踪迹。

近日,迁西县潘大水库水面上,昔日的网箱已经不见踪迹。 曹智 齐婕摄

河北日报记者 曹 智 通讯员 齐 婕

我省是京津饮用水水源地的重要涵养区和补给区。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我省5个设区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任务繁重。

由于历史原因,我省一些饮用水水源地长期存在网箱养鱼现象,残余饵料和鱼粪造成了水体污染,甚至由于水质不达标,个别水源地水库的水被暂停使用。

如何既要保证水源地的水质,又要让其周边渔民的收入得到保障?

省级以上财政支持,地方政府奖补,清理水源地网箱养鱼

“以前离大坝1000米以内的水面都是渔民的网箱,远看像蜘蛛网一样。如今,水面上已经看不到网箱的影子了。”2016年12月21日,迁西县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简称潘大水库)水面平滑如镜,水库相关负责人介绍起水库网箱清理前后的对比情况。

作为滦河流域重要的水源地,肩负着为天津、唐山供水重任的潘大水库,原本风光秀美,是当地的一个观光点。2003年开始,库区网箱养鱼逐渐发展起来,渔业收入也逐渐成为当地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2015年,库区人均渔业收入达2800元,12个重点村人均渔业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以上。

可随着网箱数量的增多,鱼的饵料和排泄物导致库区水中的磷含量超标。2014年6月,潘大水库的水质下滑到了V类。

为保护水质,水利部召开会议推动滦河水系治理,省政府也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从2016年开始,国家财政每年拿出3亿元,天津市级财政和河北省级财政每年各拿出1亿元,再加上地方政府的相应配套资金,连续三年治理滦河水质。”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调研员韩冰介绍。

2016年10月底,潘大水库网箱清理行动启动。按照计划,清理任务将于2017年11月全面完成。迁西县水利部门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潘大水库网箱清理完成了97.9%。

为弥补渔民损失,迁西县出台了奖补政策。2017年6月10日前自行完成出鱼的渔民,成鱼每斤给予1.5元补助,半成鱼每斤给予3元(草鱼、鲤鱼)和2元(胖头鱼、鲢鱼)的补助。凡累计购鱼量超过300万斤的经销商,给予每斤0.05元的奖励。

近年来,我省着力改善水源地、河湖库和重要河道水生态环境,完成了岗南、黄壁庄、石河、洋河、桃林口等湖库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网箱清理。同时,出台系列文件,通过制度建设和奖补政策,弥补网箱清理给渔民造成的损失。

放养自然鱼类,实现水质保护与渔民增收良性循环

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保证库区的水质,又能增加渔民的收入?保定市西大洋水库管理部门进行了探索。

由于过度养殖,2003年初,西大洋水库的水质恶化到V类。当年5月开始,当地全力清除库区网箱养鱼,78天共清除网箱23508个,同时对上游12个排污口进行了关闭。

“这些措施彻底禁止了网箱养鱼,杜绝了主要污染源排放。库区水质从V类逐步恢复到2014年的Ⅰ类,并保持至今。”西大洋水库管理处主任李士贤介绍。

水质变好了,但库区周边170多户渔民靠什么维持生计?西大洋水库管理处明确提出了政府要水质、水库要秩序、渔民得利益的总体构想。

为实现这一目标,管理处请相关专家开展利用生物措施净化水质的研究,积极推动库区放养自然鱼类,找到了一条既净化了水质又保证了增收的良性发展道路。

从2004年开始,每年初,西大洋水库管理处都会根据水质水量情况,对放养鱼类的品种、数量进行科学论证,统一放养鱼苗。鱼种主要是以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为食的池沼公、花白鲢、银鱼等,放养期实行严格封闭管理。

冬季,西大洋水库确定开渔期,允许附近渔民到管理处统一办理入库捕鱼手续,集中捕捞,统一管理。“每年都在11月份左右开始集中捕鱼,渔民每户收入能达到3万至5万元,比2003年之前不低,而且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李士贤说,这样一来,放养的鱼种既能有效净化水库的水质,又能增加附近渔民的收入,实现了水质保护与渔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划定保护区,建立稳定资金投入机制保护水源地

2016年12月25日,南皮县大浪淀水库四周隔离网建设已完成大半。“大浪淀水库是全省水源地安全保护隔离试点之一,建设隔离网更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该水库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6年,我省投入资金7900多万元,在岗南、黄壁庄、大浪淀、王快四大水库进行了水源地安全保护隔离试点。“试点成熟后,保护隔离措施将向更多的水源地保护区进行推广。”韩冰表示。

按照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底前,全省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将完成划定。省环保厅对每个水源地补助资金15万元,用以进行保护区的划定,补助资金超过2400万元;已划定保护区的,这项资金用于保护区的维护、管理。

同时保持对污染饮用水水源地违法行为的严打态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完善饮用水水源风险评估机制,严格水源上游和周边地区高污染、高风险行业的环境准入;做好水源周边的工业企业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典型风险源的风险防范;加大水源地保护巡查力度,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防治污染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水源地保护离不开合理的资金投入机制。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正在就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补偿机制进行调研。该机制旨在调动地方政府和水源地管理单位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积极性,均衡水源地上下游相关者的利益。积极筹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搬迁、达标建设、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资金,增加地方财政对于水源地保护的资金投入,以形成稳定的水源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