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春走基层】黄骅七旬老人建起“正青春”舞蹈队

2017-01-21 23:20: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家伟)1月19日下午,天气有些冷,但在黄骅市黄骅镇前沙洼村村委会前的广场上,正在准备排练的秧歌队却仍旧换上了统一的演出服。75岁的村民王东林在排练前又嘱咐着什么。这位老人从小就喜欢民间传统的花会表演,更在10多年前出钱出力,帮助村上建起了一支表演队伍,还亲自给这支以老年人为主的队伍起名为“正青春”。

从小喜欢上了传统民间艺术

当天排练的是跑秧歌,在当地又叫“呱嗒板儿”。20多位表演者身穿不同颜色的服装,手举竹板,不但手中的竹板有对板、花板等节奏上的变化,而且表演的队形还要随着指挥者的哨声不断变换。演出时,表演者随着哨声在场上不断穿插飞舞,洋溢着浓浓的民间艺术氛围。

从小习武的王东林就是这支队伍的“教练”。他说,习武也给他打下了以后从事民间花会表演的“底子”。按照他的说法,在多年以前,无论是舞狮、耍龙灯,还是跑“落子”,都并非简单的“表演”,而是需要一些武术功底的。

12岁时,王东林就开始耍龙灯。他说,那时每逢春节、元宵节这段时间,村上真是太热闹了。龙灯、舞狮、划旱船、“落子”“小车子会”“跑驴”“大鼓会”……各种形式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让人目不暇接。那翻腾的腰身、那震天的锣鼓音儿,还有那里三层外三层的热闹劲儿,似乎都还在他眼前回荡。

也是从那时起,王东林就喜欢上了这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民间表演艺术。

重新“拾”起曾经的锣鼓音儿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那些曾经烙印在乡亲们脑海中的场面越来越“淡”了。大家忙着打工赚钱,过年时乡村里的传统花会表演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5年前,王东林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尽自己的一分力量,重新建立起曾经活跃在乡间的民间表演队伍。

说干就干,王东林先是将打麦场变成了练功场地,然后又与学校校长达成了一致意见:我们的传统艺术不能丢。作为“教练”,他用一年时间培养了20多个孩子,给这些孩子“打底子”,练基本功。

道具怎么办?一是自己动手做,现在村上那长达32米的龙灯就是他自己做的;二是村民们捐款,不论多少,都是一份心意;三是两家企业赞助。用这三个办法,村上重新置办了龙灯、“狮头”等多种道具。

经过一番苦心付出,曾经的锣鼓音儿,又在乡村响起来了!

组建一支舞蹈队名叫“正青春”

队伍就这样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重新“享受”这份属于乡间的传统艺术,更有不少村民爱上了广场舞。自学、自创,然后再教给村民们……王东林拿出了自己的“钻研”劲儿,现在他已经是黄骅市舞蹈家协会的会员了。村上还成立了一支舞蹈队,年纪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了,但王东林想来想去,还是给这支队伍“拍板”定名:“正青春”!

65岁的张金华是从去年开始学广场舞的,现在还能跑秧歌、跑“小车子会”,张金华说:“这对身体好,对心情好,比打牌强!”

有越来越多的村民理解了王东林。59岁的王德明是位残疾军人,一人生活,但去年快过年时他还是拿出1000块钱塞给了王东林,让他“买锣鼓”。提到这,王东林很激动。

还想将古老艺术传播更广

这些年来,王东林为乡村文化活动付出了很多。他曾专门租房存放道具,修起小广场排练节目,直到房子年久失修才搬到村委会来。掏钱更是常事,仅去年一年他就掏了2万元。今年呢,“3700(元)的龙灯、5200(元)的狮头,1800(元)的舞蹈服装……”这些都是他掏的。

可自己过日子时,他又是能省的就省。用他的话说,老伴都“不去小卖部”,因为连白菜萝卜都是自己种的,能省就省。

前沙洼村村委会委员王玉发说,王东林为了村上的文化活动付出太多了,出钱又出力,换来大家的“乐呵儿”。

王东林则说,只要能换来大家的“乐呵儿”,那他就“乐呵儿”了。而且老人心里还有一个规划,那就是能建一个“黄骅南传统文化广场舞培育中心”,将挖掘、发扬传统民间表演艺术的范围扩大到黄骅南部地区,让民间文化走到更多农民的身边。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田士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