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燕赵学府】河北师大:芬芳桃李满燕赵

2017-01-26 08:12:2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师大:芬芳桃李满燕赵

顺天中学堂

□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

【阅读提示】

她的前身是1902年创办于北京的顺天中学堂和1906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现代学校之一。

她以“强民保种”“开启民智”为使命,见证和实践了中国近代平民教育、中国女子教育从发端、探索,到全面发展的全过程。

她几经更名,至1996年,由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院四校合并而来。

应运而生

一所百年名校,两大历史源流

115年前,也就是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第二年,一所以教育救国为目标的新式学堂诞生在北京城内。在当时,这所学校虽以中学堂冠名,实则具有高等学府性质。

这就是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的顺天中学堂。

“1901年,清政府发布兴学诏书和《钦定学堂章程》,第二年又发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标志着新的教育制度的产生。顺天中学堂就是伴随着新教育制度产生而产生的新式学校。”河北师范大学校史馆馆长杨春明告诉记者,1901年清廷新政伊始,顺天府尹陈璧就奏请在府学内设立西文东文学堂。1902年4月,在陈璧多番奔走吁请、几经变故之后,顺天中学堂终于在原西文东文学堂基础上借地开学。

“据说开学仪式办得十分隆重,慈禧还御赐了书橱,并特意命令从国子监移送部分图书给顺天中学堂。”杨春明说。

顺天中学堂属官立学校,其经费来自地方政府,建校初期每月筹划常支经费银1600两,按生均经费计算,居京师各学堂之首。

“学堂初创时期,报考并不踊跃。”杨春明说,之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学堂地位有所上升,学堂才逐步发展壮大。1906年10月,顺天中学堂拥有中外教员、职员各13名,学生122名,共4个班级。

虽为中学堂,但顺天中学堂的课程设置却颇有特色。这所115年前的中学堂就已开始实行“双语教学”了,以汉语讲授国文、经学、中国历史、地理等;以英文讲授英文、算学、格致(物理)、外国历史、地理、经济学等。此外,还开设体操、法文和日文(后增设)。

此后学堂几经更名、改制、整顿,由顺天中学堂而顺天高等学堂,又至京兆公立第一中学、京兆高级中学、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到1933年,学校奉命专办高中,改名为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管理很有特色,享有“全国第二”的盛誉。

就在顺天中学堂诞生后的第4年,在天津,河北师范大学的另一源流——北洋女师范学堂诞生了。

“20世纪初叶,‘张女权、兴女学’的呼声不断,成为新的教育思潮。”河北师大党委宣传部部长陈世民告诉记者,北洋女师范学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1906年,袁世凯委任清政府天津女学事务总理傅增湘创办北洋女师范学堂,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女子师范学堂。

在当时“民智未开”的背景下,女师学堂的出现犹如刺破封建云翳的一道耀目霞光。

但囿于当时主、客观条件,北洋女师范学堂初创时颇为“寒酸”。学堂租用民房作为校舍,开始仅设简易科,学制一年半。

启程的艰难,并不能阻挡北洋女师范学堂的发展。傅增湘借助《大公报》刊登招生启事,在宣传学堂的同时,也限定了学生的入学资格。

“考生需文理通顺、身体健康,且年龄在20岁以上、40岁以下,方为合格。”陈世民告诉记者,当时虽生源在数量上无法保障,但为保证学生质量,学校并没有降低入学门槛。

在这样的标准下,学堂第一期招80余人,学制一年半。

“学堂创立之初,各科均有专任教职员。”陈世民告诉记者,这些老师或具海外留学背景或从国内名校毕业。学堂还聘请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外籍教师。

课程设置上,也颇具“女学堂”特色,除国文、历史、地理、算学、理科等基础学科外,还设有修身、家政、女红、体操、图画等。

“当时学堂管理非常严格。”陈世民说,学生须统一着装、一律剪短发,宿舍更有舍监管理。

之后,学堂历经北洋女师范学校、直隶女子师范学校、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等阶段,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该校校名也随之改为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此后,在校长齐国樑带领下,女师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系科设置等均在全国位居前列,成为当时全国唯一实施完整女子教育的高等学府。

河北师大:芬芳桃李满燕赵

北洋女师范学堂成立时师生合影

烽火岁月

一所游击中学和一所国立联大

1937年“七七事变”后,京津先后失守。

“北平沦陷后,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一度陷入停顿状态。”陈世民说,一部分师生奔赴抗日前线,一部分流亡到河南,与北平、天津等其他学校的流亡人员组建了河北游击中学。之后,学校又被迫先后迁往陕西、甘肃等地,尝尽流亡之苦。直至1947年,流亡十年之久的师生才返回北京。

“与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相比,河北女师在战争中遭到的破坏更为严重。”陈世民告诉记者,女师院舍毁于敌人的狂轰滥炸,学校一切文件、仪器、标本等皆化为灰烬,学校被迫停办。

“战争可以打断教学,但决不能打断师大人向学的决心。”陈世民说,1937年8月,时任女师校长的齐国樑先生带领少数师生辗转到西安,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师范大学等学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在西北流亡时期,女师先后与多个院校合并,但家政系始终单独保留了建制。

这个家政系是当年西北联大最有特色的系科之一。

“抗战期间,师生工作生活条件相当艰苦。”陈世民告诉记者,即便如此,家政系仍克服重重困难,注重正规化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在炮火不断的时期,家政系却重新制定了课程标准。”陈世民说,此时的家政系非但没有衰退,反而焕发出新的生气,在西北培养了一大批师范及中学家政学科教师,在当时影响很大。

河北师大:芬芳桃李满燕赵

家政系食物调制练习

博采众长

四个源流强强联合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饱经战火的两大源流终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是年11月,河北省教育厅派女师原庶务主任李荫珂为接收员,接收天津校产。

“1946年1月,河北省教育厅任命李荫珂为女师学院复员筹备主任,负责复校事宜,同时函请齐国樑先生回津主持院务。”陈世民告诉记者,齐国樑经过八年多的企盼,终于带领师生回到他经营了几十年的学校。

1949年8月,地处天津的女师改称河北师范学院。

这一时期,坐落在北京的河北北京高级中学也得到了发展。

“为解决中学理科师资不足的问题,1951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河北北京高级中学改为河北师范专科学校。”陈世民告诉记者,从1951年到1956年,学校发展迅速,用5年时间建立起新型高师教育体系。

“经过短暂的休整和改制,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场地变得拥挤起来。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河北师范学院和河北师范专科学校两所院校的部分专业合并。”陈世民说,1956年,河北师范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体育系等5个系与河北师范专科学校的生物科迁往石家庄,组建石家庄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的两个主要源流实现了首度融合,这也是石家庄市第一所高等院校。

与此同时,地处天津的河北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北天津师范学院,位于北京的河北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河北北京师范学院。

“就这样,河北省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之后,形成了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北京师范学院、石家庄师范学院三相应和的河北高等师范教育格局。”陈世民告诉记者。

建院初期的石家庄师范学院,设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体育6系。1960年8月,石家庄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石家庄师范大学,同年增设中文、历史两系。1962年6月,石家庄师范大学更名为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北京师范学院组建后,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和科研工作。1958年,物理科改建为系,同年河北天津师范学院的中文、历史两系并入。1969年,学校搬迁至张家口宣化,改称河北师范学院。1981年,迁往石家庄。

1984年,河北师大又一源流——河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院成立,并于1987年开始招生。而河北师大第四支源流——河北教育学院正式定名于1984年,前身是1952年创办于保定的河北教师进修学院。

1996年5月,河北师大历史上实现第二次融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院四所院校合并成立新的师范大学,定名为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大:芬芳桃李满燕赵

今日河北师范大学新校区东门

薪火相传

校训精神百年传承

“回眸河北师大百余年的历史,先贤为兴学殚精竭虑,为民族奔走呼号,为真理执着求索,其间总有一种坚定而又柔韧的精神贯穿始终。”杨春明望着校史馆展厅里陈璧等人的展板说,这就是“怀天下,求真知”的校训精神。

而陈璧、傅增湘、齐国樑的办学实践则充分体现了这种校训精神。

在创办管理顺天中学堂的过程中,陈璧全面推行了自己的维新思想和清末新政的理念。

在河北师大的校史馆,展板上泛黄的《顺天高等学堂暂行章程》格外引人注意。这份1909年刊印的《章程》凝聚着陈璧的办学理念,包括了饮食起居、强身健体、为人处世、师生职责等方方面面。

对于人才的培养,陈璧也颇费心思。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学堂地位上升,生源逐渐扩大。”陈世民说,为保障生源质量,陈璧曾亲自命题。1906年,陈璧就曾亲拟国文及地理、算学等题。

如今,在师大校史馆的展览大厅,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份国学试题,其题目为:李吉甫志在进贤论。

“李吉甫被唐宪宗任命为宰相后,闻讯泪下,对中书舍人裴垍说:‘我能报答朝廷恩德的,只有引进贤明之士。’而裴垍当即列出三十多人的名单,李吉甫则在数月内将这些人加以任用。”陈世民说,这就是李吉甫“志在进贤”的典故,而“进贤”恰好也是陈璧办学招生的出发点。

几乎在同一时期的天津,时任天津女学事务总理的傅增湘创办了北洋女师范学堂。

“傅增湘可谓是敢为人先的教育家。”陈世民告诉记者,傅增湘革新除故的文化理念为女子师范教育提供了范本。

傅增湘顺应教育变革的形势,积极筹办女学。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在4年间创办了4所女学堂:1904年的北洋女子公学、1905年的北洋高等女学堂、1906年的北洋女师范学堂以及1907年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

其中,河北师大的前身北洋女师范学堂更是开了中国女子师范教育的先河。

傅增湘担任女师学堂总理(校长)期间,主持学堂内部全面事务,在设置课程、制定规章制度、扩大招生规模、筹集资金、聘请师资等方面竭心尽力。

傅增湘育人鼓励学生要具备“三心”:求学心、公德心、忍耐心。在这样的培养理念下,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成为我国第一代从新式学校走出的女教师。

“齐国樑自1916年1月至1949年8月先后任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院长,是师大创建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陈世民告诉记者,齐国樑是中国女子师范教育的奠基人,为女子师范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齐国樑倡导“爱的教育”,在校园内创建有利于学生成才的环境,形成良好校风。学生曾评论道:“他的含蓄是女师充实丰富、不尚浮华、不慕虚荣的校风之所由来。”

灿若星辰

桃李遍布燕赵大地

115年的办学历史中,河北师范大学出现了大批的优秀学子。

从老一辈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到学术大师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再到中科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更有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界精英许绍发、蔡振华,作家王蒙,再到细胞生物学家孙大业、物理学家李树深……一代又一代的河北师大人在各自的领域创新争先。

在这所学校里,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育人”二字。

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学校也相当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正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河北师大为燕赵大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师范人才,可谓是泽被燕赵大地。

“到目前为止,河北师范大学已经向社会输送20万余名教育工作者。”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月霞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在我省107所重点中学中,河北师大毕业生占教师总数的75.6%,在我省所有重点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中,都有河北师大的毕业生。

其实,如今的河北师大,在办好传统师范教育的同时,也积极发展非师范专业。目前在全校本科专业中,非师范专业占71%。在我省最新启动的“双一流”建设中,提出将河北师大作为全省一流大学建设四大一层次高校给予重点支持,同时,该校的生物学、考古学和数学3个学科获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一百多年来,在‘怀天下,求真知’校训精神的引领下,河北师大人的血液里一直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各行各业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赵月霞说,今天,河北师大将继续秉承校训精神,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努力建设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燕赵大地培养更多师范人才的同时,也将在更多的领域培养人才。

链接

河北师大历史上两大特色专业

在河北师范大学历史上,家政系和体育系一度是两颗闪亮的明星。

“1917年,校长齐国樑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设置家事专修科。”河北师大党委宣传部部长陈世民告诉记者,家政系是齐国樑一手扶植起来的。1929年,女师特别成立家政系。

当时,全国设有家政系的高校仅有两所,另外一所就是燕京大学。

为办好家政系,齐国樑借鉴美日妇女教育经验,构建了较完整的学科教育体系,家政系短短几年就彰显出雄厚的办学实力,成为国内培养家政师资的重要基地。

“齐国樑大力提倡家政教育。他认为,日本女子能力之所以强大,源于女子家政教育之发达。”陈世民告诉记者,在齐国樑的主持下,女师的家政学聘用日籍教师,创办实习工场,成为当时之冠。

“家政系为四年制,课程由公共必修、本系必修、副系选修、选修科目四部分构成。”杨春明告诉记者,彼时的家政系课程安排已表现出一定的科学性,除教育、心理、经济等关于家政方面研究的科目,还引进西方的细菌学、管理学、服装设计等前沿学科。

为避免所学理论脱离实际,家政系很注重实践训练。建科学馆、设织染工厂、造大规模烹饪室、开辟园圃,当年的河北女师办公室主任苏正静曾评价说,“凡有关于家事之研究进行者,几乎无所不备,其完备为全国之冠”。

1949年,家政系并入教育系。

而体育系在河北师范大学同样历史悠久。

“北洋女师范学堂初创时,就设有体操,当时主要是兵式体操,包括单兵训练、队列训练以及少量器械体操。”河北师范大学校史馆馆长杨春明告诉记者,彼时的体操就是后来体育系的萌芽。

1932年,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体育独立成系。在当时,全国专门培养女子体育师资的本科高校仅有金陵女子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和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三所。

“首任体育系主任张汇兰是著名体育教育家。”杨春明说,张汇兰曾三度赴美从事体育、生物学、公共卫生学等学习研究,被誉为“天津近代女体育活动家”。

张汇兰的继任者杜隆元也是著名的体育教育家,曾任天津体育协进会副会长,《天津通志·体育志》誉其为“天津近代女体育活动家”。

“河北师大体育系的另一源流,是1933年在天津创建的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当时也是声名远扬。”杨春明告诉记者,该校国术器械和教学设施完备,培养出颇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1949年1月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体专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体育系合并,师资队伍更为雄厚,开始男女生兼收。

如今,河北师大体育系是河北省唯一同时具有体育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培养单位。

文/刘冰洋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